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海洲 《中医杂志》2004,45(8):570-570
生何首乌北方药店不备,因之用者甚少,我在江南药店见不仅有生者,且有鲜者,此与古意相合.今知何首乌含蒽醌衍生物类成分,很多具泻下作用的中药多含此类成分,如大黄、番泻叶等.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常用的滋补药,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尤其是补肝方面,但是最近几年临床上一直有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产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就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相关报道,从何首乌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区分使用并注意合理用药,为正确应用何首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以及血液生化酶在生何首乌、制何首鸟致SD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日灌胃给药30g/kg,连续给药90d,末次给药后处死,称取脏器指数,测定肝脏CYP450、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CRE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含量。结果生何首乌组肝微粒体蛋白显著性下降,CYP450含量显著增高(P〈0.01),制何首乌组无明显变化;血液生化酶中生何首乌组的血清ALT、AST显著性降低,制何首乌血清ALP显著性升高;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的血清TP、TG均显著性降低;血清BUN中二者均呈下降趋势,但生何首乌具有显著性;CREA二者均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生何首乌致肝损伤并有CYP450的明显升高。制何首鸟对CYP450无影响。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能够影响血液生化酶,生何首乌减低ALT、AST,制何首乌升高ALP,二者同时降低TG、BUN和CREA,这意味生着何首乌、制何首乌致大鼠肝物质代谢途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multiflour Thumb的干燥块根 ,又名“红内消”。性微温 ,味苦、甘涩。生用润肠 ,解疮毒 ;制用补肝肾、益精血。有降血脂作用。近年市场上出现芭蕉科植物芭蕉 Musa basjoo Sieb et Zucc的新鲜根茎加工成人形 ,冒充千年何首乌。说宋朝的佘太君就是服了此药而返老还童 ,学武的人能增加一甲子功力 ,平常的人能延年益寿 ,长生不老 ,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现将二者加以鉴别 ,以正视听。1 材 料 何首乌来自市药材公司 ,经与市药品检验所标准品对照相同。人形何首乌来自药贩手中 ,经市药品检验所鉴定为伪品。2 …  相似文献   

5.
何首乌肝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何首乌的肝毒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何首乌高剂量组、何首乌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3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生何首乌对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未发生显著改变,肝组织亦未能观察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生何首乌没有明显的肝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关桢  周欢 《中医杂志》2004,45(8):572-573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制何首乌功具补肝肾,益精血,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带下;生何首乌有润肠通便、解毒之功.我们根据浙江中医学院马莲湘教授治痒经验及<滇南本草>谓何首乌治"疮疥顽癣,皮肤瘙痒"之记载,常用本品止痒,效果满意,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何首乌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祝 《中医杂志》2004,45(9):650-650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生何首乌味苦、涩,性平,制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入肝、胃、心经,有益肾补肝、养血、通便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重用制何首乌配伍其他药物治疗高脂血症62例,获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首乌是常用中药,自古有生品与制品之分,二者功用各异。临床上生品少用。何首乌的炮制,历代多采用蒸法和煮法,以黑豆为辅料炮制;炮制时间可参考“煮熟”、“煮透”乃至“九蒸九晒”。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制何首乌具有增强免疫、改善记忆障碍及抗衰老等作用;而生何...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与伪品酱头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生首乌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 ;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随着对何首乌的不断开发利用 ,尤其是在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市场用量逐渐增大 ,其伪品也不断混入。笔者在市场上发现一批“何首乌”,系蓼科植物酱头的干燥块根。因二者在应用上有差别。现将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1 正品何首乌1.1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1.2 性状鉴别何首乌块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团块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 ,皱缩不平 ,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药材多已切成纵或横片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传统性状观察,对不同炮制方式下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进行色彩色差分析,为何首乌饮片颜色的客观数据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观察何首乌炮制品性状,采用CM-5型测色仪测定样品的L,a,b,计算色差值ΔE与总色值E,运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炮制程度与色差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个产地的何首乌生品及其对照饮片粉末均为黄白色,E为70.31±3;制何首乌对照饮片粉末为棕褐色,E为52.24,与生何首乌对照饮片比较,ΔE为18.63;何首乌炮制后颜色加深,E降低,4种炮制方式显示相同的变化规律;且随炮制时间延长,颜色逐渐由棕黄色、浅棕色、深棕色、棕褐色直至变为棕黑色,其E也由61.11逐渐降至30.45,说明总色值能够表明何首乌的炮制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可区分生品与炮制品,并将不同炮制程度的炮制品聚为一类。结论:色差仪的检测数据可以准确区分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且能够客观准确地表达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粉末颜色变化。色彩色差检测可用于何首乌饮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杨倩  李晓宇  赵新妹  孙蓉 《中草药》2017,48(9):1878-1887
查询《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中所有含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的中成药,运用中国知网检索上述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并针对中药炮制、处方药味数、功能主治等中医特色,运用统计学手段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含何首乌生品中成药已有不良反应报道的品种有13种,其不良反应发生依次为胃肠道反应、口干、肝损伤、过敏反应、心悸,主要发生在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痹症的中成药中;含何首乌炮制品的中成药已有不良反应报道的品种为37种,其不良反应报道主要有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多在治疗白发、脱发、体虚、血虚、肾虚、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时发生;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含生首乌制剂不良反应与处方药味数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而含制首乌制剂不良反应与处方药味数量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总之,含何首乌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尚缺乏明确证据证明其不良反应与何首乌毒性相关,应对其进行系统安全性研究,为客观评价何首乌及含何首乌制剂安全性,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焕群  陈再智 《中药材》1993,16(2):34-37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痛肿等病症。本品又称首乌、赤首乌等。何首乌可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原药洗净切片或块状、晒干,叫生首乌,有通便等作用;若将生命以黑豆汁拌蒸者称为制首乌,有补血、养精作用。何首乌的成分主要有卵磷脂、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葡萄糖甙;均二苯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何首乌醇提物致大鼠多脏器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剂量何首乌对大鼠主要脏器的损伤作用,暴露其可能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亚急性毒性试验,初步比较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物(20g生药/b)灌胃28天的毒性,观察肝脏病变频数;进一步对毒性较大的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醇提物进行研究,以40g生药/kg连续灌胃28天,观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脏器指数变化、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组织病变结果。结果初步发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醇提物毒性均大于各自的水提物和药材全粉,肉眼观察发现服药大鼠主要脏器中,肝脏发生显著病变的频数最高。何首乌醇提物毒性结果发现,与未给药动物比较,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受抑,生首乌组主要脏器指数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肝、肾和肺脏均发生显著损伤;肝功能生化指标动态监测显示:生何首乌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仅在给药第3天时出现一过性显著升高,在此后第7、14、21和28天均无显著改变,而CCl。阳性对照组在实验第1周ATJT和AST即出现显著升高。结论初步实验提示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可能集中在醇提物,其毒性器官主要集中在肝脏。进一步实验提示生何首乌毒性大于制何首乌,何首乌对肝、肾和肺均有损伤,其中对肺脏的损伤作用是首次报道;肝功能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对何首乌肝损伤不敏感,提示何首乌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CCl。主要基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肝损伤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何首乌生品、传统炮制品及发酵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及致泻副作用的差异,评价发酵法在何首乌炮制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法)评价何首乌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小鼠粪便色点法及炭末推进法评价何首乌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的泻下副作用。结果:各种炮制方法均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的致泻副作用。其中用Rhizopussp.发酵的何首乌(FB)可显著降低何首乌致稀便的次数及时间,传统法炮制的何首乌及用Rhizopusoryzae发酵的何首乌(FA)可显著减弱小鼠肠道运动。同时,在50%和95%乙醇提取物组,发酵品FA和FB的抗氧化活性都强于传统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经传统方法炮制后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但发酵炮制品FA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传统方法炮制品及发酵炮制品FA中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含量均增加。结论:何首乌的传统炮制法及发酵炮制法在降低何首乌致泻副作用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减弱其抗氧化活性。其中,利用米根霉Rhizopusoryzae发酵得到的何首乌可在降低致泻副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何首乌的抗氧化活性,该发酵法可能成为何首乌炮制方法中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比较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差异。以生何首乌、制何首乌75%乙醇提取物按可比生药量(50 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动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6周后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生何首乌组大鼠血清ALT,AST,ALP,DBIL,TBIL显著性升高(P<0.05或0.01);IBIL,TBA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制何何首乌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分析显示生何首乌组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制何首乌组可见肝脏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现象。该研究发现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显著低于生何首乌,提示炮制能有效降低何首乌肝毒性;转氨酶等传统肝功能指标对生何首乌肝损伤作用不敏感,血清DBIL,TBIL含量可早期反映出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且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不同炮制程度的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以优选何首乌最为安全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制备内毒素特异质模型大鼠,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均灌胃给予12.96 g/kg不同炮制程度(0、8、16、24、32 h)的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各给药1次,检测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在灌胃给予不同炮制程度的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后,正常SD大鼠上,未见明显肝损伤作用,炮制24 h,32 h组ALT,AST值低于正常组;在内毒素特异质模型上,生首乌的ALT,AST值显著升高,炮制8 h,炮制16 h的ALT,AST值均高于正常组。结论何首乌以常压炮制32 h最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小白鼠SOD及LPO水平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本文比较了何首乌生品、新法炮制品及老法炮制品对小白鼠SOD及LPO水平的影响。一、实验材料1.何首乌原药材:购自南宁药材批发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用薄层层析(TLC)鉴别方法区别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样品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3个批次的何首乌样品与10个批次的制何首乌样品,以及道地产地何首乌生品通过不同炮制工艺、不同炮制时间制备的炮制品。TLC鉴别条件:硅胶G薄层板,5-羟甲基糠醛为对照品,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喷以15%α-萘酚乙醇溶液,在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制何首乌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何首乌没有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建立的TLC鉴别方法可以区分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20)
何首乌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但其生品均有一定毒性,多为炮制后的制何首乌入药,近些年对其毒副作用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炮制前和炮制后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炮制前后会存在临床功效的差异和毒性变化。本文对何首乌炮制历史和现代炮制工艺,对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毒性改变情况进行综述。对后续研究寻找何首乌肝毒性物质打下基础,为评价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何首乌炮制工艺、质量、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刘杨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94-94
何首乌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在《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都有详细记载。近年来,随着野生何首乌供不应求,栽培何首乌开始大量地出现在市场中。基于此,本文对栽培何首乌与野生何首乌相比存在哪些差异,栽培何首乌的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野生何首乌的质量水平做出了一系列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