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分娩的产妇14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分娩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两组,观察组给予产后访视优质护理,对照组不给予产后访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理解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不观察组产妇贫血、产后抑郁及乳房胀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产后访视护理,对于降低产妇并发症及改善新生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产后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33-5435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70例正常足月产妇纳入研究归为对照组,将7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纳入研究归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结局;对比观察组中28~33周者与34~37周者母婴结局;按干预方法不同将观察组中保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将保胎治疗联合早产儿抗感染处理的患者归为A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2.86%)、病死(10.00%)、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4.29%)、呼吸窘迫综合征(RDS)(12.86%)、宫内感染(15.71%)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剖宫产(30.00%)、产褥期感染(8.57%)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37周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窒息、病死、HIE、RDS、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28~33周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除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率外,其余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早产合并胎膜增加了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②更短孕周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更高;③应实时结束妊娠,给予保胎治疗和早产儿抗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对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42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42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产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探讨助产士整体护理质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建立了孕妇保健卡的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在孕期参加助产士开展的孕期健康教育,婴儿喂养技术,新生儿护理、产时减轻疼痛技巧及产褥期的护理等课程,并在此时由孕妇选定为自己接生的助产士。对照组50例实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分娩时不定助产士。孕期不跟助产人员接触。观察两组孕妇的孕期心理变化、住院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的护理情况。结果:自然分娩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期感染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期、产时及产后,助产士良好的整体护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对保证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近两年于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80例孕妇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泌乳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对母婴结局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与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感染率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各项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在新生儿健康教育、安全管理、护理技能操作方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减少了不安全因素,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了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沈安娜 《现代养生》2014,(6):212-213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各43例。分别予以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中抽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产褥期的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5min内Apger评分、肺炎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能够改善孕产妇围产期状况,同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考虑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助产士助产技术及护理质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中收治的192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6人。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助产及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优质助产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对母婴结局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助产士技术并采取助产士联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健康教育结合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情景模拟访视进行护理,观察组孕妇采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健康教育结合情景模拟访视进行护理。分娩后记录两次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两组产妇的分娩应对能力,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对照组产妇的顺产率为73.21%,产程为(526.35±51.34) min,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8%,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14%;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为92.86%,产程为(441.34±42.47) min,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7%,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SAS和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健康教育结合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进行分娩护理,能提升产妇的分娩结局,提高其分娩应对能力,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该种联合护理措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患者剖宫产、胎盘早剥、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均比观察组患者高,两组数据差值较大,P0.05。结论:积极实施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住院分娩的5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中25例患者。研究组产妇采取针对性引产的措施来进行临床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引产措施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以及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将研究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组间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两组间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非常关键,要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采用针对性的临床处理方式,能够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探讨产科的优质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15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8).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术后感染率、顺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孕产知识掌握评分大于对照组,SD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小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能更为显著的提高产妇对知识的掌握,改善其心理状态,保护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孕产妇产后护理期间强化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对妊娠结局、生活质量及产妇心态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开始,至2019年7月结束,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孕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评估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差异,记录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差异性,同时比较各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未经护理干预前,抑郁评分相近(P>0.05),观察组产妇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9.04±1.01)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更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施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期合并HIV感染产妇经不同分娩方式生产的分娩结局及对产妇并发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HIV感染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阴道分娩,观察组患者选择剖宫产,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指标、产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HIV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与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时身长、出生时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产程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个产程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患者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合并HIV感染产妇经过不同分娩方式进行生产会对新生儿和产妇产生不同的影响,剖宫产可以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沈建芳 《现代养生》2014,(2):147-14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20例产妇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后出血率、行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就医质量有效手段,对于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进护患关系,保障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李飞 《健康研究》2013,(6):444-446
目的研究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为减少母婴不良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将30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舒适护理、人工破膜、徒手扩张宫颈及旋转胎头等产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麻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护理干预可减少头位难产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预后,临床应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00例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前次剖宫产再次阴道分娩(VBAC)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3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以及满意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以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孕妇羊水污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情况及孕妇产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式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陪伴式护理。比较两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心理应激反应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血压不平稳率、心率不平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式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分娩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信功能在出院产妇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今年3、4月出院的产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三月出院142人进入对照组,按常规出院产妇随访;四月出院149人进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随访外,将微信功能运用到出院产妇的延续护理中。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褥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婴儿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信运用到出院产妇延续护理中,对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