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尘肺患者77例为尘肺组,其中矽肺组42例,煤工尘肺组35例,同期职业健康检查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3ml,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结果矽肺组和煤工尘肺组中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煤工尘肺组和矽肺组中CD8均高于对照组,矽肺组中CD4和CD4/CD8均低于煤工尘肺组;矽肺组中IgG和C3均高于对照组和煤工尘肺组;矽肺组和煤工尘肺组贰+叁期IgG和C3高于壹期尘肺组和对照组,壹期矽肺组IgG和C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体液免疫亢进,这对阐明尘肺的免疫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CWP)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9名CWP患者(煤工尘肺组)、36名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CWP的煤矿工人(井下接尘组)及32名非接尘井上健康工人(井上对照组)的血清IL-12和IFN-γ含量。结果煤工尘肺组IL-12水平[(74.0±16.5)pg/ml]明显高于井下接尘组[(25.1±3.6)pg/ml]和井上对照组[(19.8±2.8)pg/ml],组间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井上对照组比较,井下接尘组IL-12虽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煤工尘肺组、井下接尘组和井上对照组IFN-γ水平无明显改变。Ⅰ期CWP并发肺气肿和Ⅱ期CWP并发肺气肿患者IL-12水平[(58.3±15.6)pg/ml和(62.8±30.9)pg/ml]均高于单纯Ⅰ期和Ⅱ期[(22.9±2.9)pg/ml和(30.2±4.3)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期患者血清IL-12水平高于Ⅰ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Ⅱ期和Ⅰ期并发肺气肿患者IFN-γ水平[(13.3±2.3)pg/ml和(21.5±2.8)pg/ml]均低于Ⅰ期[(49.7±7.5)pg/m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煤工尘肺组IL-12和IFN-γ无明显相关性(r=-0.083,P=0.579)。结论IL-12和IFN-γ参与CWP发展过程,与CWP发生和发展均有密切关系。检测IL-12和IFN-γ可能对CWP早期预防及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与T淋巴细胞及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BAS(Biotin-Avidin system,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组织化学法检测煤工尘肺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O4和CD8),FAA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etrophotometry)法检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u、Zn、Fe和Mg含量。结果各期煤工尘肺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相比较CD3的水平下降显著(P〈0.01);早期(Ⅰ期、Ⅱ期)煤工尘肺患者CD4反应性增加(P〈0.01);各期煤工尘肺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较CDR的水平上升显著(P〈0.01);CD4/CDR的水平均下降(P〈0.01)。煤工尘肺患者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外周血清Cu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u/Zn比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力下降,并伴有免疫调节紊乱,与微量元素Cu、Zn的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85例煤工尘肺患者(煤工尘肺组)作为观察对象,并以46例井下非尘肺工人(井下对照组)及40例井上非尘肺工人(井上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并分析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结果 与井上对照组及井下对照组比较,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较差及正常的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抵抗素、瘦素水平明显低于井上对照和井下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和瘦素均与BMI呈正相关关系(r=43、r=47,P《0.01).结论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瘦素水平下降,BMI较差时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3DCRT)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0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的患者进行了3DCRT。选择同期单纯放射治疗的30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为未手术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4 /CD8 进行了定量检测,评价免疫功能。结果3DCRT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4、CD3、CD8、CD4 /CD8 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放射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3DCRT煤工尘肺合并肺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反应机体免疫功能无下降,是一种治疗煤工尘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手段。但尚须作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对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茶多酚制剂用于治疗煤工尘肺后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纯Ⅰ、Ⅱ期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茶多酚(0.4 g和0.8g)口服,第3组给予维生素C(0.4 g)口服,用BAS组织化学法检测服药(6个月)前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经茶多酚治疗后,第1、2组细胞分化抗原3(cell differential antigen 3,CD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3组CD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茶多酚制剂治疗煤工尘肺患者能够提高其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的数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煤工尘肺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泡利酚制剂用于治疗煤工尘肺后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纯Ⅰ、Ⅱ期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泡利酚口服,第3组给予维生素C口服,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服药前后(6个月)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经泡利酚治疗后,第1、2组CD3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第3组CD3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泡利酚制剂治疗煤工尘肺患者能够提高外周血全T淋巴细胞的数量,且无明显毒性不良反应,对煤工尘肺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107例尘肺患者,其中石棉肺47例、矽肺45例、电焊工尘肺15例,单纯尘肺无并发症者53例,并发感染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者41例,并发COPD者30例(其中伴感染19例)。以同期4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尘肺组外周血中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诱导T细胞及CD3-CD16+CD56+NK三类细胞百分数均降低(P0.05);三种不同类型尘肺之间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并发感染者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并发COPD组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提示尘肺患者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明显,并发肺部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并发COPD者免疫功能损伤严重。因此,对尘肺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对阐明尘肺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和FasL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2例矽肺患者(矽肺组)、57例煤工尘肺患者(煤工尘肺组)、46例井下健康工人(井下对照组)及40例井上健康人(井上对照组)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结果分别与井上对照组、井下对照组比较,矽肺和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井下对照组sFas、sFasL均明显高于井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矽肺组比较,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FasL水平虽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煤工尘肺组与单纯Ⅰ期比较,Ⅰ期并发肺气肿、单纯Ⅱ+Ⅲ期患者血清sFas水平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FasL水平按尘肺相关指标分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不同接尘时间比较,矽肺和煤工坐肺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均无明显改变。sFas、sFasL在矽肺中无相关性,而在煤工尘肺中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矽肺和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异常,sFas和sFasL与尘肺发牛发展过程有关,sFas水平的变化可能预示着尘肺病情的发展变化,检测sFas对鉴别矽肺和煤工尘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肿瘤患者及同期来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ESAT-6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每106个细胞的SFU为84.4±18.1;而CFP-10刺激为54.2±10.8。50例活动性结核病样本中,36例(72.0%)对ESAT-6和CFP-10有反应,14例(28.0%)仅对1种肽有反应。CD4+Th1细胞和CD8+CTL分泌的TNF-α、IFN-γ和IL-2三种细胞因子特征类似。活动性结核病组CD4+Th1细胞分泌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结核病组CD8+CTL分泌的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2、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CD4+Th1和CD8+CTL)分泌的IFN-γ+TNF-α+IL-2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肺部感染/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监测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86例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3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54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7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实验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肘正中静脉血4mL,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0.0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降低最多,CD8+升高最明显,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IL-4、IL-10、TNF-α明显升高,IFN-γ明显降低(P<0.0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IL-4、IL-10、TNF-α升高最多,IFN-γ降低最明显,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IL-4、IL-10、TNF-α、IFN-γ细胞因子的检测,对判断肺结核患者病情变化和结核活动情况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确诊嗜血细胞综合征为HPS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发热住院非HPS患儿30例,健康组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比较3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3组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7、291.49,P<0.01)。HPS不同病程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4.14,P<0.05);3组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36、10.23,P<0.01);HPS不同病程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8、7.03,P<0.01);HPS与IFN-γ和IL-2水平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66,P<0.01),而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亦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4、-0.57,P<0.01)。结论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联合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联合阿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辅助T淋巴细胞(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FN-γ/IL-4的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复发频率、皮损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的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FN-γ、IFN-γ/IL-4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低于对照组,IFN-γ、I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复发频率、皮损愈合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联合阿昔洛韦能提高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疗效,并显著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检测64例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全肺灌洗术后煤工尘肺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升高,CD8降低;IgA、IgM有降低趋势,IgG明显降低。矽肺患者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CD3无明显差异;IgA、IgG、IgM有降低趋势,C3明显升高。提示全肺灌洗术后尘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增加,体液免疫功能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雷帕霉素(Rapa)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用不同浓度的Rapa与T淋巴细胞作用。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FCM检测T淋巴细胞CD152+和CD28+的表达,RT-PCR测定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apa可明显抑制健康人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对健康人的CD3+CD152+细胞以及CD3+CD28+细胞无显著影响,Rapa可抑制健康人T淋巴细胞IFN-γ和IL-10 mRNA表达(P〈0.05),并且随着Rapa浓度增加其免疫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 Rapa对健康人T淋巴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的mRNA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核病鼠T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DP)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3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结核病组,饲养6周后取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8~+及(DP)T细胞内表达IFN-γ、IL-2的阳性细胞计数和各自占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表达IFN-γ的CD4~+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1.83±0.59)高于对照组(t=1.0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IL-2的CD4~+T细胞、CD4~+CD8~+(DP)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2.13±0.93,t=0.06±0.04)低于对照组(t=2.86±1.78,t=0.26±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鼠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升高;结核病鼠CD4~+、DPT细胞表达IL-2的水平降低;结核病进展期早期T细胞亚群表达IFN-γ与IL-2呈矛盾现象,提示该阶段虽然保护性免疫已经启动,但仍为非特异性免疫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检测64例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全肺灌洗术后煤工尘肺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升高,CD8降低;IgA、IgM有降低趋势,IgG明显降低.矽肺患者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CD3无明显差异;IgA、IgG、IgM有降低趋势,C3明显升高.提示全肺灌洗术后尘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增加,体液免疫功能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周围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与CD4+、CD8+T细胞在煤工尘肺(CWP)壹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3例CWP壹期患者(CWP组)、45例具有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及48例井上健康检查人员(正常对照组)周围血CD4+ CD25+ Treg及其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 与接尘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CWP组CD4+ CD25+ Treg、CD4+T细胞水平及CD4+CD25 +/CD4+、CD4+ CD25 +/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8+T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0.05),但接尘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吸烟患者CD4+ CD25+ Treg水平和CD4+ CD25 +/CD4+比值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WP组CD4+ CD25+ Treg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 =0.627,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362,P<0.01),CD4+T细胞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CWP壹期患者周围血CD4+ CD25+ Treg表达增加,可能影响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布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吸烟可加重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57例AIH患者(AIH组)的临床资料, 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 根据线粒体染色数值匹配内置算法判定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Ig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患者发生Th细胞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H组ALT、AST、IgG、ANA滴度阳性率、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淋巴计数、Th细胞线粒体损伤率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8.90 ± 37.61)U/L比(30.96 ± 14.37)U/L、(102.40 ± 36.51)U/L比(31.12 ± 14.06)U/L、(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