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试验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米索前列醇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周立萍 《医疗装备》2014,27(11):19-20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组、对照组缩宫素组,各5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并静滴缩宫素10u;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静滴缩宫素10u。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药,可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张咏梅 《现代保健》2010,(32):63-6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舌下含服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静滴生理盐水500ml加入缩宫素20u,同时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另一组为观察组150例,在胎头娩出后给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胎儿娩出后静滴生理盐水500ml加入缩宫素20u。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问、产时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舌下含服卡孕栓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配合缩宫素使用对预防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方便、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产科推广。  相似文献   

4.
卡前列甲酯栓含服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卡前列甲酯栓组;B组为卡前列甲酯栓加催产素组;C组为催产素组。A组70例,术中打开子宫浆膜层时取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B组70例,术中打开子宫浆膜层时取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C组6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2小时出血量,卡前列甲酯栓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卡前列甲酯栓组与卡前列甲酯栓加催产素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且卡前列甲酯栓用药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燕  石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74-417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舌下含服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7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儿娩出前、后宫缩剂的不同使用方法随机分为四组: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单纯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前2 min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甲组,76例);胎儿娩出后即刻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乙组,69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剖宫产术毕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卡孕栓丙组,65例)。比较四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结果:1四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缩宫素组副反应发生5例(8.33%),卡孕栓组副反应发生22例(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副反应在5 min之内均自行消退。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且胎儿娩出前2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栓预防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产妇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治疗;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产妇在恶心、呕吐、腹泻和颜面潮红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治疗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产妇,较卡前列甲酯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预防阴道分娩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4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124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必要时15 min后加含1次;对照组(B组):118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同时子宫底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用卡孕栓舌下含服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用方便、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3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20U加乳酸钠林格液5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8%,与对照组1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娅 《现代保健》2011,(15):55-56
目的 探讨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对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住院分娩的3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于胎头娩出时缩宫素20 U入壶、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并于胎儿娩出后配以手法按摩子宫;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10 U入壶、10 U加500 ml液体中,伤口缝合完毕,1 mg卡孕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胎头娩出后,及时给予卡孕栓、缩宫素并辅以手法按摩子宫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产妇生命。中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产科出血,其中87.7%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降低其发病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多年来一直使用缩宫素治疗,虽取得良好效果,但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近年本院产科对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加用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29-33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在达到宫缩乏力诊断时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C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分析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A组的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P <0.05)。B组的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C组(P <0.05)。A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C组(P <0.05)。A组和B组、 B组和C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三组的HR、 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 A组的HR、MAP水平与B组、 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 B组的HR、 MAP水平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可改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无高危因素的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予催产素10u肌肉注射以加强宫缩;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用催产素10u肌肉注射外加卡孕栓Img舌下含服。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副作用小,用药是安全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易掌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13.
谭江如 《现代医院》2005,5(4):56-57
目的 观察阴道分娩时舌下含服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产科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2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0 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静脉注射10 %葡萄糖2 0ml加入缩宫素10单位(对照组) ,另一组10 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 ,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观察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差异(P >0 . 0 5 ) ,且均无任何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 4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2 4h出血总量均有差异(P <0 . 0 5 ) ,产后出血例数减少7例,发生率明显下降。观察组舌下含服卡孕栓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孕栓配合缩宫素使用对预防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用药简单、方便、安全,能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行计划性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按宫缩剂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缩宫素组160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78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计算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总出血量,并观察两组的副反应。结果(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12±24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322±2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97±17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11±9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24h总出血量≥1000ml的27例,其中缩宫素组19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8例,无1例切除子宫。缩宫素组总出血量明显多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分别为(698±319)ml及(471+2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1.6%,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8.5%,后者主要以恶心、呕吐为常见症状,短时间好转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前列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228例,随机分为卡前列氨丁三醇组114例和卡前列甲酯栓组114例,收集并比较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卡前列氨丁三醇组在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卡前列甲酯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能很好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卡前列甲酯口含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孟涛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1):695-696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口含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3 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3 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舌下含1 m g 卡前列甲酯片;对照组50 例,在胎儿娩出后肛塞卡前列甲酯栓1 枚(1 m g),观察产后2 h 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 h 内平均出血量,口含片试验组与肛门直肠给药对照组分别为(136.6±55.1) m l和(149.4±58.8) m l,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卡前列甲酯口含片有与卡前列甲酯栓相同的缩宫作用,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口含片用药方法简便,非常适于向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卡孕栓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给予缩宫素20IU肌内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4 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卡孕栓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内出血量、产后24 h内出血量均低于缩宫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产后出血1例,缩宫素组产后出血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有2例发生腹泻,缩宫素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对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例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无高危因素的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予催产素10u肌肉注射以加强宫缩;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用催产素10u肌肉注射外加卡孕栓1mg舌下含服。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副作用小,用药是安全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易掌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阴道及剖宫产分娩,因宫缩乏力,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h失血量≥400mL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内注射,无效时对照组改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总量≤40U。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250μg子宫体肌内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使用,总量≤500μ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高效、迅速、使用方便等优点,及时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崴  梁延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35-3236
目的 产后出血是常见最严重产科并发症,探讨缩宫素、手法子宫按摩、卡孕栓防治产后出血作用,减少产科并发症发生.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份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妇450例,按照分3组,科学性、先进性方法探索缩宫素和手法按摩子宫、卡孕栓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作用.结果 第一组产后出血小于200ml;第二组产后出血量多小于350ml;第三组出血量大于400ml.24小时内产后出血量测量结果,第一组产后总出血量少于第二组、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分娩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作为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方法,通过胎盘娩出后及时使用缩宫素、手法按摩子宫术、应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