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逐渐受到重视,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对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本中心内镜下治疗的500例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例资料,评估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01-2018-12-31磁县人民医院28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22例采用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350例采用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和100例采用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4种方法在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成本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 ESD组直径大小为(8.0±5.0)cm、MBM和EMR组为(5.0±2.0)cm,APC组为(3.0±1.5)cm;ESD组手术时间为(120±20)min,MBM和EMR组为(30±15)min,APC组为(20±10)min;ESD组病灶完全消除率为99.00%(99/100),MBM组为95.45%(21/22),EMR组为94.29%(330/350);ESD组术后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0),EMR组为0.57%(2/350),P=0.002;MBM组和APC组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复查ESD组和MBM组未见局部复发,EMR组局部复发率为4.29%(15/350),APC组复发率为10.71%(3/28),P=0.124;ESD组手术成本为6 500元/例,MBM组为3 800元/例,EMR组为3 850元/例,APC组为650元/例。结论对于直径≤3.0cm而内镜下评估位于黏膜层的病灶,应用MBM、EMR和APC的方法均可以有效消除病灶,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对于直径3.0cm和经过内镜评估病变较深或多次活检后内镜下注射抬举不良的病灶,宜采取ESD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直径为2~3e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的77例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MR治疗37例(EMR组)42处病灶,采用ESD治疗40例(ESD组)41个病灶。观察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发生情况,术后食管狭窄、复发情况。结果EMR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分别为7.1%(3/42)、0,均显著低于ESD组的24.4%(10/41)、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复发率为14.3%(6/42),显著高于ESD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方面ESD优于EMR,但ESD发生出血和穿孔的风险较高,二者在术后食管狭窄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色素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单个隆起型胃的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的价值及安全法。方法:选择三家医院共16例门诊或住院的单个隆起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EN)的患者先行普通内镜、色素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之后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6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15例(9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查胃镜示原病灶消失,复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消失,尚存慢性浅表性、萎缩性或浅表一萎缩性炎症,1例(6.25%)仍为局灶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EN),再次行APC治疗。结论: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单个隆起型胃的癌前病变的新的有效方法,治疗胃的癌前病变方便、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胃镜发现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深度未超越黏膜下层者14例进行ESD治疗:①食管染色确定病变范围;②做标记;③黏膜下注射美兰+甘油果糖比例混合液抬高病变;④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⑤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变.结果 13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1.5-6cm直径(平均2.53cm).13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2.8%(13/14).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45-15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APC)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ESD穿孔发率0(0/14).术后随访13例,随访期6-12个月(平均10个月),创而完全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微探头(USP)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USP检测62例经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患者,其中54例诊断为黏膜肌层平滑肌瘤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对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并追踪随访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EMR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51例,USP诊断正确率94.4%(51/54).术中及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USP对食管平滑肌瘤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内镜下治疗提供依据,联合EMR能提高内镜下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均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20例患者。结果350例直径〈5mm消化道息肉病变全部消除;直径〉5mm息肉43例,38例治愈,5例黑斑息肉病患者缓解:94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病人中,89例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94.6%;122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月复查胃镜,116例病灶消失,治愈率95.08%。11例Barret食管患者,2例于治疗后1年在原来部位出现柱状上皮化生黏膜岛,1年根除率为82%。结论APC术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Barret食管、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尤其对广基(直径〈5mm)扁平息肉、疣状胃炎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安全、创伤及痛苦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Barrett食管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共37例,行APC治疗,并于术后给予抗反流和抑酸治疗。分别于术后1个月、半年、1年进行复查,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23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14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清除。1年复查有7例患者复发。治疗总有效率100%,1年复发率为18.9%。结论应用内镜下氲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近期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森 《现代医院》2010,10(10):45-4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对45例经确诊为BE的患者进行内镜下AP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经1~3次APC治疗后,术后1个月,41例病人内镜下见原病变部位的黏膜较术前明显改变,其黏膜光滑,4例病人原病变部位呈浅表性凹陷;术后6个月,41例病理为鳞状上皮,4例出现复发(其中2例伴肠上皮化生)。BE黏膜总的组织学逆转率为91.1%。结论内镜下APC治疗BE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蔡敏杰 《医疗装备》2022,(17):14-17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MR组与APC组,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PC组总有效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EMR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PC组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MR,APC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围手术期指标表现更好,复发率更低,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NET)的内镜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某院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确诊的19例胃肠道NET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例中肿瘤单发17例,多发2例,内镜表现为息肉、糜烂、溃疡、隆起病变等。直径≤10 mm病变,内镜窄带成像(NBI)见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增粗或不规则,伴腺体缺失,超声内镜见病灶位于黏膜层;直径>15mm,NBI见病变表面毛细血管明显减少,超声内镜见病变已累及黏膜下层。对病变直径≤15 mm,病变局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完整的14例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随访4~4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消化道NET内镜特点缺少特异性;对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且直径≤10 mm病灶,内镜下切除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定期筛查,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困扰。方法 2013年3~12月选取东阿县14 000名35~64周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结果检测14 000人,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6例,其中CINⅠ12例(占6.8%),CINⅡ9例(占5.14%),CINⅢ2例(占1.14%),原位癌1例(占0.57%),浸润癌2例(占1.14%)。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35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异型增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并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35例患者共切除病变42处,其中首次完全切除40处,占95.24%。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7处,中度异型增生16处,重度异型增生19处。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相符者37处。术后发生出血10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生一例食管狭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1例患者发现食管新发病灶1处,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胃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术前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为异型增生的病变均应及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2010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经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1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中63例患者的内镜形态学、病理学及血清学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Hp—CagA)结果。结果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表现形态各异,缺乏特异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位于贲门胃底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960岁患者占64.3%(36/56),高于其他部位(均有P〈0.05)。63例患者中6例发生进展,其中4例癌变,癌变率6.3%(4/63)。病灶〉15mm、凹陷性病变、伴有不典型增生性肠化、Hp-CagA阳性是影响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归的因素(均有P〈0.05)。结论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一定癌变潜力,不同患者应区别对待。胃镜随访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Ⅰ级,25例CINⅡ/Ⅲ级,60例宫颈癌(均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癌组中FHIT表达的阴性率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FHIT表达的缺失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系。PCNA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宫颈癌中FHIT表达的缺失和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3)。结论检测宫颈CIN中的FHIT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FHIT和PCNA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剑波  谭洁  陈燕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2-2104
目的探讨宫颈癌、癌前病变、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早期防治宫颈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标本来源于2006年3月—2008年2月期间江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皮肤科就诊的381例患者,在未接受任何检查及治疗,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病变标本HPV—DNA进行检测;用上述方法无法明确HPV型别的标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和宫颈鳞癌的标本中,HPV的检测率均为100%,以HPV16型感染为主,但存在2种以上HPV型别感染,在子宫内膜癌中主要是HPV18,仍然存在HPV多种型别混合感染。196例女阴尖锐湿疣中,HPV阳性率96.4%,其中以HPV6(44.4%)和HPV11(28.6%)为主,少数患者是HPV16和(或)HPV18感染,也有少数为Z种以上甚至四重HPV感染。结论子宫及宫颈瘤变主要以高危型HPV16和HPV18为主,外阴生殖道的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和HPV11为主,但2者都可合并有多种型别的HPV混合感染,给临床治疗和患者机体病理生理改变造成一定的复杂性。对HPV感染型别进行早期鉴定和监测,对提高受感染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1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内镜下治疗(包括高频电凝电切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息肉的护理配合、术前和术后护理要点和重要性。方法:对128例经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胃息肉患者,在电子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或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在治疗前后与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28例胃息肉患者内镜下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转外科手术。结论:护理工作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中有重要意义,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胃癌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与胃组织Hp表达的相符性,为胃癌前病变的监测和治疗提供依据,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胃癌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免疫层析一步法检测血清Hp,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组织Hp,对312例胃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中经病理确诊的胃癌111例,胃癌前病变170例,浅表性胃炎31例。结果血清及胃组织中Hp的检出率以胃癌前病变最高(分别为80.6%、86.2%),胃癌次之(分别为52.3%、66.7%),浅表性胃炎中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2.3%、38.7%),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组织Hp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结论Hp参与了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发病过程,可把血清及胃组织Hp检测作为对癌前病变的初步监测及治疗观察指标之一。血清Hp检测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内容,对血清Hp阳性的患者建议做胃镜组织学检查及胃组织Hp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