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15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骨髓或外周血培养细胞的染色体观察。15例中1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为继发性红细胞增生症。在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11例Ph~1染色体为阳性(阳性率平均为72.3%),1例为Ph~1阴性;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期分裂细胞具Ph~1染色体者分别占1/4及1/5,其中1例还发现微小体;1例继发性红细胞增生症患者,70%的骨髓中期分裂细胞为Ph~1染色体阳性,并发现染色体碎裂细胞。  相似文献   

2.
对76例血液病患者和6例正常人骨髓涂片在光镜下观察,以研究人骨髓巨核细胞内出现其他血细胞的现象,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正常人6例,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各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多发性骨髓瘤、脾功能亢进症各3例,过敏性紫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各2例,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各1例,急性感染8例。1.2观察方法骨髓徐片用瑞士一姬姆萨染色,先用低倍镜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3.
233例贫血待查患者骨髓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 2 3 3例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的诊断。方法 对 2 3 3例贫血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97例 ,占 41.6% ;增生性贫血 48例 ,占 2 0 .6% ;慢性溶血性贫血 19例 ,占 8.2 0 % ;感染性贫血 18例 ,占 7.7%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MDS2 0例 ,占 8.6% ;骨髓瘤及各类型白血病 14例 ,占 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3例 ,占 1.3 0 % ;正常骨髓象 14例 ,占 6%。结论 骨髓检查是诊断原因不明贫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以骨髓转移癌为首发表现的2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骨痛为最常见症状;常见的血象异常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出现幼红、幼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可异常升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找到数量不等的癌细胞团和(或)单个散落的癌细胞,多见于片尾及边缘。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非整倍体检出率高,每例细胞染色体数目差异大,同时伴有结构异常。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在以骨髓转移癌为首发表现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发热、出血及骨痛,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及肿瘤标志物升高等,应考虑骨髓转移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后骨髓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R显带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服用格列卫前后骨髓标本中Ph 染色体和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 用药后9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7例分别在用药3~24个月后染色体检查为Ph染色体阴性,1例用药1个月后其Ph染色体仍为阳性,后失访;1例用药2个月后 Ph染色体阳性率为30%;1例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6个月后其Ph染色体阳性率为70%;1例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12个月后Ph染色体阳性率为60%.服用格列卫的CML病人Ph染色体转阴后仍能检测到bcr/abl基因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77、5.13,P<0.01),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格列卫能有效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并且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顾庆生 《河北医学》2001,7(6):546-547
笔者在 1995年至 1999年 ,在内科门诊共进行了1346例骨髓穿刺 ,除 2 4例干抽或血稀外 ,132 2例穿刺顺利并获得满意骨髓标本 ;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般资料 :1346例中男性 58l例 ,女性 76 5例 ,男 :女为 1:1.3,年龄最大的 85岁 ,最小的 14岁 ,平均年龄4 8岁 ,其中 18~ 50岁的 978例。穿刺部位 ,1346例中髂前上棘 871例 ,髂后上棘 4 6 4例 ,胸骨 119例。骨髓检查确诊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2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8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73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1例 ,恶性组织细胞病 9例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52例 ,双重贫血 5…  相似文献   

7.
严重粒细胞减少症常合并各种严重感染,使肿瘤患者化疗、放疗不能继续进行,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我们应用格拉诺赛持(G-CSF)治疗严重粒细胞减少症30例报告如下。1观察对象及方法1996-07~1997-O7经骨穿诊断为急性白血病10例次,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病3例次,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7例次。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ljS)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4例。经病理诊断恶性肿瘤11例,其中肺癌5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2例,间皮瘤、脑瘤各1例。随机取30例批应病例为对照组。病例均无明显心肺肝肾等功能严重障碍。观察方…  相似文献   

8.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是指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性坏死,其原发病见于某些血液病,转移癌等,预后不良。本文就1978~1990年5月进行1853例骨髓涂片镜检中有8例骨髓坏死,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中男5、女3,年龄2~45岁。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2例,骨髓转移癌2例;均在明确骨髓坏死后短期内死亡或自动出院。临床表现主要与原发病有关,但全身持续性剧烈骨痛较明显,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受累部位有明显的压痛;伴发热37.6℃~40.0℃;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出血。血徐片有6例白血病均可见到原始及幼稚细胞。各病例经髂骨穿刺1~4次,多为干抽,仅抽出少许“脓性”骨髓液,镜检特点是坏死,细胞结构模糊不清,胞膜破裂,浆溶解,核退变,细胞间满布片状及颗粒状嗜酸性、无结构物质,尚见少许散在完整细胞。  相似文献   

9.
红白血病系急性或慢性骨髓增生综合症,在儿童中较罕见.我院自1973~1979年共见5例,其中女2例,男3例;年龄分别为1岁1个月1例,4个月1例,8个月3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1)进行性贫血、出血: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贫血,重度4例,极重度1例.血红蛋白为3.5~6.4克%,红细胞为74万~198万/立方毫米,网织红细胞高达8.4%或低至0.5%.皮肤或粘膜出血者3例,血小板为3.7万~8.6万/立方毫米.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两年选用本院自拟方“芪术口服液”治疗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病例共 3 6例次 ,观察其造血恢复时间及出血的发生率 ,有显著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 0例均为本院血液科住院病人 ,经外周血、骨髓象及组化染色确诊 ,诊断标准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观察病例均为临床缓解期 ,巩固化疗者。按入院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6例 ,男8例 ,女 8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 42岁。病程 2个月~ 3年 ,平均 1 6个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7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 2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4例绿色瘤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研究,发现具一致性畸变。4例患者,年龄3~9岁,男、女各2人,均具有眼球突出症状,血象及骨髓象按白血病分类标准均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型),生存期8~90天,与文献报道预后恶劣相符。对他们骨髓细胞染色体均取用胸腺嘧啶核苷/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同步化技术。染色体标本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染色体核型改变。方法: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以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本组135例,急性白血病(AL)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各为11例,41例及1例,有核型异常者各为5例、25例及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6例,除4例经干扰素治疗核型转正常外,余22例均有ph′染色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5例,仅有1例核型异常;多发性骨髓瘤(MM)13例,3例有核型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9例,仅1例核型为46XY,20q^-;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骨髓增殖性疾病(MPD)9例,淋巴瘤(NHL)12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例,核型均正常,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分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 128例染色体核型。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8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液样本经培养后,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急变期积极治疗者随访6个月,以6个月内患者死亡或6个月为随访截止。结果 12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包含pH阳性者115例(89.84%),pH染色体阴性者13例(10.16%);而pH阳性者中,变异型8例(6.96%),染色体核型演变者25例(21.74%),包括急变期20例(68.97%)、慢性期4例(4.17%)及加速期1例(33.33%);急变期29例中积极化疗者10例,完全缓解者4例,治疗无效者5例(均染色体复杂异常),治疗后6个月内死亡1例。结论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型对判断白血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附加染色体的复杂程度越高,提示该患者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择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缺铁性贫血7例和正常骨髓4例进行骨髓细胞长期培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从贴壁层细胞生长看:(a)正常和缺铁性贫血分别于3~4周、4~5周出现完全融合;慢粒不出现完全融合;真红和急非淋部分病例完全融合。(b)各病种均可看到较大巨噬细胞和多角扁平细胞,数量和胞浆内容不相同。(c)电镜观察: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36例临床上以其它疾病表现形式的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溶血性贫血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贫血伴白细胞减少4例、贫血伴血小板减少3例、贫血伴严重消化道症状5例、红白血病1例、白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检出患慢性消化道疾病28例,偏食、素食10例。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白血病等血液病相鉴别。其发生与存在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预防应调整饮食结构,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16.
用间接免疫酶标法检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的运铁蛋白受体(TR)。47例患者中43例阳性,4例阴性;而48例正常血象者及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的TR均为阴性。表明白血病细胞表面TR增加。用此法检测2例白血病及5例正常骨髓片TR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与形态检查幼稚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基本相符,而1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及1例急淋骨髓片TR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提示白血病细胞TR表达可能较早于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终末期可发生急性变,急变的类型多种多样,急变为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者极为罕见。我们最近遇到一例急变为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病例,并进行了血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现报告此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1岁,已婚,农民,1986年5月21日入院,患者1984年3月曾以左上腹痛伴包块3个月,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经靛玉红及马利兰化疗4个月,缓解出院。近一个月来,自觉脾逐渐肿大,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4年10月至1989年4月,进行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3例并发高血压脑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8例,女1例,年龄2~13岁,重症β地中海贫血4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接受胎肝细胞悬液移植3例,自体骨髓  相似文献   

19.
沈孛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17-618
将我院自 1 992年已来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 0 0例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 ,同时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讨论。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 992年 8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1 0 0例 ,其中男 62例 ,女 3 8例 ,年龄 7~ 62岁。临床经骨髓穿刺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的病例 95例 ,其中慢性期 75例 ,加速期和急变期 2 0例 ,5例疑为 CML 要求检测染色体加以明确 ,共 1 0 0例进行染色体分析。诊断标准依据 1 989年贵阳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确定标准。2 染色体标本收集 取骨髓 2 ml或外周血3 ml(幼稚…  相似文献   

20.
红白血病是较为少见的以红细胞系列和粒细胞系列同时增生的白血病。自从19(?)7年意大利Di Gugliclmo报道1例以来,国外陆续有百余例的报告。国内截至1965年有89例,以后有为数不多的报道。本文就我院从1980年7月~1983年12月收治9例红白血病患者,其中1例红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红单白血病、1例红白血病并发血红蛋白H病,现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