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等职业学校(下称中职)护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163名中职护生分为对照组(85名)和实验组(78名),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归因训练,采用缺陷感量表、情感量表对两组护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定。结果 除外貌外.实验组护生心理素质的其他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归因训练能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个性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00名本科三年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按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试验组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参加为期2个月的归因训练。2个月后,应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归因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均分、技能、满意度、沟通交流维度均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归因训练有助于稳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促进其专业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敏  罗彩凤  吕妃 《护理学杂志》2014,29(15):17-19
目的探讨整合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对护理专业本科护生人文修养及专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将2011级15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2级护生138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教学,实验组采用整合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进行教学。采用护生人文素质测评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实验组护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总得分显著高于入学时和对照组护生(均P0.05);但法律素质得分实验组在进行整合模式教育前后以及与对照组得分比较无差异(均P0.05)。2实验组护生的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步入、专业正向评价、专业价值认同及总得分显著高于入学时和对照组护生(均P0.05)。结论整合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利于培养护生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素质,利于及早树立专业价值观与专业认同,但法律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方法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探讨   总被引:30,自引:12,他引:18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对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作用.方法将101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9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训练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即护生按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病例,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结果 89.0%以上护生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健康教育水平和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两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PBL教学方法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水平,使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在护生实习期间治疗性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67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84人)和对照组(83人),实验组按照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对护生进行治疗性沟通临床实践指导,包括开始会谈、收集信息、提供访谈结构、建立关系、解释和计划、结束会谈共6个步骤,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指导,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沟通能力总分及5个维度(除建立和谐关系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临床实践活动中,采用Calgary-Cambridge会谈指南对护生进行护患沟通技能训练,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 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护生学业成败的归因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护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149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学业成功的归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得分依次为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能力.护生认为成功的内部归因显著高于外部归因(t=7.13,P<0.01),而认为失败的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6,P>0.05).结论护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总体上呈现积极趋势,但仍有部分护生轻视努力的作用,将失败完全归因于能力,或过分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应培养护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了解其归因倾向,运用策略促使护生正确归因,对护生进行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本科护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为促进护生素质教育提供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将2007级96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形式的训练;实验组构建相识相知、自我探索、情绪控制等7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护生进行训练,每周1次,每次2h。连续7次后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评价效果,自制问卷评价护生对团体心理训练的接受度。结果训练后实验组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79.17%~97.92%的护生接受并认为团体心理训练对自已克服不良心理有帮助。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改善护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现象。  相似文献   

9.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154分的本科实习护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实验组针对护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惠沟通能力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轻护生毕业实习前焦虑程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23名本科护生随机分成研究组62名,对照组61名.研究组进行实习相关知识的讲座,同时采用情境模拟结合换位思考训练;对照组仅参加讲座,未进行模拟训练.实施前后分别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结果 随着实习的临近,两组护生焦虑程度增高(P<0.01),但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前后焦虑变化不同(P<0.01).结论 情境模拟结合换位思考法能有效降低护生毕业实习前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