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隋丽萍  杨秀玉 《河北医学》2003,9(10):943-94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老年人龋病的发病率也逐步增加。由于年龄的增加身体也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 ,老年人龋病好部位也与常规龋病明显不同。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32例 ,女性 2 8例。年龄分布 :6 0~ 6 9岁者 36例 ,70~ 79岁者 1 9例 ,80岁以上者5例。1 .2 诊断标准[1] :发生于咬合面上窝沟、点隙的龋坏为 面龋 :发生于近远中接触点处的龋损为邻面龋 ;发生于近釉牙骨质界者为颈部龋 ;发生在根部牙骨质者为根面龋 ;发生于颊舌面者为颊舌面龋。2 结 果按上述诊断标准统计了老年人 6 0例、1 4 6颗龋齿 ,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好发部位。方法:收集大面积脑梗死病例103例,比较发生于左侧颈内动脉系与右侧颈内动脉系之间,分析其发生率、病因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颈内动脉大面积脑梗死者103例,左侧颈内动脉系45例,发生率为43.6%,其中大脑前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33例,颈内动脉5例;右侧颈内动脉系共58例,发生率为56.4%,其中大脑前动脉3例,中动脉46例,颈内动脉9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中右侧颈内动脉系多见,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右侧与左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好发部位以及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8例全部经X线诊断,内窥镜证实的呼吸道异物进行实时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1)异物好发于3岁以下小儿(86%)除1例吸入塑料笔帽外,均为碎小、质轻的植物性异物。(2)左侧支气管发生143例(55%),右侧110例(43%)与教科书不同。(3)X线检查215例表现为呼气性阻塞引起的肺气肿伴纵隔摆动,18例为肺不张,继发肺炎21例,并发症4例。结论:(1)呼吸道气体流动效应,支气管吸引力强弱以及异物的大小、形态、轻重是引起好发部位的主要因素,与解剖关系同样重要。(2)X线检查阳性发现率极高,常规胸透应为首选检查方法。(3)对X线检查不能确诊,临床高度怀疑有异物吸入可行气管CT冠状面扫描检查,或直接进行诊断性内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据资料统计,去年我国有8800万名骨质疏松患者,今年预计将达到一亿。虽然大多数骨折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所发生的并发症会使20%患者在一年内死亡。常见的椎骨、腕骨和股骨颈骨折,将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在认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同时,要对其身体上3个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9,(3):478-482
皮肤表者,脏腑里也,皮肤通过经络与脏腑之气相通,经络理论中的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传变规律在皮肤病的辨证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故可从皮论治;其好发于颈项、眼睑、腰骶、四肢伸侧等部位与阳经经络循行分布甚为相似,故可从经论治;其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故可从腑论治。从皮部、经脉论治可谓治标,从腑论治可谓治本。三者有效结合,在临床上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纪春艳  雷鸣  马拴全 《中医学报》2019,34(3):478-482
皮肤表者,脏腑里也,皮肤通过经络与脏腑之气相通,经络理论中的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传变规律在皮肤病的辨证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故可从皮论治;其好发于颈项、眼睑、腰骶、四肢伸侧等部位与阳经经络循行分布甚为相似,故可从经论治;其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故可从腑论治。从皮部、经脉论治可谓治标,从腑论治可谓治本。三者有效结合,在临床上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241-4242
糖尿病足(DF)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或理化损伤、感染等所引起的。足溃疡为老年DF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老年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足溃疡形成后感染的概率很高,严重者导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和败血症等使截肢率大大增加。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DF溃疡患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老年DF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完整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资料72例进行分析。结果72例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57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23株,占25.6%,酵母样真菌10株,占11.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绝大多数G^-杆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含酶抑制刑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结论糖尿痛足溃疡以G^-杆菌感染居多,耐药情况严峻,强调应重视细菌培养厦抗生素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糖尿病患发生足部溃疡率为25%,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10年以后,病程超过20年,其发生率接近50%;英国住院糖尿病患50%以上是因为足部病变;在我国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7年的3.21%。糖尿病患至少每年增加100万人。虽然,目前国内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病率尚无准确资料,但在临床报道中,有增多的趋势。因此,了解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其的警觉性,从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效指导患及家属正确地护理足部,早期预防足部溃疡,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坏疽及溃疡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正> 下肢坏疽及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对此并发症有一深刻的认识,现将本科近3年来收治的18例糖尿病足坏疽及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型糖尿病,占同期本院收治糖尿病540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溃疡超声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超声造影灌注动态变化。方法研究16例糖尿病足溃疡的常规及超声造影图像,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SonoVue后,16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清晰显示随时间推移呈缓慢增强,平均开始增强时间为(30.02±2.35)s,达峰时间为(37.54±4.13)s。5例呈均匀增强区域,11例呈周边较均匀增强,内部可见片状无增强区域,即液化坏死区。造影提示病灶范围较常规超声范围大。结论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对糖尿病足溃疡进行范围评估和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发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患者溃疡复发率和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初发DFU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随访至2017年6月以获得DFU复发情况及分析影响复发高危预测因素。结果 189例(83.3%)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736±1.391)年,中位随访时间3.570年。189例中85例(45.0%)溃疡复发,平均溃疡复发时间(2.738±1.545)年,中位溃疡复发时间2.370年。1年、3年、5年溃疡复发分别为29例、67例、82例。1年、3年、5年溃疡复发的发病密度分别为15.5%、39.4%和57.2%。溃疡复发组对比无复发组,年龄(≥60岁)、足底溃疡、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占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男性、糖尿病病程(≥10年)、糖尿病足溃疡病程(≥1月)、吸烟、HbA1c(≥7.5%)、Wagner分级(≥3级)、截肢、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重指数(≥24 kg/m2)、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溃疡部位、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溃疡复发预测因素。溃疡部位(HR=1.886,95.0% CI 1.204~2.955)、周围血管病变(HR=1.801,95.0% CI 1.083~2.99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R=2.903,95.0% CI 1.565~5.384)是溃疡复发的独立高危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远期复发率高,应对影响复发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初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6 年12 月于该院住院的609 例初发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随访至2017 年6 月,以获得生存状况及死亡时间。 结果 522 例(85.7%)完成随访,平均(3.475±1.690)年;存活288 例(55.2%),死亡234 例(44.8%);平 均生存时间(4.720±0.120)年,中位生存期5.030 年,1、3 和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8%、72.5% 和50.4%。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足部病变程度重,糖尿病肾病、周围动脉病变、心血管 病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Wagner 分级、糖尿病肾病、周围动脉病变、心血管病是 DFU 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初发足溃疡时已合并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病死率 高,平均生存期短,应对死亡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负压吸引联合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DFU患者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负压吸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负压吸引联合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缩小率、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创面细菌清除率及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2组创面缩小率均呈明显升高趋势,观察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 结论负压吸引联合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DFU患者效果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微化地奥司明片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Wagner分级,随机分配为2组,以治疗前后患足创面大小变化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地奥司明组治愈27例(75.0%),好转7例,(19.4%),无效2例(5.5%),治疗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14例(38.9%),好转13例(33.3%);无效9例(25.0%),治疗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32只糖尿病足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表皮生长因子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每组16只。将2组实验用兔大腿部切除10 mm ×7 mm矩形区域全层皮肤,一组局部创口连续涂抹表皮生长因子(EGF),用量从始至终为1 mL,1次/d( A组);另一组不施加干预( B组)。15 d后沿超出创面外缘2 mm处取下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并作Masson染色、HE染色、电镜观察及内源性EGFmRNA检测。结果(1)光镜下A组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聚集成群,轮廓较清晰,细胞外基质丰富,胶原纤维束排列密集而有序,可见大量血管生成,组织分层愈合良好;B组可见创面愈合缓慢,胶原纤维稀疏,组织结构不明显。电镜下A组可见成纤维细胞体积大、形态完好、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细胞周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有序;B组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内容物少,周围胶原纤维稀疏,排列混乱。(2)内源性EGFmRNA检测发现:A组EGFmRNA的灰度相对值为109.31±177;5.17;B组EGFmRNA的灰度相对值为61.59±177;4.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可能机制为外源性的EGF上调了局部组织中E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56-159+163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对预防0级糖尿病足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KABP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及糖尿病足危险程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为(4.77±1.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1.60)分(P0.05);实验组糖尿病足危险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KABP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加强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改善足部神经病变程度,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溃疡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湿热蕴结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2组除相同的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使用溃疡油外敷,对照组使用祛腐生肌膏外敷,2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对2组溃疡面愈合情况疗效及治疗后溃疡面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溃疡面愈合情况疗效治疗组28例中治愈12例(42.86%),显效10例(35.71%),有效4例(14.29%),无效2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22例中治愈5例(22.73%),显效5例(22.73%),有效4例(18.18%),无效8例(36.36%),总有效率为63.6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溃疡面积分中创周浸润带积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肉芽生长时间积分、创周肿胀积分、脓液渗出积分、创面缩小率积分及疼痛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油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和普通换药组,比较两组的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8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换药次数少,创面愈合快,效果显著。结论:手术前后持续恒定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治疗92例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不同分级分组,对比各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检查结果,记录患足创面3个月愈合率,分析不愈合原因.结果 不同Wagner分级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踝肱指数、血高密度脂蛋白、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agner1级组创面持续时间较Wagner(2~5级)组短(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沉数值随着Wagner分级增加逐渐升高,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Wagner分级患足3个月愈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由炎性和营养状态指标结合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评估患足感染、坏疽情况.患足血供和足部坏疽程度决定了患足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