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稳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98-2199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低雌激素症状及骨质丢失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曲普瑞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用药第4个周期起,在给予戊酸雌二醇与醋酸甲羟孕酮反加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LH及雌二醇(E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骨钙素,进行VAS及Kupperman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E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SH、LH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E2明显高于对照组(t=9.887,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骨钙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6,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t=3.75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及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及Kupperman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968、3.703,均P<0.05);观察组潮热盗汗、性欲减退、骨痛、头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45、4.786、11.667、6.437,均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围绝经期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骨质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缓释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早熟表现的变化,以及血清雌二醇(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浓度变化。方法 27例ICPP女童均接受缓释型醋酸亮丙瑞林治疗6个月,每公斤体重50-100μg,每月皮下注射1次。于治疗前至治疗6个月末观察身高、体重、性征、骨龄、B超子宫、卵巢的变化,以及血清E2、IGF-I、IGFBP3浓度变化。结果 接受缓释型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的27例ICPP女童,治疗6个月末与治疗前相比,性征消退,生长速度下降,骨龄进展缓慢,子宫、卵巢、E2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而血清IGF-I和IGFBP3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用缓释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治疗ICPP女童6个月后,临床早熟表现明显得到控制,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F-I和IGFBP3水平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过程中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55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2年后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乳房、子宫、卵巢容积、骨龄、身高增长速率、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乳房、子宫、卵巢均缩小,骨成熟缓慢,骨龄(BA)/生活年龄(CA)值下将,身高增长速率减缓;骨密度下降:治疗6个月时Z值由治疗前的(1.1±0.5)降至(-0.7±0.6),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百分位数由治疗前的(69±18)降至(20±16),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给予补钙治疗可恢复正常。结论醋酸曲普瑞林在有效抑制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性腺功能的同时,可导致患儿骨密度下降,有导致骨质疏松风险,但适当给予补钙治疗可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类似物( GnRHa)曲谱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女童体质量指数(BMI)及最终成年身高(FAH)的影响。方法总结及追踪回访120例ICPP女童。62例ICPP女童接受曲普瑞林治疗(治疗组),观察治疗后6、12、18、24、36个月的骨龄(BA)、生长速率(GV)、BMI、预测身高(PAH),终身高及达终身高时的BMI。未治疗组(对照组)也观察相关的指标如BMI及终身高。结果曲普瑞林治疗后骨龄的增长低于年龄的增长,预测身高随着治疗疗程的增长有所提升。治疗后12、18、24、36个月PAH分别为(153.4±7.1)cm、(154.6±6.2)cm、(155.7±4.7)cm、(156.9±5.9)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67、3.01、2.88,均P <0.01);BMI 分别为(16.37±1.41) kg/m2、(16.99±1.21) kg/m2、(17.17±1.38)kg/m2、(17.02±1.42)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1.28、0.89、1.11,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终身高分别为(158.2±3.9) cm、(153.7±2.8)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达终身高时两组BMI分别为(19.1±1.9)kg/m2、(18.7±1.8)kg/m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5,P>0.05)。结论曲普瑞林能有效抑制ICPP的性征发育、骨龄增长、改善成年终身高,对BM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爱萍 《中国药业》2013,22(9):59-60
目的观察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采用曲普瑞林治疗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52例,治疗24个月,观察其第二性征、骨龄(BA)、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和生长速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乳房分期(2.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A(9.7,11.6)、预测成人身高(151.7,158.5)、促黄体生成素(21.7,1.5)、卵泡刺激素(12.7,3.1)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治疗ICPP可有效改善患儿第二性征、骨龄、预测成人身高及抑制性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和曲美他嗪20 mg、3次/d 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74.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5.3%,观察组分别为93.6%、80.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 =0.011;χ2=7.050,P =0.008)。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289,P =0.774;t =0.218,P =0.828;t =0.382,P =0.703;t =0.616, P =0.540;t =1.096,P =0.276;t =0.221,P =0.825;t =0.406,P =0.68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均明显下降(对照组:t =6.180,P <0.01;t =10.002,P <0.01;t =4.532,P <0.01;t =4.303,P <0.01;t =4.239,P <0.01;与观察组:t =15.108,P <0.01;t =14.798,P <0.01;t =7.653,P <0.01;t =7.981,P <0.01;t =8.461,P <0.01),而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则明显升高(对照组:t =3.627,P <0.01;t =4.833,P <0.01;与观察组:t =9.945,P <0.01;t =9.707, P <0.01),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750,P <0.01;t =4.388,P <0.01;t =3.415,P <0.01;t =5.132, P <0.01;t =3.052,P =0.003;t =5.754,P <0.01;t =4.503,P <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波西汀治疗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筛选110例长期住院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试验期间原氯氮平剂量不变,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6、24周末测定体重、体重指数( BMI )、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INS)水平等指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6、24周末以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研究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 q.63, P﹤0.01、t =2.71, P <0.01、t =2.89, P﹤0.01、t =3.02, P﹤0.01、t =1.98, P﹤0.05)。 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血浆胰岛素(INS)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67, P﹤0.01;t =2.75, P﹤0.01;t =2.68, P﹤0.01;t =2.78, P﹤0.01;t =3.02, P﹤0.01)。 HDL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25, P﹤0.05),血糖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5, P﹥0.05)。结论瑞波西汀治疗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醋酸曲普瑞林联合雌激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III、IV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型手术治疗,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1个月后在原来基础上联合小剂量7-甲异炔诺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的变化、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中E2、FSH和LH浓度,以及Kuppenn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E2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3个月后,观察组Kuppema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显著的不良反应是潮热出汗及性生活障碍,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此外,两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联合雌激素并不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低雌激素血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新 《首都医药》2014,(22):64-65
目的:观察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GnRHa)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 )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ICPP女童给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每4周注射1次,治疗12个月。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第二性征、子宫、卵巢、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骨龄(BA),预测成人身高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儿治疗后乳房、子宫、卵巢体积均有缩小, E2、LH、FS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骨龄成熟减缓,骨龄/年龄(BA /CA)值下降,预测成人身高增加(4.5±0.4)c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能显著有效抑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腺轴及第二性征发育,延缓骨龄成熟,达到改善性早熟患儿成年终身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素对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29例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FSH、LH、T、E2。患儿经泼尼松(2mg/kg.d)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测FSH、LH、T、E2。同时检测2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FSH、LH、T、E2。结果肾病患儿治疗前FSH、L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1月时,T水平下降(P〈0.05)、E2水平升高(P〈0.05),而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时FSH、LH、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而E2水平仍高于治疗前(P〈0.01)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青春期前肾病患儿发病时存在性激素分泌异常,经长期泼尼松治疗后,随肾病状态的缓解,血清FSH、LH、T水平下降,而E2水平相对升高,说明激素对垂体-性腺轴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丽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32-263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半量曲普瑞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术后观察组予半量曲普瑞林治疗、对照组予全量曲普瑞林治疗,共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05)。手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1.6%;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和TNF-α均有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73、0.131,均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9%;观察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χ2=6.78,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用半量曲普瑞林治疗与全量治疗效果相当,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联合大黄、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75例SAP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全肠外营养组( TPN组)、EEN组和谷氨酰胺联合大黄、EEN组( GREN组),观察三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检测CRP、前清蛋白(PA)等,并进行相应比较。结果 GREN组与TPN组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14.90,P<0.01)、平均住院天数(t=12.92,P<0.01)、费用(t=10.55,P<0.01)、MODS发生1例(χ2=8.53,P<0.05)、APACHEⅡ评分(t=11.76,P<0.01)、CRP(t=18.67,P<0.01)、PA(t=20.0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EN组与EEN组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6.48,P<0.01)、平均住院天数(t=5.35,P<0.01)、费用(t=2.76, P<0.05)、MODS发生1例(χ2=4.39,P<0.05)、APACHEⅡ评分(t =2.20,P<0.05)、CRP(t=2.25,P<0.05)、PA(t=2.9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EN组无1例死亡,EEN组死亡2例,TNP组死亡3例。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大黄、EEN治疗SAP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浆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以及二者比值,探讨它们与血压、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IR)、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 EH 肥胖患者、60例非 EH 肥胖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并计算二者比值。结果EH 肥胖患者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显著低于非 EH 肥胖患者(t =3.771,P <0.01;t =4.373, P <0.01)及对照者(t =16.451,P <0.01;t =17.862,P <0.01)。非 EH 肥胖患者的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者(t =13.121,P <0.01;t =13.686,P <0.01)。EH 合并肥胖组、非 EH 肥胖组患者的胃饥饿素与肥胖抑制素比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7.720,P <0.01;t =4.587,P <0.01)。在 EH 肥胖患者中,血浆胃饥饿素和肥胖抑制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 =-0.882,P <0.01;r =-0.806,P <0.01)、收缩压(SBP)(r =-0.787,P <0.01;r =-0.837,P <0.01)、舒张压(DBP)(r =-0.769,P <0.01;r =-0.810,P <0.0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 =-0.800,P <0.01;r =-0.810,P <0.01)均呈负相关。在非 EH 肥胖患者中,血浆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均与 BMI(r =-0.577,P <0.01;r =-0.372,P <0.01)和 HOMA-IR(r =-0.866,P <0.01;r =-0.662,P <0.01)呈负相关,二者比值与 BMI(r =0.460,P <0.01)和 HOMA-IR(r =0.420,P <0.01)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胃饥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和二者比值的变化与 EH、肥胖和 IR 密切相关,未发现其与血脂、血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陈佳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33-3435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干预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颈动脉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检测颈动脉有斑块面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为(138.51±12.90)mmHg和(147.62±13.45)mmHg,均低于治疗前(t=12.67、10.35,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7.8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分别为(90.17±4.30)mmHg和(93.63±6.26)mmHg,均低于治疗前(t=9.86、11.0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 =5.1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IMT 分别为(0.73±0.34)mm和(0.85±0.39)mm,均低于治疗前(t=6.60、6.2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分别为(12.02±1.45) mm^2和(13.52±1.86) mm^2,均低于治疗前(t=8.13、8.5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6.2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Alb、TC和LDL-C均低于治疗前(t=7.65、8.01、6.08、6.44、5.94、6.02,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86、5.37、5.6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吕荣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5-1476
目的:探讨自拟补阳回神散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73例采用自拟补阳回神散联合高压氧及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表(ADL)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6%(χ^2=4.84,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MES均有明显升高(t=3.096、4.725,均P<0.01),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t=2.466,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DL均有明显降低(t=2.691、3.179,P<0.05, 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t=2.607,P<0.05)。结论自拟补阳回神散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戊酸雌二醇用于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效果并评估治疗风险。方法选择87例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按相关标准予戊酸雌二醇贯序给药,分析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检测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血脂水平。彩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骨密度(BMD),并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激素补充治疗后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Kupperman 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0.58~12.47,均P<0.05);TC、TG及LDL-C分别为(4.94±0.78)mmol/L、(1.16±0.58)mmol/L及(2.17±0.45)m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42、13.56、12.18,均P<0.05)。 FSH 下降至(19.7±8.5)IU/L,而E2水平治疗后升高至(76.3±11.3)pmol/L,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4、21.05,均P<0.05)。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后BMD为(0.77±0.20)g/cm2,平均子宫内膜增厚(7.0±1.4)mm,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29、7.21,均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掌握适应证、控制服药风险基础上,戊酸雌二醇激素补充治疗可明显改善妇女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矮身材青春期早发育(EP)女童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矮小EP女童,观察用GnRha治疗前后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儿童生长指标对比分析,了解矮小EP女童进行GnRha治疗的效果。结果ICPP和EP治疗结束时的BASDS/HSDS明显减少,BA/CA比值呈下降趋势,TH/PAH明显增大,PAHSDS负值缩小,从治疗终点到月经初潮恢复时间观察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矮身材EP女童经GnRha治疗2年后身高明显提高,停药后性发育恢复良好,与ICPP组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于治疗后14 d、28 d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灶体积,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4 d、28 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义( t=2.136, t=4.117,P<0.05,P<0.01)。治疗后14 d,血肿、水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5,t=0.737,均P>0.05);治疗后28 d,血肿、水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0,t=2.367,P<0.01,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0,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血肿吸收、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杨晓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4-2435
目的:探讨成年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 ADA)和降钙素原( 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43例作为B组、肺癌患者27例作为C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ADA和PCT,并对结核患者进行6个月的抗痨治疗。结果 ADA水平:A组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3、10.630,均P<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885);PCT水平: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5,P<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1,P=0.119),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1)。81例肺结核患者经治疗后缓解67例,无缓解14例;缓解组患者血清ADA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无缓解组患者( t=3.087、3.404,均P<0.05)。结论血清ADA可以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指标,ADA和PCT联合测定可以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余薇  陈崇毅 《中国药业》2008,17(5):55-56
目的观察达菲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对25例ICPP女童用达菲林治疗1年后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峰值,乳房、子宫、卵巢容积,骨龄(BA)、第二性征和身高、体重的变化,预测成人期终身高(PAH)。结果治疗后乳房、子宫、卵巢均缩小,LH及FSH峰值均下降,体重指数(MBI)上升.骨成熟缓慢,BA/CA(生活年龄)值下降,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1.34±0.16,1.28±0.13,1.24±0.12(P〈0.05),身高增长速率(GV)减缓,治疗6含月和12个月分别为(6.46±0.80)cm/年和(5.54±0.66)cm/年,PAH治疗前为(153.08±3.80)cm,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55.77±3.47)cm和(157.0J±3.28)cm。结论达菲林能有效抑制ICPP患儿的性腺功能,控制第二性征发育,减慢GV和骨龄增长,增加预测的PAH身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