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建刚 《现代保健》2012,(15):119-120
目的:探讨对患者施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对56 例112 眼患者施行下睑袋整形术,所有患者均使用结膜入路,治疗结束后分析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47 例患者眼袋平复,9 例患者在手术后2 周内仍有袋状突出的表现,嘱患者进行热敷、按摩后,患者于术后1 个月左右平复.结论:下睑袋整形术应用结膜入路疗效满意,但术中应进行彻底止血,并要对眼部的解剖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睑整复术的临床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实施56例下睑袋整复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满意,未出现下睑外翻等并发症.结论?在睑袋整复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是否有眼睑皮肤松弛及是否有眼轮匝肌松弛采取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在老年眼袋整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传统睑袋手术基础上,对老年睑袋患者经皮肤入路皮瓣法进行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的78例受术者资料。结果:其中16例眼轮匝肌肥厚,术中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后效果满意。全部手术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肿胀轻微,无明显出血瘀斑、无睑外翻、无眶下睑沟、眼鼻沟凹陷隔畸形的发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受术者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眼轮匝肌和眶隔膜张力重建在老年眼袋整形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睑袋整形术对眶周皮肤皱纹患者美容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眶周皮肤皱纹患者80例,按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选择睑袋整形术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面中部提升术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眶周皱纹评分、住院和伤口愈合时间,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眶周皱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6.35±0.71,6.29±0.68)(1.95±0.32,3.22±0.31);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愈合和住院时间(6.05±0.68,2.05±0.28)均短于对照组(7.29±0.77,2.22±0.32)(P<0.05);手术后,实验组美容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出现感染、脱发、疼痛等并发症情况(7.50%,15.0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睑袋整形术可以改善患者眶周皮肤皱纹情况,缩短伤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提高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衰老是整张脸逐渐波澜起伏,沟壑纵横的过程,可若一张光洁湿润如奶酪的脸上,突然鼓出两坨袋鼠似的小包包,不但给人劳顿之感,还显露沧桑遗迹。那就是恼人、臃肿的眼袋,是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的俗称。严重的眼袋还可能由于眼眶隔膜的松驰出现下睑外翻,下睑缘内翻倒睫等并发症。下睑成形术就是利用手术有效消除眼袋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叶明龙 《现代保健》2011,(20):154-155
目的探讨重睑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实施重睑术158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12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28例患者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158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儿率为8.1%,128例患者均经,术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实施重睑术应于术前进行详细的术式设计,术中操作要细致,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格掌握手术的禁忌证及适应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整形手术治疗老年性下睑松弛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3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睑松弛整形手术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然后将多余皮肤和脂肪进行清除处理,从而使患者眶肌筋膜张力获得增加,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对全部患者进行持续时间不短于1年的随访,随访结果表明,整形手术治疗老年性下睑松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手术进行过程中和手术完成后没有发生视力异常、眶内感染以及球后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下眼睑松弛现象获得显著改善,眼睑内翻和倒睫现象全部获得有效纠正,老年患者的外貌获得良好改观.手术完成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眼睑外翻症状,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办法,患者症状消失.结论 整形手术治疗老年性下睑松弛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但能够使患者的外貌获得改观,还能够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燕  李敏 《中国校医》1996,10(2):143-144
消除下眼睑袋是改善面容术中开展较多的一种,效果较明显,但如不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忽略必要的术前检查或手术不当,也可发生某些并发症而直接影响疗效。通过46例老年人下眼睑袋矫治手术的实践,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总结和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自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共行55岁以上老年人下眼睑袋矫治术46例,其中女40例,男6例;年龄55岁~62岁。发生并发症5例,,占9.2%;其中单侧血肿1例,一侧外毗角下移1例,下睑中部皮肤凹陷1例,下睑外翻2例。其余病例均疗效满意。2手术方法首先作下睑皮肤切口画线。从内毗部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眼睑美容整形术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眼睑美容整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108例行眼睑美容整形术患者全部都顺利完成手术,且在术后1个星期拆线,全部患者都随访1-3年,患者都未发生下睑退缩、睑球分离及眼睑外翻等情况,其中下睑袋并发下睑松弛者以及上睑皮肤松弛并发倒睫者都给予矫正。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青紫及皮肤淤血等情况,通过对照处理以后有所好转,全部患者对手术效果都比较满意。结论:眼睑美容整形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眼部美容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美观情况,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2012年4月行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的82例患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手术区的局部护理,以及术后的随访和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没有感染发生,均为甲级愈合。患者术后的满意为98%,基本满意为2%,心理状态稳定。结论:加强眶隔后脂肪移位睑袋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手术后的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晓萍 《药物与人》2014,(10):130-131
目的:探讨睑缘粘连缝合术用于临床眼部整形手术操作方法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因眼睑缺损、睑外翻、睑球粘连所致的眼部畸形患者84例,按照患者眼部畸形原因及病情给予部分或者完全性睑缘缝合术。术后1—9个月观察眼睑恢复效果。结果:眼蹬缺损、睑外翻、睑球粘连患者在进行睑缘粘连缝合手术后分别获得100%、97.3%、89.5%的手术成功率,患者眼部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眼部畸形也均得到改善。结论:睑缘粘连缝合术在治疗眼部手术中应用较广,并且有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晓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15-3716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89例(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对照组31例(传统重睑手术方式),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重睑形态都较满意,仅1例出现切口瘢痕增生,经再次修复后满意,术后恢复时间(1±0.5)月;对照组有9例对重睑形态不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时间发生重睑消失,再次修复后满意,术后回复时间(3±0.5)月。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手术可有效改善上睑皮肤松弛,大大增加患者对重睑形态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值得向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眼部整形中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择期进行眼部整形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隔脂肪切除疝出框、框隔加固、外眦韧带悬吊、切除多余皮肤四步法眼袋整形方法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下睑皮肤入路法进行眼袋整形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的满意度及并发生(伤口感染、疼痛、血肿、下睑不平整及下睑外翻)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眼部整形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操作、手术室管理及手术效果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眼部整形手术,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眼袋手术是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手术逐年增多,尽管手术者谨慎细致,但睑外翻这一并发症仍时有发生,造成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甚至发生暴露性结膜炎。轻度睑外翻,有一段时间的自愈过程,但有些明显的睑外翻难以自愈,或有些人不堪忍受这一自愈过程,要求手术矫正。自1993年以来我们接诊4例6只眼睑袋术后睑外翻的病人,应用下睑退缩,同时提高眼轮匝肌张力的方法矫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年龄较大的眼轮匝肌明显松弛患者眼袋整复术的方法,以避免发生术后下睑外翻,提高眼袋整复术远期疗效.方法 对52例年龄较大的眼轮匝肌明显松弛患者进行眼袋整复术.切开后在皮下分离皮肤接近眶下缘,打开眶隔,祛除脱出的眶脂肪后加固缝合眶隔、分离睑板部轮匝肌,于颞侧1/3处垂直于睑缘切除松弛的轮匝肌,用可吸收缝线“8”字形间断缝合两断端,使该部肌肉张力加大.切除多余的皮肤后缝合切口.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眼袋消失且自然,无凹陷,无一例出现下睑外翻,下睑张力明显增加,除2例下睑轮匝肌吻合处有小的瘢痕结节外,患者满意.结论 祛眼袋手术不可破坏睑板部的眼轮匝肌,为了追求手术显效而去除过多的皮肤和眼轮匝肌,不仅容易发生术后立即看得到的睑球分离,睑缘退缩和外翻,更会给患者留下潜在的下睑外翻隐患.下睑外翻是手术后常见的失误,已得到重视,术中如果消弱了轮匝肌力量会给受术者留下潜在的下睑外翻的隐患这点认识还不足,估计等到若干年步入老年后,似老年性下睑外翻的发生率在祛眼袋的人群中将会大大提高,这点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微创小切口睑板前联合筋膜重建的重睑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持久、具有生理特征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重睑线内、外眦及黄金点处三点微创切开。去除睑板前眼轮匝肌、臃肿的眶隔脂肪。在三点微创处,用切口下唇皮肤直接与睑板前联合筋膜相缝合的方式形成重睑皱襞。结果:通过对130对单睑患者施行重睑术,术后平均7—10天消肿,形成的重睑形态稳定,2个月左右恢复自然,在睁眼时呈现出生动的重睑线,而闲眼时重睑线不明显,随访3-24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法与传统重睑相比,创伤小、术后肿胀期短、符合生理特征的重睑成形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双重睑成形手术效果分析。方法对200例要求做双重睑者进行双重睑成形手术。结果术后四级评价,满意150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10例,失败10例。满意率90%。结论切开法双重睑手术安全,但仍有一定并发症出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睑袋整复是眼部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做得好,增强容貌美感;做得不好,则适得其反,甚至丑容.我科自1999年以来为53例睑袋整复术并发症患者进行了补救手术,并对其失败的原因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林 《中国校医》2021,35(6):427-429
目的 观察改良小切口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改良小切口重睑术的43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行传统埋线重睑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自我评价、自信心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手术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P<0.05);两组患者自我评价、自信心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4.422;P<0.0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切口瘢痕的发生率(2.33%、2.33%、4.65%)均低于对照组(17.50%、22.5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6.170,5.743;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效果满意,能提高患者自我评价及自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改良的内眦开大方法与睑成形术联合治疗单睑,与传统方法比较,探讨该改良术式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单睑患者26例,使用该方法进行手术。结果26例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自然,疤痕不明显。26例患者随访3-6个月,眼睛外形改观明显。结论较传统术式,该术术中配合内眦开大,可以增加眼睛的横向长度,使眼睛更加美观,术后疤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