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切削痂植皮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在临床上已成共识[1]。近年来,许多作者提出了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经临床验证,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院自1996年6月~1999年4月,选择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于伤后4~8h进行广泛的切削痂植皮,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9~58岁,致伤原因为火焰烧伤、化学烧伤、电击伤及电弧烧伤。烧伤面积为35%~95%,平均(65.6±30.2)%TBSA,Ⅲ度烧伤面积20%~66%,平均(41.5±15.2)%TBSA,首次削痂面积为25%~75%,平均切削痂面积占烧伤总面积的(46.5±22.3)%。首次广…  相似文献   

2.
休克期切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 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术(A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组)。结果 两组  相似文献   

3.
休克期切削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痴植皮术(A 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 组)。结果两组比较,休克期切痂组治疗过程相对平稳,所用抗生素种类少、时间短,输血量少,平均每例少输血780 ml,创面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内脏并发症减少。结论儿童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治愈率,减少住院经费。休克期切痂植皮术不仅可在较大医院及研究所实旋,也可在基层医院内实施。  相似文献   

4.
面部深度烧伤1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采用厚中厚皮片大张分区植皮或全面部整张植皮修复面部深度烧伤 13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 9例、女 4例 ,年龄 4~ 5 3岁。烧伤原因 :火焰烧伤 10例 ,硫酸烧伤 3例。烧伤总面积 5 %~ 5 7% ,其中Ⅲ度 4 %~ 2 9%TBSA。治疗 :火焰烧伤者伤后 2周逐渐脱痂 ,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硫酸烧伤者超过 3周仍不溶痂 ,遂行切削痂 ,术后换药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 10例部分面部烧伤者采用分区植皮法 ,供皮区为双大腿。先将双面胶按创面形状裁剪并贴于供皮区 ,再用辊轴取皮机切取厚中厚皮片 ,用大张皮…  相似文献   

5.
早期切痂植皮治疗大鼠电子束辐射烧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束引起的皮肤辐射烧伤时有发生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创面植皮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对植皮的时机与适应证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大鼠电子束辐射烧伤和热力烧伤早期切痂植皮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为选择辐射烧伤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 :(1)选用Wistar大鼠 4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为 3组。A组为辐射烧伤组 ,其中A1组切痂植皮面积为 4cm2 、A2组切痂植皮面积为 6cm2 、A3组不切痂 ;B组为热力烧伤组 ,B1组切痂面积为 4cm2 、B2组不切痂 ;C组为不烧伤的对照组。A、B两组均造成大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_2和 CVP 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9例非休克期切痂病人对比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愈合天数缩短14天左右,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平均每日住院费用降低。结论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术(A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组)。结果两组比较,休克期切痂组治疗过程相对平稳,所用抗生素种类少、时间短,输血量少,平均每例少输血780ml,创面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内脏并发症减少。结论儿童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治愈率,减少住院经费。休克期切痂植皮术不仅可在较大医院及研究所实施,也可在基层医院内实施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儿 6例 9只足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7个月~ 3岁。烧伤面积 7%~ 2 5 % ,Ⅲ度 5 %~ 2 0 %TBSA ,呈单侧或双侧足底Ⅲ度烧伤 ,伴不同程度足趾末节干性坏死。其中开水浸烫致伤 3例 ,热炭烧伤 2例 ,火焰烧伤 1例。治疗 :保持患儿足底创面干燥 ,于伤后 5~ 7d手术切除足底焦痂 ,根据创面大小 ,在自体单侧或双侧腹股沟区取相应面积的梭形全厚皮植于足底 ,边缘间断缝合固定 ,适当打孔便于引流 ,打包加压包扎。供皮区直接缝合 ,足背、小腿创面削痂后植皮 ,足趾暂保留 ,待坏死组织完全溶解或界限清楚后予残趾截除 ,自体刃厚皮移植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切痂植皮的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休克期组(30例,休克期行手术切痂植皮)、延期组(30例,延期行手术切痂植皮).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液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  相似文献   

10.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小型猪烧伤后能量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贵州三系实验用小型猪正常及烧伤后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规律及休克期切痂植皮是否对烧伤后REE产生影响。方法借助小型猪烧伤模型,应用代谢车面罩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及REE的变化。结果 休克期切痂植皮组、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和单纯烧伤组伤后REE值均明显升高,但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由于及时切痂植皮封闭创面,REE值在伤后96h开始下降,并于伤后12d内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痴植皮组和单纯烧伤组,而后两组则仍保持了持续的高代谢状态。结论 严重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1.
深度烧伤创面治疗时间一般较长,需经多次植皮,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单位采用植皮后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次植皮成功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将12例患者设为氧疗组,男5例、女7例,年龄5~58岁[(32±5)岁],其中火焰烧伤5例、火药燃爆伤3例、热液烫伤4例,面积19%~52%[(32±4)%],Ⅲ度为(19±7)%TBSA.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2例患者作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5~56岁[(32±5)岁],其中火焰烧伤5例、火药燃爆伤4例、热液烫伤3例,面积18%~51%[(31±4)%],Ⅲ度(19±6)%TBSA.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组采用切痂…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2和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创后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治疗Ⅲ、Ⅳ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考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7-08—2020-08间收治的86例Ⅲ、Ⅳ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3例。清创后传统组给予传统换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负压治疗组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创面愈合时间、一次性手术创面封闭成功率、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和瘢痕增生程度。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一次性手术创面封闭成功率高于传统组,术后感染率和瘢痕增生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后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治疗Ⅲ、Ⅳ度烧伤,可提高一次性手术创面封闭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2和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9例非休克期切痂病人对比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愈合天数缩短14天左右,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平均每日住院费用降低。结论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探讨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技术的发展要素。方法:1966年1995年底收住并经混合移植治疗的大面积Ⅲ度烧伤(Ⅲ度50%~99%,下称ETDB)184例,以1977年底前后分界分为两组。两组的烧伤面积(TBSA)、Ⅲ度、年龄的均值都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首切痂日期、首切痂面积、总切痂面积、切痂次数、自体供皮总面积、头皮重复供皮次数、大张皮种类及创面闭合的伤后天数。结果:稳定渡过休克期后的早期切痂、扩大首切痂面积、扩大总切痂面积、多途径的扩大自体供皮总面积、灵活应用大张异体皮或异种猪皮覆盖切痂创面、缩短创面闭合天数等是该技术的发展要素,并与提高生存率有关。结论:坚持实施和发展混合移植在救治ETDB中仍具重要意义。结合应用异体(种)皮开孔嵌皮法及微粒植皮法等混合植皮封闭切痂创面,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有望继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男性患者 3例 ,躯干Ⅲ度烧伤 ,其中 2例伴吸入性损伤。肌肉坏死、肋骨外露面积 36cm× 2 0cm、2 0cm× 18cm ,2例发生于侧胸壁 ,1例在前胸壁。患者休克期后 ,给予双上肢切痂混合植皮。术后 3d进行前侧胸壁切痂 ,切除坏死肌肉和一段肋骨 ,凿去肋骨外露部分的骨皮质 ,彻  相似文献   

17.
手部深度烧伤延期植皮16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笔者单位收治了 16 2例(2 34只 )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经采用延期植皮法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6 2例 ,其中男 12 4例 ,女 38例 ,年龄 1~ 6 2岁。致伤原因 :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热压伤、电击伤、化学烧伤。深Ⅱ度 138例 ,Ⅲ度 2 4例 ;烧伤面积≤ 5 0 %TB SA者 10 9例 ,>5 0 %TBSA者 5 3例。治疗 :采取延期植皮法 ,即切 (削 )痂后 ,用经戊二醛处理过的猪皮覆盖创面 ,2d后植皮。 12 0例伤后 5d内手术 ,4 2例 5d后手术。结果 :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达 91%。对其中 5 5例 70只手进行随访 ,功…  相似文献   

18.
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代谢车动态观察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对静息能量消耗 (REE)的影响。方法 根据首次切痂植皮时间 ,将 5 6例重度烧伤患者分为早期切痂植皮组 (A组 ,39例 ,伤后 5d内手术 )和非早期切痂植皮组 (B组 ,17例 ,伤后 5d后手术 )。首次切痂时将Ⅲ度及其周围深Ⅱ度创面全部切除 ,切痂后创面用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覆盖。在治疗期间应用新型代谢车床旁动态监测患者REE变化 ,同时检测 9例A组患者和 7例B组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 (IL)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内毒素 脂多糖 (LPS)等变化。  结果 全部病例治愈 ,尽管两组患者REE均明显升高 ,但A组在切痂前、后及伤后 14d内REE明显低于B组 (P <0.0 5 )。A组患者血浆IL 6、IL 8、TNF α、LPS水平明显低于B组 (P <0.0 5 )。  结论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的高代谢状态 ,其原因可能与及早封闭创面从而减少多种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手部功能精细,烧伤后往往因瘢痕挛缩影响手的功能,以适当的措施早期修复手部烧伤创面非常重要,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瘢痕挛缩。方法:早期切削痂以中厚皮片分区植皮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切削痂分区植皮有利于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治愈会阴部深度烧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12月~2 0 0 2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会阴部深度烧伤患者2例,经行早期切痂、延期植皮,效果良好。例1 女,4 2岁。因癫痫发作坐在火炉上,致会阴部烧伤,伤后2 4h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烧伤面积4 %TBSA,均为Ⅲ度,主要分布于骶尾、肛周、大阴唇后1/2 ,并有1/2骶骨裸露,坐骨结节微露。入院后予抗癫痫、局部保痂、控制饮食等治疗。伤后第3天行切痂术,术前反复清洁灌肠,术中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切除部分肛门外括约肌及大阴唇后1/2 ,阴道黏膜纵深切除2cm,切痂后用双侧臀大肌肌皮瓣转移覆盖裸露骨质,因此时在脂肪组织和肌皮瓣上植皮成活率低,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