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传统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1993年9月起采用TME术的直肠癌患168例与1981~1992年行传统切除方法的126例患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参数。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TME组2年复发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P=0.001),2年及3年生存率TME组分别为87.1%和80.3%,对照组分别为76.1%和68.7%,TME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3)。TME技术、肿瘤的Dukes分期,患的年龄、肿瘤距肛门的距离等因素中,只有TME是独立影响生存率的指标,TME、肿瘤的Dukes分期是独立的影局部复发的指标,结论 对于距离肛门12cm范围内的直肠癌,采用TME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局部复发率及提高患生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膜切除术(TME)与传统直肠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南方医院102例行TME手术治疗病人(TME组)和104例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病人(传统手术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TME组102例,其中75例行Dixon术,27例行Miles术;传统手术组104例,其中74例行Dixon术,30例行Miles术。TME组和传统手术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2%(10/98)和25.5%(75/98)(P<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96.0%(96/100)和92.2%(94/102)(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98.0%(96/988)和87.8%(86/98)(P<0.05)。两组的泌尿功能障碍分别为2.0%(2/98)和36.7%(36/98),性功能减退分别为7.1%(7/98)和46.9%(46/98),勃起障碍分别为2.8%(2/71)和61.4%(43/70),射精障碍分别为2.8%(2/71)和64.3%(45/70),阴道疼痛分别为10.3%(3/29)和86.2%(25/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与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相比,TME可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保肛、防止肿瘤局部复发中的作用,对行低位直肠癌TME43例患者的手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43例采用TME手术,术后无死亡病例,吻合口漏3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6.9%。结果表明,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应用TME可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由于低位直肠癌发病率高,常需永久性造口,且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对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影响,因此直肠癌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全球外科学界的重大问题。近二十年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1982年Heald等[1]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能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但也有人认为该手术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为此我们对TME和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9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TME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Dixon术,8例行Parks术,33例行Miles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出血2例。在获得随访1~6年的91个病例中,性功能障碍21.9%(20/91),局部复发7.7%(7/91),其中吻合口复发1.1%(1/91)。结论直肠癌术中TME可明显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减少性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2006年1月,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对84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施行了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 excision,TME)加侧方淋巴结清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Chi P  Lin H  Chen Y  Chen D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20-821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两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的局部复发率的(local recurrence rate,LRR)差异。方法:173例直肠癌患者分2组(Dixon组123例,Miles组50例),按Heald法行TME。结果:Dixon组与Miles组的总LRR分别为4.8%(6/123)与18.0%(9/50),P<0.05;1997年以前Miles组的LRR为36.8%(7/19),显著高于1997年以后Miles组的6.5%(2/31),P<0.05;前者与Dixon组的LRR4.8%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后者与Dixon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差义,P>0.05。结论:TME是降低2种直肠癌根治术后LRR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TME,对照组患者行开腹TME,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切口感染、肠粘连、尿潴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瘤大小、切除标本长度、吻合口瘘发生率、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远端切缘长度及肿瘤分期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程短及预后好等优点,整体上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与开放TME比较,腹腔镜辅助TME(LaTME)不仅降低了手术创伤,且疗效相当。但对于肥胖、骨盆狭窄、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LaTME的盆腔操作仍十分困难,且环周切缘(CRM)阳性的风险增加。腹腔镜辅助经肛TME(TaTME)的出现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微创选择,给外科医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与L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 cm)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腹腔镜辅助TaTME(TaTME组),18例行LaTME(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肿瘤学分期、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近期死亡病例。TaTME组较LaTM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8.5 min vs. 239.33 min,P=0.007)、出血量明显减少(66.50 mL vs. 160.00 mL,P=0.002)。两组在预防性造口、保肛率、CRM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ME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aTME组(6.33 d vs. 10.83 d,P<0.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LaTME组(58 963元 vs. 81 341元,P<0.001),TaTME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及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短于La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与LaTME的短期疗效相当,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传统手术(CRS)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以直肠癌、TME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6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TME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17篇文献入选。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人选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体研究样本量共计5267例直肠癌。定性分析全体研究结果显示:TME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均显著低于CRS组。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前瞻性非随机研究和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研究)及回顾性研究的定量分析结果均显示:TME组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比CRS组显著降低,而术后生存率则显著提高。局部复发率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0.35(95%CI 0.29-0.43,P<0.00001)、0.41(95%CI 0.32~0.53,P<0.00001)及0.29(95%CI 0.22~0.39,P<0.00001);术后生存率合并OR分别为1.81(95%CI 1.55~2.11,P<0.00001)、1.79(95%CI 1.49~2.15,P<0.00001)及1.84(95%CI 1.39~2.45,P<0.00001)。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分析结果均显示:TME组对比CRS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合并OR分别为0.51(95%CI 0.32~0.83,P= 0.007)及0.56(95%CI 0.33~0.97,P=0.04);而回顾性研究的定量分析则显示:在术后死亡率方面TME组与CR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OR为0.39(95%CI 0.14~1.10,P=0.07)。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分析均显示:TME手术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高危因素.但与CR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OR分别为1.24(95%CI 0.84~1.83,P=0.29)、1.98(95%CI 0.85~4.61,P=0.11)。结论TME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它比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附1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36月,局部复发6例(3.6%),术后吻合口漏13例(10.7%),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但存在吻合口漏,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改良Bacon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方法。方法对76例确诊为直肠癌的癌灶下缘距肛门缘4~8 cm的患者,采用自制肛门牵开器经腹腔和肛门途径行TME加改良Bacon手术。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随访76例1~5年,术后3~5个月开始恢复排便自控功能,为3~6次/d;6个月以后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1~3次/d。其中5例于术后1~2年吻合口区域局部癌复发(6.5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83%和68.37%。结论TME加改良Bacon手术是一种治疗无远处转移的Dukes A~C期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目前TME被认为是直肠癌手术新的金标准[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12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1.6%)高龄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1.6%),术后随访1~5年,2年局部复发率为4.0%,3年生存率为93.6%,5年生存率为85.4%.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15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对照组)66例和TME组(观察组)84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TME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低、患者生存时间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侧方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善  刘超 《消化外科》2006,5(5):306-307
目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观念已由单纯手术根治转变为根治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兼顾。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3/4,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不允许做更广泛的切除,再加上血循环及淋巴引流特点,如何施行肿瘤的整块切除和保留患者排便、排尿及性功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侧方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观念已由单纯手术根治转变为根治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兼顾。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3/4,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不允许做更广泛的切除,再加上血循环及淋巴引流特点,如何施行肿瘤的整块切除和保留患者排便、排尿及性功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回顾直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Tian W  Li R  Chen L  Xiao XP  Y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5):911-9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直肠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联合应用超声刀循盆筋膜壁层和脏层的间隙行锐性游离全直肠系膜,切除一个不间断的直肠整体标本,并对全组病例随访2年余。结果 3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2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d。术后随访至今,38例患者均无腹部穿刺口种植,其中2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伴肝转移)。38例患者均无排尿困难,6例患者有性功能减退。结论 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既能有效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又具有微创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一组术中应用螺旋水刀进行分离盆腔;另一组不使用螺旋水刀而使用电刀及常规方法分离盆腔。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吻合口漏、住院天数、术后局部复发率、暂时性排泄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两组在术中所用时间、出血量、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天数、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螺旋水刀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离术野清晰、出血少、不易损伤自主神经,尤其对于降低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