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6例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病病死率极高,存活者生活质量低,即使在脑卒中ICU治疗,预后也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也称半球占位性脑梗死,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有严重占位效应的脑梗死,也是目前脑梗死患者中比较凶险的病型之一,病情危急,且病死率高。目前,对于占位性mMCAI的治疗,临床多采用保守疗法(包括高渗盐水疗法、低温疗法等)、减压手术疗法等。现就占位性mMCAI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开展情况进行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分析了36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早期CT表现,为临床进行准确的预后判定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对36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早期CT表现进行了回顾研究,根据年龄及性别选36例非恶性病程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作配对对照。结果:能预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脑岛带征、低密度影、脑肿胀、中线移位的特性性较高(分别为80.6%、83.3%、97.2%、100%)而敏感性较低(分别为52.8%、44.4%,16.7%、25%),约登指数<50.0%,只有皮髓界限模糊这一征象,特异性(94.4%)及敏感性(80.6%)均高,约登指数达75.0%。结论:CT的早期征象可判断预后,特别是皮髓界限模糊可作为重要的指标,如果辅助其它参数,其价值会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众议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中动脉供血量是否与正常人不同。方法:由熟练的技师,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经颞中窗,对本院36例长期众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然后与本院43名健康成人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对照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健康成人,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症病人大脑颞叶供血量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经颅脑MRA或DSA确诊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SC)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其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2W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分型并依据分型判断其发病机制。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57条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未发现病灶的有6(占12.0%)个大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和单发脑梗死分别见于13(占22.8%)个和38(占66.7%)个大脑半球。脑分水岭梗死、流域性脑梗死、纹状体内囊梗死、半卵圆区脑梗死、多发性散在点状脑梗死(MSSI)、腔隙性脑梗死分别见于18(占31.6%)个、12(占21.1%)个、12(占21.1%)个、6(占10.5%)个、2(3.5%)个和1(1.8%)个大脑半球。结论MCASC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约占1/3,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和动脉-动脉栓塞;流域性脑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纹状体内囊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多条豆纹动脉开口;半卵圆区梗死、MSSI、腔隙性梗死等也可见到但较少见。半卵圆区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是MSSI的主要发病机制,高血压豆纹动脉透明变性是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以上梗死类型可单发或混杂多发,多发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原位血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等多因素同时存在并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延军  刘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61-4063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对86例MCA供血区域梗塞患者,在1周内进行TCD检查,并在入院当天及d21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65例患者有大脑前动脉(ACA)代偿,32例患者有大脑后动脉(PCA)代偿,27例患者既有ACA又有PCA代偿。病例组RVACA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MCA主干及皮层支梗死患者的RVACA明显较对照组及深穿支梗死组高(P﹤0.01,P﹤0.05)。既有ACA又有PCA代偿的患者发病时、21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ACA代偿患者与PCA代偿患者;而ACA代偿患者又显著低于PCA代偿患者(均P﹤0.01)。[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越重,侧支开放出现的频率和级别越高;侧支循环状况好的患者病情相对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宜 《家庭医学》2007,(10):59-60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引发了许多生活方式病,或是加重了某些疾病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的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波  李治纲 《现代保健》2011,(24):62-6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15.6%;对照组病死率为48.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28.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存活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医药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疾病治疗意识的不断增强,治疗药物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费用以及药源丰富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治疗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胡鹏飞 《现代养生》2014,(10):53-53
目的:探讨分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35例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非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CT、MRI、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等影像学检查和药物治疗,再接受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接受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35例患者均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术前CV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CVR明显升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颅内血流状况,降低脑卒中发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孕晚期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的检测,评价其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孕36~41周孕晚期胎儿21例(分为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及67例与其孕龄匹配的正常组胎儿,测量各组胎儿大脑中动脉各项频谱参数,所测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D比值.结果 轻度窒息胎儿大脑中动脉RI值、PI值及S/D值较正常胎儿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胎儿大脑中动脉RI值、PI值及S/D值较正常组胎儿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的检测,可以预测胎儿早期宫内窘迫,为临床提供治疗及预后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低频超声治疗在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发病1~3天的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低频超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低频超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狭窄情况,改善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胎儿大脑中动脉(MCA)是大脑半球血液供应最丰富的血管,约占脑组织血液灌注(HP)量的70%,可动态反映胎儿脑循环变化.在正常妊娠时伴随孕周增加、胚胎发育,胎儿脑血管逐渐发育,管径增粗,血流阻力降低,脑容量逐渐增大,相应的血液供应及需氧量也逐渐增加;而阻力指数(RI)却随着孕周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在高危妊娠时,则呈不同变化.妊娠14孕周后,即可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MCA血流对高危妊娠进行早期诊断.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MCA血流对母儿安全、无创,可减少诸如脐静脉及羊膜腔穿刺等有创性检查.产科多普勒超声在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方面有重要作用.作者拟就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MCA血流在高危妊娠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灯盏细辛治疗75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厉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0):8-9,11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两组 ,治疗组 75例以 13 5~ 180mg灯盏细辛 /天 ,静脉滴注 14天 ;对照组 75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天 ,静脉滴注 14天。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S)进行评分并测定 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 % (P <0 0 5 )。治疗前后的NDS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 3 89± 11 2 7/9 83± 8 71和 2 4 0 1± 10 3 8/14 68± 9 1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15.
王雅斌  彭方 《现代保健》2012,(16):24-2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袁俊  陈勇 《现代保健》2014,(29):27-2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如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脑保护、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28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 对2124名老年个体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按脑梗死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在脑梗死组的333人中,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化验,在非脑梗死组中完全随机按1:2抽取666人作为对照,亦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检查,行t检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脑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 TNF-α和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 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O、 TNF-α和IL-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 <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脑水肿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表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磁共振扫描仪,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依照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将患者分成三组,在患者起病后的不同时期,发病后3 d内(急性期)、发病后8-14 d(慢性早期)、发病后30~60 d(慢性期)依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级别皮质脊髓束损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进行比较,评价该神经束的受累情况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变化的关系。结果:随着发病时间的不断延长,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在不同时期,B、C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可准确定位梗死灶,有助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