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课堂教学理论抽象,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学等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中药知识的入门课程。解决《药用植物学》知识点多、散乱,难以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教与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学生不断更新学习观念的基础上,不但要掌握知识点,理清课程内、课程间的"线",还要学会构建《药用植物学》知识体系,并学习本门课程自身应该具备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笔者将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药用植物学理论课教学中,依据案例教学法的要求,结合药用植物学课程特点,从教学案例的设置原则、案例的分类、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展示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互动显微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校园及野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实践技能的提高等。将多种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药用植物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为建立《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完成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十年磨一剑"我师从王冰教授,硕士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10年了,2009年我校的药用植物学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我本人对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有了进一步深刻的体会,为了精品课的后续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职药剂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符合行业要求,满足岗位需求。为了使药剂专业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在今后的医药相关行业中更具有竞争力,根据近年来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结合药用植物学目前国内的教学发展概况,对《药用植物学》课程值得商榷的地方及改进措施提出建议,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及其相关专业均开设了药用植物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中药相关领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显微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药用植物教学特别是显微结构部分仍然大多采用黑白简图的教学模式,已然大大滞后于现代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为此,改善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学作为中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搞好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1].但是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特殊,其教学内容由理论、实验和野外实习3部分所组成,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含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大部分是传统的、零散而需要识记的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适应这种繁杂知识体系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将各章节知识精心加以组织,化繁为简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较为圆满地完成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任务[2-4].  相似文献   

9.
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习者的关注与推崇。为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药用植物学》课程。通过为期8周的学习与考试,慕课学习者能熟悉该课程的架构组成,了解新型的师生互动、测验考试以及教学评价等学习模式,同时可激发该课程任课教师思考《药用植物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方向,开展探究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好前期铺垫。  相似文献   

10.
课程师资队伍的学缘、年龄结构变化,给专业、学科方向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与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与后续课程的开设具有密切联系。文章以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课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浅析近年师资队伍发展现状与教师队伍培养措施,为《药用植物学》及其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用植物学>的课程建设通过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虚拟药用植物园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实施后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虚拟药用植物园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2级药学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比较分析两组考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Z=3.284,P=0.01).结论 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使用虚拟药用植物园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便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各个不同生长时期的特征,有利于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是学生从事中药材人工种植、引种驯化、田间管理、生产加工的必备知识。本文从思想和认知角度分析学生对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并探讨思政教育融入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产生的积极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可和信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精神的追求;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中药资源学专业本科主修课程之一。针对药用植物栽培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等课程特点,以及中医药类院校学生相关背景知识欠缺等问题,阐述了教学体会,提出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练好内功,注重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课堂讲授技巧,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融合、自主学习、导师制等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中专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教学难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4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码技术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复杂,且在开放的野外教学环境里组织教学难度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码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药用植物资源学课堂教学改革,首次引入PBL教学法,整合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特点、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色小规模"教育理念及药用植物资源学专业特色,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PBL模式的药用植物资源学教学新模式,并对该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和教学效果展示.实践证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知识点繁杂,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同时理论性、直观性又很强,在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性术语就达100多个,常见的科属分类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识别的内容更是复杂,更需要及时的、直观的交流讨论方式。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笔者将智能手机充分利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技术规范化操作、植物照片拍摄、互动交流、资料查找等。通过实践考核结果的比较,确定这种尝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药学是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药用植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结合当前药学本科专业未设置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通过增加学时和药用植物学基础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中药用植物和药材辨识环节及综合性试验的设计等综合性改革方式,使学生通过《生药学》的学习夯实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基础,强化了综合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参考和借鉴的教学经验较少。文章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关于教材建设、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