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肠道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宣肺泻下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宣肺泻下汤及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泻下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常克运用胃苓汤“分利阴阳法”治疗小儿泄泻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俊 《江西中医药》2009,40(11):20-21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居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其中6个月~2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刘昆  张丽 《环球中医药》2014,(6):466-467
文章总结了安效先教授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的学术经验,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提出小儿发热时易三阳合病,故治疗当清透、凉温、泻下等诸法合用,同时应用扭转截断,并注重固护津液,灵活加减而去的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黄乃中药"四维"之一,性苦寒,功擅泻下攻积.<药品化义>中言:"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而许多医生认为其药性猛烈,不敢用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小儿病治疗中,大黄应用得当,可收立竿见影,顿挫病势,缩短病程之效.  相似文献   

6.
泄泻证治     
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为多。由于小儿脾胃脆弱,卫气尚不充实,六淫邪气、内伤乳食皆能引起脾胃功能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其证大便泻下,暴如水注,或泻下粘滞不化,泻久不仅导致脾胃虚弱,且因暴注泄水极易引起液竭气脱。现将儿科常见之湿热泻、积滞泻、脾虚泻分述如下:一、湿热泻  相似文献   

7.
小儿泄泻,是常见疾病之一,我部从1961年至1962年间,以推拿疗法治疗66例,疗效尚称满意。兹报导如下:辨证分型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将小儿泄泻分为寒泻、热泻、伤乳食泻、脾虚泻四个主要类型。寒泻:症见大便清澈不臭,或作清水泻,腹痛肠鸣,面色淡白,小便清,苔白薄,指纹色红。热泻:泻下急迫,泻下物色黄而热臭,发热,  相似文献   

8.
杨维华教授根据吴鞠通"稚阴稚阳"理论,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特点为风寒束表,内夹食积、痰热、惊风等。治疗当寒温并用,自拟藿钩退热方解表散寒,清里泻下,化痰定惊,并随症加减,兼以饮食调护,疗效显著。附验案4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一)泻下平喘、宣肺化痰法治疗小儿暴喘(喘型支气管肺炎) 小儿暴喘又称马脾风。《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说:“暴喘传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服最灵。”又说:“本病为喘证中的极重证候,救治不及时,预后往往不良。”《温病条辨》中说:“……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小儿喘证常见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笔者对小儿喘证痰热壅肺或腑有热结者常采用以泻下平喘法为主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苗德远  代勇 《四川中医》2001,19(5):59-59
小儿口疮分实证和虚证,但临床上实证多见,实证多由脾胃或心脾热盛薰蒸口舌所致。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泻下积热为治则,笔者选用集成沆瀣丹加减治疗小儿实热口疮8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生大黄长于清热解毒,泻下。现将生大黄治疗小儿疾病的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可泻论     
《医学正传》曰:“小儿脏腑脆嫩,而孟浪之剂与乎峻寒峻热之药,俱不可随便施用,不得已而用,亦当中病即止,勿过剂量”。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古人更有小儿“脾常不足”的观点,所以对泻下法,每视为禁。笔者步入临床,有幸跟李元馨先生学习,于小儿可泻之证,当泻则泻,毫不迟疑,每获显效。一、小儿用泻法之重要性: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验之临床,患热病远较成人为多,病情演变常易出现阴伤阳亢的证候,所以使用苦寒泻下的机会不少于成人。小儿乳食不节,积滞郁热远较成人为多。若麦芽、山楂之类消导和胃药无效,即应考虑攻下导滞一法,以免积久伤脾生变。小儿病因单纯,实证居多,用泻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矣!  相似文献   

13.
治疗夏季小儿腹泻28例疗效观察广东电白县中医院(525400)兰才生小儿腹泻是夏季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甚至泻下如注。其特点为发病突然,症状急骤,常因失治、误治导致患儿严重脱水而死亡。本文根据小儿脏腑功能特点及夏季气候...  相似文献   

14.
现就蒙医治疗小儿疾病的用药特点谈谈我们的见解。1用药方法蒙医根据小儿之喂养情况,主张对哺乳期的婴儿,治疗疾病时给其母用药;对已添加辅食的婴儿,给母子二人同时用药;对已断乳的幼儿,则给小儿用药【川。这种给母子用药方法,尤其适合因母子"三根"失衡紊乱,病邪经胎盘或母乳引起的小儿疾病,如小儿头肿、伤乳病、呕吐、腹泻、不消化症以及因剂型、药味等原因服药困难的儿利每热请证。其次,对小儿用药主张采用性湿和容易消化、甘味成份大、药性锐而糙之草药汤剂、泻下药等,取浓缩的汤剂卜到2平息药物疗法ZI主张用单味汤剂:针对…  相似文献   

15.
正下法,又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属八法中经典大法之一。《内经》载:"其实者,散而泻之"~[1]。因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被历代医家所采用,甚至出现以攻下为特色的攻邪派。通下法被普遍用于实邪内结之症,如燥屎、积滞、积聚、痰饮,可去菀陈,存正气,邪去则正安。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邪气后易于夹痰、夹滞、夹惊,阳热证易见,因此也尤其适用于小儿病,若临床中辨证  相似文献   

16.
泄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要特征.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症,一年四季皆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其中0.5~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笔者应用四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属脾虚证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加强患者肠道管理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医药在肠道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理论根源,并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故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其历代的发展应用及现代医学实验等对肺肠的关系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本治法,确立了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应用的基本依据。进而从泻下法治疗肺疾的历史渊源、应用目的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泻下法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重点提出了中药灌肠是该应用中的典型代表,是"从肠论治"重症肺炎中最主要的手段。为泻下法在重症肺炎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更好指导医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引起小儿泄泻的主要原因有内伤饮食、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然而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情况经常发生,故内伤饮食导致的伤食泻临床较为常见。笔者运用"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治疗伤食泻患儿45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是小儿内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特征,属于中医“泄泻”病范畴。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一般护理1.1调整饮食根据患儿病情、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指导合理喂养,逐渐调整饮食,应强调继续饮食易消化食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体重,预防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闵云山 《中药材》2000,23(12):785-785
腹泻是小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小儿具有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寒温失调、饮食不节均可致腹泻,尤以婴儿发病率最高,而且有一定的致死率,成为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如水或夹杂、完谷不化为主症,严重者伤阴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