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栓,待解的迷津——溶栓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今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病症(邓立新.2009).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病最有效的方法(余巧燕,孙晋民.2009),但这些药物在溶解血栓的同时,却也带来了颅内出血等由于纤溶亢进造成的致命风险.如何在抗凝、溶栓和纤溶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还有赖于对血栓形成和凝血、抗凝系统更深入的理解.虽然血栓形成仍是一个没有完全破解的迷津,但历年来仍不断的有溶栓、纤溶药物开发上市,大大改善了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三、与凝血、出血的关系血液流动性的維持有賴于纤溶,正常机体常保持着动力的平衡,这种平衡若趋向于凝血减弱,則纤溶亢进而导致出血;若趋向于凝血亢进,則纤溶减弱或缺乏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凝血、出血与纤溶有密切的关系,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症.常见病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和创伤等.其中感染占首位.在不同疾病所致的DIC发展过程中,纤溶活性的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处理策略亦有差异.纤溶系统活性在DIC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 临床各个领域中应用肝素的现状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在全身细小血管中发生大量的微血栓,使生命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继之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大量消耗凝因子,导致凝血障碍,因此DIC是血栓和出血同时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 ,它是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凝血系统被激活 ,凝血亢进 ,从而导致机体微血管因子继发的激活纤溶系统并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碍 ,引起全身性出血。产科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6.
李兵 《河北医药》2013,35(3):406-407
D-二聚体为一种特异性、继发性的纤溶标志物,是由因子Ⅻ和凝血酶作用的交联纤维蛋白经过纤溶酶降解后的产物,其可作为衡量血栓性疾病中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D-二聚体可以反映出凝血-纤溶系统间微小的变化,近年来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加[1,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及骨关节炎患者共160例,探讨类风湿及骨关节炎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及术后的D-二聚体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凝血激活引起全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并继发纤溶亢进的凝血、出血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循环衰竭乃至多器官功能障碍;若不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很高。本文介绍血液制品在 DIC 中的应用。1 新鲜血小板悬液或冰冻血小板悬液DIC 时体内凝血激活,形成大量的血小板血栓,导致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血小板计数大于20&;#215;10~9/L,一般不会发生致命性内脏出血,不需输注血小板。当血小板极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对我院住院待产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的106例孕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蝮蛇抗栓酶(Svate)国内于1967年开始分离,1985年用于临床,具有抗凝、去纤、溶栓、降血脂等作用’‘’,以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临床应用进一步深化,发现Svate又有新的用途,现归纳如下。一、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S)有凝血亢进、纤溶活性降低及血小板代谢功能异常,易促使肾内微血栓的形成。而Svate能使肾小球内的凝血减轻或微血栓清除,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排出增多,临床应用于治疗NS。徐氏H路道用Svate(成人O.5~0.75u川,儿童O.012u/kg·d加5%葡萄糖液250rnl,静滴)治疗NS34例,经治疗2个疗程…  相似文献   

10.
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玲芬 《淮海医药》2007,25(1):94-94,F0003
目的 探讨FDP、D-二聚体在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FDP、D-二聚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FDP含量≥5 μg/ml,D-D聚体含量≥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 DIC时,血浆FDP、D-二聚体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D-D聚体在原发性纤溶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显著增高,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结论 FDP、D-二聚体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管内凝血,纤溶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或脑梗塞,并非直接由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所触发,而是血栓或血凝块阻塞动脉使重要脏器血流丧失的结果。心血管病的溶栓疗法静脉滴注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将体内天然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则能将纤维蛋白消化为可溶性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凝血和纤溶系统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有关脑血管疾病时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和反应性纤维活性增强的报道不断增加,有一部分临床和实验亦证明了凝血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不断推出的敏感检测方法,又为精确分析凝血和纤溶的相关因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检测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的进展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有相似的瀑布式激活过程,正常情况下,人体凝血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起着保持血管完整性和疏通血流通道的双重作用。在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凝血酶起着主要的促  相似文献   

13.
氨基己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进而抑制蛋白的溶解,适用于防治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出血。氨基己酸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骨科、胸外、脑外等手术术中和术后出血的防控和纤溶亢进性疾病。本文基于氨基己酸在相关出血凝血纤溶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相关证据,对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的适应症予以综述和评价,以期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氨基己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正常情况下,凝血与纤溶作用维持着动态平衡,当失去平衡,机体有出血倾向或形成血栓。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不断形成,又被纤维蛋白溶解酶分解为纤维白原降解产物(FDP)。故血中FDP必然增高。  相似文献   

15.
<正>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之一,是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1]。一些与凝血、血栓有关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均会使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2]。D-二聚体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因  相似文献   

16.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是诊断弥覆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抗凝、溶栓药物应用等纤溶系统亢进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当纤溶系统亢进时,纤溶酶活性增强,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产生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碎片,包括碎片X、X'、Y、Y'、A、B、C、H、D、D-二聚体等,统称FDP.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风险因素涉及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中的多种蛋白因子。本文概述了ATⅢ、PC、PS等蛋白因子缺陷机制,着重阐述了FactorⅤ和FactorⅡ的遗传性改变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静脉血栓栓塞是一个主要的医学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年发病率大约是1/1000。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涉及凝血及抗凝和纤溶系统中的蛋白因子,静脉血栓风险因子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的,一般来说易患静脉血栓的倾向来自于高活性的凝血途径、低活性抗凝机制或低活性纤维蛋白溶解。编码这些途径中的蛋…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常会发生异常情况,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宫内感染、低血容量等,可触发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机制,激活纤溶系统,临床表现为凝血因子消耗所致的出血和微血栓所致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导致大量凝血因子消耗,  相似文献   

19.
刘玉茹  王惠珍 《河北医药》1999,21(4):293-293
纤溶系统是人体防止血栓形成,维持血流畅通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功能是清除淤积在血管壁上的纤维蛋白,维持肌体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PAI)是纤溶系统的关键物质。tpa可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后者使血栓中纤维蛋白水解。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FX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1]。其血浆浓度的升高反映了纤溶活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本研究主要测定D二聚体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液中分离纯化的蛋白酶抑制剂,其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等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共识,在对凝血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受到关注。本文从乌司他丁对凝血系统影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非选择性酶抑制剂,一方面可以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的过度激活,减少凝血物质的过度消耗,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体外循环期间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减少纤溶蛋白原的分解,减少D二聚体的生成,有一定的血液保护功能。因此其在改善手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和改善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障碍,减少术后出血及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