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患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例中国汉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家系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血样中DNA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Minigene验证剪切突变致病性。结果:先证者1的LIPH基因检测到c.742C>A(p.His248Asn)和c.982+12A>G的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2的LIPH基因检测到c.629-1_629delinsTT和c.686delAinsGTAGAACCCAACCTGGCT的复合杂合突变。一代测序验证显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LIPH c.982+12A>G和c.629-1_629delinsTT尚未报道过,Minigene验证发现,剪切突变c.982+12A>G会导致内含子滞留;剪切突变c.629-1_629delinsTT会导致外显子跳跃和外显子缺失。结论:本文报道了LIPH的两个新剪切突变,通过家系验证和Minigene验证了剪切突变的致病性,丰富了LIPH导致常染色体隐性羊毛状发伴少毛的突变谱。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中国汉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家系2例患者及其他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他们的外周血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提取DNA。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然后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对突变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结果:2例患者均在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例中国汉族遗传性羊毛状发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突变.方法 抽取先证者(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儿基因组DNA进行遗传性皮肤病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筛查,结合临床表型,筛选可疑致病变异,利用Sanger测序方法验证患儿及其父母相关位点突变,并在阴性对照者及1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患者家系中LIPH和LPAR6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LIPH和LPAR6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索文献并总结已有报道的LIPH基因突变位点和临床表现。结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患病弟弟的LIPH基因均发生c.742CA纯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His248Asn改变,其父母均为c.742CA杂合突变。结论:在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患者中检测到LIPH基因c.742CA(p.His248Asn)纯合突变,扩展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岁,自幼头发生长缓慢,卷曲,稀疏。皮肤科情况:头发弥漫性稀疏、细软,致密卷曲缠绕。拉发试验阴性。眉毛及其他体毛正常。毛发镜检查示:头发细软,卷曲呈波浪状,散在黑点征。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者家系存在3号染色体LIPH基因突变,患者为c.742C>A (p.His248Asn)纯合突变,其父母为携带者。最终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羊毛状发。  相似文献   

6.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ARCI)是一种罕见的以表皮分化异常、角化过度为特点的角化性皮肤病,可分为3种亚型:丑角样鱼鳞病、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及板层状鱼鳞病。ARCI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发现了15个致病基因,该文就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羊毛状发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自幼头发稀疏、卷曲、柔软、易断裂,生长缓慢,长至4~5cm,便停止生长,其父母便将其头发剃光,长出后再剃光,反复多次。自5岁后再没有理发,头发缓慢生长至10cm左右便基本停止生长。近2~3年头发又有生长。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嘱其回家观察。因患者自幼为抱养,亲生父母情况不详。体检:营养尚可,精神好,无智力障碍,身高1.57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例羊毛状发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突变。方法:收集羊毛状发患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同时收集100例非家系健康汉族人DNA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LPAR6、LIPH、KRT25、KRT7及KRT7基因所有外显子,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该例患儿未发现LPAR6、KRT25、KRT7及KRT基因突变,LIPH基因存在3处杂合突变。突变1为错义突变c.973CT,突变2为错义突变c.614AG,突变3为错义突变c.454GA。对患儿父母的基因分析表明突变1及突变2均来自其父亲,而突变3来自其母亲。健康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该杂合突变。结论:LIPH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614AG及c.454GA导致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羊毛状发家系的临床表型,c973CT可能为LIPH基因编码区一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羊毛状发家系,家系中共有3人发病,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鉴定一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的致病基因,并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外周血中提取先证者及其哥、父母DNA,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明确先证者的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来检测突变位点从而进一步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原因.结果 发现先证者PNPLA1基因的一条等位基因第4号外显子上700位的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替代(c.700C>T),导致了脯氨酸变成了丝氨酸(p.pro234ser),先证者哥也检测到相同突变;父母均为该突变基因的携带者,该突变在健康对照者中未检出.结论 PNPLA1基因的错义突变(p.pro234ser)是引起该患者临床症状的特异突变.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近年来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致病基因已确定为1q11-q21上的ADAR基因,其编码的产物为RNA特异性腺嘌呤核苷酸脱氨酶。综述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ADAR基因的结构、基因编码的产物、功能以及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临床表型、基因型及超微结构。方法 观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患者临床表现。用PCR扩增TGM1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剪切位点,双向直接测序;取先证者背部皮损做透射电镜观察,记录电镜表现特征。结果 先证者临床表现介于板层状鱼鳞病及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之间,其弟弟为火棉胶婴儿。先证者、其弟及父亲3号外显子第551位碱基胞嘧啶(C)→胸腺嘧啶(T),其编码的第143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R143C);先证者、其弟及母亲4号外显子第759位胞嘧啶(C)→胸腺嘧啶(T),使第21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S212F)。电镜观察发现,先证者皮损不仅有Ⅱ型结构表现,也同时存在Ⅲ型结构特征。结论 该家系患者携带复合杂合突变,R143C属于热点区,S212F为新发现的位点。携带TGM1基因突变的先证者皮损电镜表现为Ⅱ型,但同时发现有Ⅲ型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两个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ABCAl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2例先证者确诊为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使用遗传性皮肤病多基因芯片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和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结果 例1发现ABCAl2基因上c.2759A〉G和c.7004A〉G两个复合杂合突变;例2发现ABCAl2基因上c.6163_6164insT和c.7406G〉A两个复合杂合突变。2例患者的父母均是其中1个突变的携带者。对这4个突变进行功能预测显示,c.2759A〉G、c.7004A〉G和c.7406G〉A三个错义突变均有可能的致病作用,另外移码突变c.6163_6164insT编码的截断蛋白也可能影响蛋白质功能。c.2759A〉G、c.6163—6164insT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结论 ABCAl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两个家系先证者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4.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病谱的分型仍然不甚清楚.从最初的生化到目前突变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的分析,人们始终未能明确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新基因位点的找寻对阐明本病的异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已证实至少6个易感位点可导致本病.部分学者试图建立基因突变位点与电镜分型之间的关系,为此,概述近年来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及与电镜分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松弛症(ADCL)患儿致病基因及表型。方法 收集ADCL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基因检测,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患儿为15岁女性,眼角、口角、面颊及颈部皮肤松弛下垂明显,呈“猎犬貌”,腋窝、腹股沟及膝关节处可见皮肤松弛下垂皱褶。测序结果示患儿ELN基因第33号外显子存在c.2318delG(p.G773fs*40)移码变异,受检人父亲、母亲该位点均无变异,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该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VS1 Moderate+PM2+PS2)。结论 ELN基因第33号外显子c.2318delG(p.G773fs*40)杂合变异为新发变异,本研究结果扩展了ELN基因变异的致病位点。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3岁。全身反复起红斑、鳞屑10月余。皮肤科情况:头皮、躯干和四肢可见大量鳞屑、红斑以及束状发,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B超和家族史提示患多囊肾。银屑病和多囊肾同时罹患,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OMIM:127400)[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03年,该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定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lq11~1q21区域,并发现DSH致病基因为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DSRAD)基因[2,3].该基因选择性地将mRNA上的腺苷脱氨基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我们对1个DSH家系利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DSRAD基因的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s, HHT,OMIM 187300)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发育导常的一种疾病.目前,该病的相关基因有3种,分别是ENG、ALD-1和SMAD4基因.通常由ENG突变引起HHTI型,ALK-1突变引起HHT2型,SMAD4突变引起JPHT型.对HHT进行遗传流行病学分析及其深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有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DOCK8缺陷综合征是由于编码胞质分裂蛋白8的基因突变所致,该综合征有多种特征性的皮肤表现,如有严重的皮肤病毒感染、特应性皮炎样皮疹、反复皮肤及呼吸系统的葡萄球菌感染,早发皮肤恶性肿瘤及多种其他系统的表现。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与Job综合征和Wiskott—Aldrich综合征鉴别诊断。通过系统治疗皮肤感染,定期皮肤检查,早期发现皮肤肿瘤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遗传性少毛症是一种表现为毛发永久性部分或完全缺失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按遗传异质性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本文重点介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少毛症的各种亚型: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HSS)、遗传性单纯性少毛症(HHS)、Marie Unna型少毛症(MUHH)、常染色体显性羊毛状发(ADWH)、生长期毛发松动综合征(LAHS)等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