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阙穴拔罐调气作用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神阙穴调气的认识(1)从穴位命名来看 :神阙 ,首见于《内经》 ,在《素问·穴论》云“齐通脐 ,当脐之中 ,神阙穴也” ;《针灸甲乙经》称“脐中” ;在《针灸铜人》名“气合” ;《针灸大成》名“气舍” ,说明神阙穴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2 )从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来看 :神阙穴为生命之根 ,先天之结蒂 ,后天之气舍 ,介于中下焦之间与脾胃肾相邻 ,又是肾间动气所处 ,故神阙穴与诸经联系密切。《灵枢·营气》云 :“肝的支脉……是督脉也……络阴器 ,上过毛中 ,入脐中……” ;《灵枢·经筋》云 :“足太阴之筋……上腹结于脐” ,“手少阴之筋……循…  相似文献   

2.
<正> 讨论关于肝脏老化,《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衰”,老年之后,肝脏形态、重量有所改变。据《灵枢·天年》记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所谓“肝  相似文献   

3.
五脏均有气血,其病各有虚实,治法亦分补泻。惟独肝脏,很少提及气虚而用补益肝气之法。实则,肝气虚早在《内经》已有明论,如《灵枢·天年篇》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本神篇》又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这说明肝气虚是客观存在的,正如近世秦伯未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所指出的,“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所谓肝气、肝阳;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相似文献   

4.
《傅青主女科》月经病治肝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运文 《山西中医》1990,6(3):30-31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是中医妇科有价值的著作,其中月经病以治肝为主的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兹就笔者学习体会,分述如下。一、肝脾气虚,年老血崩,当补肝脾之气《女科·年老经水复行》曰:“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肝主藏血,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谓“体阴而用阳”。肝之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一种能力。肝之阴血,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的这种阴阳关系,与其他各脏阴阳关系一样,都是相互作用,阴阳互根。《灵枢·天年篇》谓:“五十岁肝气始衰”,  相似文献   

5.
“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若以痛为病,则为痛证。“通”是治疗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痛之与通,息息相关。兹就其相互关系及治痛常用之通法浅谈于下。一、不通则痛痛有虚实,有关痛的病因病理,中医学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历代医籍记述甚详。《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不通,故卒然而痛。”再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生于痰……”,《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  相似文献   

6.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认为和秦汉之人相比,上古人寿命要长得多。我们不妨就此提出问题:“上古”盖指何时?“上古”人之寿命是否较长?《内经》这种认识何由而生?试考之。 《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和《内经》成书年代相同之《韩非子·五蠹》对远古这种生活描绘更详,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民食果  相似文献   

7.
《灵枢·营卫生会篇》叙述了老年失眠的病因,认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清《冯氏锦囊·杂证·方脉不寐合参》认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明《证治要决·虚损门》有“高年人阳衰不寐”之论。可见,阴阳气血之  相似文献   

8.
近世医家张锡纯,学识渊博,笃于实践,其理论尊经而不落俗套,其临床注重实效,发前人所未发,创见颇多,其中尤以肝脏气阳不足的观点更是醒人耳目,启迪思路,兹就《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论述浅析如下。1.考生理病机,独创气阳不足肝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这里所说的“气”、一阳”即是肝脏的生理活动和功能。如《内经·天命篇第五十四》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内经·上古天真论第十一》中也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都说明了这一点。但反观历代医家,在凡叙及肝气、肝阳二词之时,都是…  相似文献   

9.
试论“健运阳明”是中年女性养生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中年养生是延缓衰老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医养生学认为 ,生长壮老死 ,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 ,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 ,是个多环节的生理过程。《灵枢·天年》曰 :“四十岁 ,五脏六腑十二经 ,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 ,荣华颓落 ,发颇斑白 ,平盛不摇 ,故好坐 ;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叶始薄 ,胆汗始灭 ,目始不明……”《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 :“年四十 ,阴气自半 ,起居衰矣。”从《内经》的论述可…  相似文献   

10.
<正> “食气”一词原出自《黄帝内经》一书,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如“精食气”,“壮火食气”,《素问·经脉别论》亦有“食气入胃”之说。对于“食气”一词的解释,在古代医籍中有几种说法:如《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言:“精承化养则食气,精若化生则不食气”又言:“气生壮火,故云壮火食气”。明·马元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言:“食气者,谷气也”,又言:“惟壮火能食人之气,此壮火之所以能散吾人之气也”。张景岳在《类经》中言:“壮火散气,故云食气”。清·恽铁樵言:“壮火盛极将衰之候,故气衰而食气”。这是自唐代以后一些医家的注解。归纳起来,对于“食气”的解释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释为精能饲养气,也作  相似文献   

11.
“肝生血气”之说始见于《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瓜,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有否定此说者,如丹波元简认为:“拣上文云,心其充在血脉;又云,肺者气之本;而又于肝云,以生血气,最可疑,宜依上文例,删此四字,从太素,补入色与味”《素问识》;但多数医家则旨定此说,如李念义认为“肝为血海,自应生血,肝主春升,亦应生气”(《内经知要》);马莳更说:“阴阳应象大论云: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  相似文献   

12.
急性咳嗽大都从风寒、风热、肺燥论治,其实,急性咳嗽也有从肾论冶。尤其对肾气已衰的老年人。《金匮要略心典》云:“人年五六十,精气衰矣,……。”《素问·咳论》云:“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为痛,甚则呕涎。”又说“……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另外,肾阳虚不能制阴,故痰咸,所以咳尿,痰咸是咳从肾治的辨证要点。兹举二例: 例1.余××,女,43岁。门  相似文献   

13.
沈宝藩教授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脑中风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峰 《陕西中医》1995,16(9):405-406
<正> 新疆中医学会副会长,新疆中医学院内科教授沈宝藩主任医师对祖国医学的理法方药造诣颇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特别对中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出“痰瘀同治”之法有独到之处。笔者跟师侍诊侧案,受益颇深,今将体会简述如下: 1 心脑血管病的发展与痰瘀切切相关沈师认为:人至老年,脏腑日衰,五脏俱虚,以致气血津液疏布失调而致痰瘀同病。《灵枢·天年》篇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  相似文献   

14.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症状 ,其病机古今医家论之各异 ,不拘于肺。《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由于肝肺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 ,古今医家特别重视从肝治咳。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 :“从来咳嗽十八般 ,只因邪气入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论肝咳有12例之多。秦伯未明确提出 :“治肺止咳 ,佐以调肝”。现将从肝治咳诸法浅述如下。1 肝肺生理相关  共司气机升降 :肝为风木之脏 ,位居下焦 ,阴中之阳脏 ,其气升发 ,为气之枢 ;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上焦 ,阳中之阴脏 ,其气肃降 ,为气之主。肝气之升而不…  相似文献   

15.
岳秀荣 《中医研究》2003,16(5):59-60
肝气虚、肝阳虚之证 ,临床时或见之。然而考历版高校本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类教材 ,于脏腑疾病诸证型中 ,未见有肝气虚、肝阳虚之证型。但求诸《内经》 ,则见肝气虚之论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 :“丈夫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灵枢天年篇》亦云 :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叶始薄 ,胆汁始减 ,目始不明。”后世医家亦间或有述及此二症者。如汉代张仲景所制当归四逆汤 ,吴茱萸汤 ,即是治肝阳虚之方。明代张景岳在《求证录·真阴论》中即论及肝阳虚之证 :“或拘挛痛痹者 ,以本脏之阳虚 ,不能荣筋也。”清代 ,王旭高有补肝阳之法 ,药用…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肝属下焦。然而,在临床论治肝病(定位)时,“肝属中焦”亦较为常见。笔者就此问题试引几句经文作一点探讨。《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指出了胃与肝在生理上的直接联系。王冰注:“胃散谷精之气入于肝”,虽释义无误,但未解惑;以后注家多从王氏。唯张志聪颇有见识,曰:“是营卫气血,皆水谷之所资生,而水谷入胃,各有淫散输转之道,故又必先知经脉生始之原”。究其经脉生始之原,《灵枢·经脉》云:“肝足厥  相似文献   

17.
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枢纽,但其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取决于肝升发和肺肃降的调节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临床以升降理论指导肝胃疾病的临床实践,诸如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行气化瘀、升举阳气、化湿利水等法均离不开升降法则的应用。 1 条达气机,调节情志 肝气升发,协调人的情志活动,使人体气机调畅,精神愉快。《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  相似文献   

18.
吴丽君 《光明中医》2005,20(3):14-15
冠心病是动脉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类型 ,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之范畴。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均将劳累、情绪激动 (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 )、饱食、受寒等视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诱因。针对其发病诱因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中医临床护理 ,“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现将个人粗浅认识述之如下。1 发病诱因与中医基础理论1 1 劳累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之后脏气渐衰 ,气血阴阳逐渐不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始衰矣 ,……”《素问·举痛论》 :“劳则气耗”。中医认为劳累 ,耗伤心气 ,…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20.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可见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为须发早白。笔者从方剂学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唐代以后各主要方书及其临床著作中,筛选出明确治疗须发早白的方剂共27首,分析其用药频度和配伍规律,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讨论其抗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