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34-1435
目的探讨持续旋骨内动脉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连续收治的4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FicatII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应用介入动脉药物灌注后旋骨内动脉置管持续药物灌注5天,B组仅应用介入动脉药物灌注治疗,C组保守治疗通过静脉用药10天,通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SA造影观察灌注前后股骨头染色及血管分支数量,及术后随访1、3、6月股骨头MRI所见改善情况,并据此评估短、中、远期疗效及有效率。结果疗效结束后A组血管增加数目较B组多;术后短期、中期,远期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远高于C组,并且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较静脉保守治疗,更好的阻止股骨头坏死进展,此方法操作安全、易行、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m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AVNFH)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病。由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临床治疗上争议很大。治疗方法较多,如内科活血化淤保守治疗,骨科的滑膜切除,带血管蒂骨瓣植入,坏死骨清除,全髋置换术等。但疗效均不满意。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动脉灌注术加局部微波治疗,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共28个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ONFH(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6例(46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动脉、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疗效评价采用注药前后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并治疗后定期随访。结果36例患者注药后血管造影显示33例旋股内动脉于股骨头坏死区域血管明显增多。3~6个月短期随访,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34例(占94.4%),3年随访,16例患者中与术前比较症状明显改善6例(占37.5%)。结论中药动脉灌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水平研究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股骨近端成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股骨头内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因此,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应在改善血供的同时,还应在坏死区局部补充具有成骨能力的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穿刺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32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30×104U,罂粟硷30mg;然后经旋股内动脉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经皮穿刺股骨头坏死区多点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为2×107~2×108个。同期对照组34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单纯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进行比较。两组间隔2,4周再进行第2,3次介入治疗,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与结论:研究组32例患者,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29例;治疗后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3.8%、临床治愈率为84.4%,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经动脉溶栓后灌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经皮穿刺局部多点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细胞水平研究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股骨近端成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股骨头内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因此,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应在改善血供的同时,还应在坏死区局部补充具有成骨能力的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灌注联合局部穿刺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32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30×104U,罂粟硷30mg;然后经旋股内动脉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经皮穿刺股骨头坏死区多点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0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为2×107~2×108个。同期对照组34例股骨头缺血死患者,单纯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进行比较。两组间隔2,4周再进行第2,3次介入治疗,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与结论:研究组32例患者,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29例;治疗后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3.8%、临床治愈率为84.4%,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经动脉溶栓后灌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经皮穿刺局部多点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探讨用导管经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其中36例作了122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吞咽困难,上腹不适等得到缓解,半年生存率80.5%(29/36),1年生存率58.3%(21/36),2年生存率33.3%(12/36).本组未见重要的共发症.结论:初步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女,72岁。7 a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 a发现切口处有一蚕豆大小包块,未及时诊治,包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在站立、咳嗽及腹压增高时出现,伴有坠胀感,平卧可消失,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查体:上腹正中偏右可见一12 cm×12 cm×5 cm大小的包块(站立位),质软,光滑,无压痛,叩诊鼓音,平卧位时可消失,腹壁缺损约4 cm×4 cm。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常规准备后行聚丙烯绵纶网修补术,术中见切口疝上方与胃及大网膜粘连,小肠突出疝囊内,仔细分离粘连,回纳小肠回腹腔。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充分游离腹直肌前鞘,将聚丙烯网片代替腹直肌缝… 相似文献
11.
骨肽与川芎嗪组方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骨肽与川芎嗪动脉内合用对于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68例(共95个股骨头)经过临床及影象学证实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共灌注144髋,其中A组34例采用骨肽与川芎嗪灌注(应用组),其余34例(B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介入治疗,随访1~2年。按Ficat分期,分别为Ⅰ~Ⅳ期。用药后将临床症状、影象学变化及血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组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及行走距离均有所改善(P〈0.05),患者股骨头供血动脉分支增多、变粗,部分血管再通,骨质破坏区边缘渐变清晰,坏死范围变小,囊状破坏区内见不同程度的硬化修复改变。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药物中配以骨肽与川芎嗪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坏死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院1989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86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其中并发脊髓损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动脉灌注栓塞(TACE)是近年来对中晚期肝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有报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就有27种,使术后处理趋于复杂化.我们在28例44次的治疗中发现其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已有大量报道 ,疗效肯定 ,是中晚期肺癌一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 8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并发症的分析 ,以探讨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收治的 80例中 ,男 5 9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5岁 ,其中右肺癌 46例 ,左肺癌 34例 ,均经X线及CT检查确诊 ,且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癌。1 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 ,插管至支气管动脉 ,造影进一步确诊 ,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CTX6 0 0mg ADM40~ 6 0mg PDD40~ 80…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近些年来随着各种介入治疗的开展应用愈加广泛,而且收到了显著疗效、现将我院9例1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致十二指肠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9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消瘦 1月于 1999年 4月 8日入院。查体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右上腹扪及胀大胆囊。CT检查 ,胆囊胀大 ,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头肿块 4 .5cm× 5cm ,结构紊乱 ,胰管扩张 ,胰周脂肪间隙消失 ,肠系膜上静脉周围结构显示不清。全麻下剖腹手术探查 ,胆囊积液 ,胆总管扩张直径 2 .2cm ,远端完全闭塞。胰头颈部质地坚硬肿块 ,直径 4 .5cm ,活检病理诊断为胰腺高分化腺癌。行胆总管探查、T管外引流、胆囊空肠Rouxen Y型吻合术 ,胰头癌内注射无水酒精 7.5ml。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 ,… 相似文献
19.
20.
1 病例报告 男,76岁.因呕吐、持续上腹胀痛8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 a,心房纤颤10 a.查体:t 37.8 ℃,P 98次/min,BP 186/110 mm Hg,神清,痛苦面容,屈膝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