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发性硬化被认为是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一种以分泌IL-17为特征的Th17细胞被发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参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的病理过程,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介导多发性硬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破坏血脑屏障、诱导单核细胞扩增并分化为髓样树突状细胞以及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的形成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关于Th17细胞的发现、分化以及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由IFN-γ(Th1细胞)或IL-17(TH17细胞)为特征的CD4+T细胞介导发病。流行病学观察到多发性硬化存在疾病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轮班工作等环境因素改变对疾病活动产生影响,因而昼夜节律有可能影响MS发病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本文主要阐述核心昼夜节律基因对MS的影响,与昼夜节律相关的时间治疗方案可能成为治疗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由IFN-γ(Th1细胞)或IL-17(TH17细胞)为特征的CD4+T细胞介导发病。流行病学观察到多发性硬化存在疾病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轮班工作等环境因素改变对疾病活动产生影响,因而昼夜节律有可能影响MS发病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本文主要阐述核心昼夜节律基因对MS的影响,与昼夜节律相关的时间治疗方案可能成为治疗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6.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白细胞介素(IL)是一大类常见的细胞因子,在一系列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参与DM/PM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IL-1、IL-15、IL-17和IL-18等,其通过促炎因子,募集、激活炎细胞而参与发病,不同的白细胞介素之间也有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参与DM/PM发病的机制较为复杂,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有所发现,在此进行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和神经退变性疾病,以炎症反应、脱髓鞘、轴突丢失和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等为主要病理特征。多发性硬化涉及免疫和中枢神经两大系统,其中在免疫系统中有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参与。而吞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介导多发性硬化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既参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早期阶段的炎症反应、组织损伤,也涉及疾病后期阶段的抗炎反应、神经组织修复。本文主要阐述吞噬细胞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以及目前以吞噬细胞为靶向对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导38例多发性硬化,20例无菌性脑膜炎和20例头痛病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对重组白介素-2(LI-2)的增殖反应,自发性及各种髓鞘成分(MBP,MAP,PLP,MOG)致敏的IL-2分泌细胞数检测。结果提示多发性硬化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均有较多的已激活T-细胞,前者还有较多激活前T-细胞。文章对IL-2的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T-细胞功能异常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复发中有重要意义;IL-2分泌细胞检测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G490对EAE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以MOG33-35多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观察AG490干预前后EAE组、AG490组和对照组小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p-STAT5、Foxp3和IL-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AG490组较EAE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及IL-17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AG490组小鼠p-STAT5和Foxp3阳性细胞数目较EAE组增多(P<0.05),两组小鼠发病高峰期较发病初期炎症细胞浸润及IL-17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而p-STAT5和Foxp3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 (1)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2)JAK2抑制剂可以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途径可否介导凝血酶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激活。方法 采用20U/mL凝血酶或AG490预处理(10μmol/L)+凝血酶(20U/mL)处理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Janus激酶1(JAK1)、磷酸化(P)-JAK1、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STAT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上清液TNF-α水平。结果 经凝血酶处理2-12h后JAK2、STAT3发生了磷酸化,3-48h后TNF-α表达增加。经JAK激酶抑制剂AG490预处理后再经凝血酶处理的小胶质细胞的JAK2和STAT3激活显著减少,且TNF-α释放被抑制。结论 JAK2-STAT3途径可介导凝血酶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35(IL-35)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期RRMS患者36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IL-35的水平。结果 RRMS组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IL-3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RRMS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IL-17下降(P0.01),而IL-35升高(P0.05)。RRMS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水平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r=-0.551,P=0.041)。结论 Th17/Treg表达的失衡与RRMS的发病有关,甲泼尼龙治疗可使血清、脑脊液IL-17水平下降,IL-35水平升高,进而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记忆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s,Tm)是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T细胞亚群,参与介导机体二次免疫应答.根据表面标志和归巢受体的表达与否,可分为CD45RO+CCR7+的中枢性Tm(TCM)和CD45RO+CCR7-的效应性Tm(TEM)[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代表,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多发性,其经典病理模型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由于MS主要为T细胞介导发病,且近期研究提示CD4+TEM是主要的Th17细胞.通过产生IL-17介导自身免疫病[2],则Tm与MS发病和治疗特别是复发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其作用。方法将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硫氢化钠(NaHS)组、LPS+NaHS组、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抑制剂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组、LPS+NaHS+AG-490组共6组,每组设3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胶质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4 IL-10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Arg1蛋白及IL-4和IL-10表达水平增加,而iNOS蛋白、IL-1β、IL-6、p-JAK2蛋白和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JAK2/t-JAK和p-STAT3/t-STAT3比值降低(均P0.05)。与LPS组比较,LPS+NaHS组细胞Arg1蛋白及IL-4和IL-10表达水平增加,而iNOS蛋白、IL-1β、IL-6、p-JAK2蛋白和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JAK2/t-JAK2和p-STAT3/t-STAT3比值降低(均P0.05)。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可减弱NaHS的作用。结论 H_2S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4.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TLR4介导的神经炎性反应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变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将TLR4在神经变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期望为深入阐明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拓展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伴视神经炎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基因标记物的特征.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伴视神经炎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基因芯片表达谱,利用GEO2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应用GO和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并进一步应用stringdb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17是由CD4+记忆T淋巴细胞、CD8+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同源二聚多肽,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及促进多种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IL-23是由p40和p19组成的异源二聚体,通过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参与免疫反应。新近研究表明,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多发性硬化髓鞘损伤的产生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其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血管病,在颅内血管斑块的形成过程中以及缺血后的脑损伤 中,炎症反应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受体结合 激活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且加重脑缺血组织的损伤,而白介素-33(interleukin-33, IL-33)在缺血性卒中通过I L-33/ST2L信号通路参与了颅内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且被证实是一 种保护因素。本文总结了在颅内大血管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IL-17与IL-33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各自 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提出其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及预示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病因未阐明,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反应有关.临床表现的显著特点为时间多发性(多次发作)和空间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头部或脊髓MRI、脑脊液免疫学、诱发电位等.最新的诊断标准为2010年McDonald标准.目前认为,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在临床、病理、影像等方面不同,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缺乏特异性生物学诊断指标,其诊断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其病理损伤机制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异常、胞浆型磷脂酶A2、激肽释放酶等酶的激活和大量自由基释放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些发病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减少MS的发病、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现对MS近年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攻击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中多发性炎性脱髓鞘和胶质增生所形成的硬化斑为特征,临床上则以缓解复发的神经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