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盐酸非索非那定单独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过敏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雷公藤多甙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计算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84.21%和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药物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检测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某医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离心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IgG、Ig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4、IL-10、IL-17、IL-23、IL-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3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中CD_4^+、CD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_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T细胞亚群可能参与调控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U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CD3+、CD4+、CD8+、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U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CD4+T细胞增高(P < 0.05),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1),CD8+T细胞数量降低(P < 0.05),CD4+/ CD8+比值明显升高(P < 0.05).自身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U患者CD4+CD25+Tregs 细胞的数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U患者外周血存在Treg细胞及其他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异常和分化失衡,这一异常在CU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12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双盲、随机、平行组对照的临床试验,以盐酸西替利嗪片为对照药。结果:共完成病例126例,试验组63例,对照组63例。试验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与盐酸西替利嗪片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佳疗程疗效。 方法 试验组126例,应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待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总疗程12周。对照组125例,应用盐酸非索非那定60mg,一日二次,饭后口服,共6周。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完成疗程106例,有效率46.2%,对照组完成疗程110例,有效率29.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5,(6):56-58
目的:探讨HAART治疗对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AIDS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检测,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CD4+亚群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6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治疗后12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24个月C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CD4+/CD28+亚群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3、6、12及24个月T淋巴细胞CD4+/CD28+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ART治疗有助于恢复AIDS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这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长疗程递减和每日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1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治疗组予非索非那定片口服,第1个月时口服60mg,2~3次/d;第2个月时口服30mg,2次/d;第3个月时口服30mg,1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予非索非那定片60mg口服,2~3次/d,疗程1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2周复诊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且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复发率为29.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和56.6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长疗程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每日疗法治疗组,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复方甘草酸苷及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有效率、起效时间和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SCORAD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7.14%,对照组复发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起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同时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肌肉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0.00%和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84.00%和60.0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A、B、C三组。A组34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B组36例采用咪唑斯汀片口服;C组37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治疗36天后比较三组疗效。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A、B、C三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降低,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CD3+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CD4+、CD4+/CD8+比值升高(P值均0.05),CD8+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C组与A、B组比较,CD3+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CD4+升高(P值均0.05),CD8+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1.89%,与A组(58.82%)、B组(7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可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伐昔洛韦片口服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中各种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伐昔洛韦片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香菇多糖联合伐昔洛韦片口服。停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殖器疱疹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治疗后CD8~+亚群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且观察组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T细胞亚群水平紊乱。在使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采用香菇多糖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T细胞水平的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皮肤性病科门诊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74名,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用微波将疣体彻底去除,并予以肌注干扰素(100万u/d)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五肽(1mg/d)肌注,疗程30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上升,CD8+T淋巴细胞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CD8+T淋巴细胞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五肽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型的动态平衡,提升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疱疹合剂2号抗生殖器疱疹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发病期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疱疹合剂2号;对照组30例,口服阿昔洛韦片.两组各27例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6个月内复发1次的有7例,复发2次的有3例,20例无复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于治疗前后T3、T8、T4/T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4、IL-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T3差异有显著性(P<0.01),T4、T8、T4/T8、IL-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疱疹合剂2号抗生殖器疱疹复发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片,且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抗组胺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值,分析其与抗组胺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治疗无效组CD3+T细胞、CD8+T细胞构成比低于治疗显效组(P<0.05),CD4+/CD8+比值高于治疗显效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治疗效果可能与CD8+T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74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清热除湿汤(规格为200 m L/袋,早晚各1袋口服)。对照组予黄柏胶囊(4粒/次,3次/d,口服)。2组患者同时配合我院院内制剂皮炎洗剂外洗湿敷,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时间均为28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5%)高于对照组(6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血清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比较,治疗组升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疗法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及NGF水平,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1.30%(42/46)较对照组76.09%(35/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治疗前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CD4~+、CD4~+/CD8~+、CD3~+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GF水平治疗前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血清NGF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3.91%(11/46)与对照组15.22%(7/46)相比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2例失访,对照组4例失访。实验组随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可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NGF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随访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替利嗪治疗.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客观症状4级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治疗6周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藤克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3 ,CD4 ,CD8 T细胞变化情况.方法:30例患者予芪藤克银方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检测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T细胞.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CD3 ,CD4 ,CD8 T细胞以及CD4 /CD8 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芪藤克银方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肯定,同时亦能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抗复剂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和减少RGH复发的机制.将47例RG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复发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4.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复发频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升高(P<0.05),CD8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血清白介素2水平升高(P<0.05).抗复剂对RGH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并能替代阿昔洛韦用于RGH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阿维A对尖锐湿疣复发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冷冻疗法去除皮损.治疗组加口服阿维A胶囊(0.5 mg/kg·d)1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Ang-2含量的变化,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23.3%,对照组5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 T细胞升高,CD8+ T细胞下降,CD4+/CD8+比值升高,Ang-2含量降低.结论:阿维A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和降低血管生成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