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昕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491-49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恢复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帕罗西汀20 mg/d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S-QOL)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和SS-QOL评分均降低,并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治疗组给予心理治疗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MESSS、TESS评分,入院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Cor含量。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显效率为71.7%,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4%和66%(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和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治疗组血浆Cor含量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血浆Cor含量降低可能是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合并抑郁障碍的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8周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末和治疗8周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合并抑郁障碍者的抗抑郁效果肯定,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对8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性抑郁痘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为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单用组为单用文拉法辛,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袁(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以合用组疗效显著(P〈0.01或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性抑郁痘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2月—2013年0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脑卒中伴焦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110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组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明确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文拉法辛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末进行HAMD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能力状态(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比较HAMD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文拉法辛能明显改善首次脑卒中患者PSD抑郁症状,显著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与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56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坦度螺酮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和单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间的副反应情况相仿。结论坦度螺酮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5例.帕罗西汀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氟西汀组采用氟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两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7.1%,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 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且安全,帕罗西汀比氟西汀起效较早.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与奎硫平合用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彦林 《职业与健康》2006,22(7):548-549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奎硫平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名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为帕罗西汀合用奎硫平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实验组显效时间平均为(12.31±4.65)d,在治疗第2和第6周末时实验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同时间的TESS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奎硫平治疗抑郁症起效早,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46例,观察组46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明显效果,也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治疗首次抑郁发作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平分为文拉法辛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51例.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末文拉法辛组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χ2=7.121,P<0.01);两组中重度抑郁患者(HAMD>24分)治疗后HAMD评分仍以文拉法辛组显著为低(t=2.25,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起效快,对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安丽荣 《现代保健》2009,(22):45-4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黛力新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脑卒中无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对照,对40例脑卒中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抑郁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抑郁组显著升高,与抑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和抑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可明显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黛力新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常规治疗的原则及内容相同,治疗组另加氟西汀20mgqd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分别给予汉密尔顿评分和神终功能缺损评分。结果8周后2组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氟西汀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有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阿怀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70-2671
[目的]研究度洛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门诊/住院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分别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有效率97.37;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定,两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与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感方面度洛西汀优于帕罗西汀,且副反应轻。[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发作疗效肯定,副反应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的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L)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12周治疗后,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氟西汀(百忧解)20~40 mg/d,早餐后服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分值无差异,治疗8周后,两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和79.66%(P〈0.01).结论 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尤其是精力减退、愉快感缺乏、思维语言行动迟滞等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改善明显,使抑郁症状改善更彻底,康复动力激活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氟派噻顿美利曲辛片和非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抗抑郁治疗组(治疗组)和非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利用HAMD抑郁量表及NIH-NINDS评分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及治疗疗效.结果 (1)治疗第8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HAMD评分及NIH-NINDS评分显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8周末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38例)和对比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专科治疗,同时对比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氮平;对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CSS)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HAMD评分、CSS评分均有降低,联合组更优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对比组为81.2%,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在应用帕罗西汀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氮平,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