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8)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高糖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NAS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测定大鼠血清ALT、AST、FFA含量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SCD-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肝组织NAS计分明显升高,SCD-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的NAS计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肝组织中SC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复方绞芪方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酶的活性,增加SCD-1的表达,减少脂质在肝脏聚集及相关的肝功能损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部中医药》2021,34(1)
目的:探讨决明子蒽醌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脂酸β氧化途径关键酶过氧化物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1(peroxidase acyl coenzyme A oxidase 1,ACOX1)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I(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0天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及决明子蒽醌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饮食8周成功构建NAFLD模型,给予相应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和肝脏,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肝脏病理学以及肝脏组织中ACOX1和CPT1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蒽醌苷3个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降低(P0.05),高剂量组低于阳性药物组(P0.05)。HE染色正常组大鼠肝脏细胞大小均一,分布均匀,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脂肪空泡和炎症反应,决明子蒽醌苷3个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均可以减少肝脏脂肪浸润。与正常组比较,ACOX1和CPT1A、模型组及决明子蒽醌苷3个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蒽醌苷3个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ACOX1和CPT1A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高于阳性药物组(P0.05)。结论:决明子蒽醌苷可以通过增加脂酸β氧化途径关键酶ACOX1和CPT1A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肝脏脂肪颗粒排出,最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胡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和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胡理中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饲以高脂饲料8周。8周后,每日以固定时间给予为期12周的相应药物灌胃(Irrigation,Ig),空白组与模型组蒸馏水灌胃,西药组予550 mg·kg-1·d-1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柴胡理中汤组予9 g·kg-1·d-1的柴胡理中汤灌胃。实验过程中观察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前禁食12 h,称取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抽取空腹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肝酶系、血脂;在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并对其脂肪变性程度评级。结果:西药组与柴胡理中汤组的大鼠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两组的体质量、肝指数、肝酶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也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脂肪变性,以柴胡理中汤组改善效果更佳。结论:柴胡理中汤能有效降低NAFLD大鼠肝酶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和肝组织病变,达到治疗大鼠NAFLD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养肝解郁颗粒对绝经后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代谢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去氧乙烯基环乙烯腹腔注射法来建立绝经期动物模型,通过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制备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模型,诱导建立绝经期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AST、ALT、TC、TG水平,计算肝系数,检测肝组织中TC、TG、MDA、SOD、FFA含量,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养肝解郁颗粒6.0、3.0、1.5 g/kg给药组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TC、TG含量、血清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为P <0.01或P <0.05);6.0、3.0 g/kg给药组大鼠血清ALT、肝组织匀浆中MDA、FFA含量、肝脏系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为P <0.01或P <0.05);1.5 g/k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为P <0.05);6.0 g/k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为P <0.05)。养肝解郁颗粒3个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养肝解郁颗粒可以调节绝经后大鼠非酒精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周后检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提取肝脏Kupffer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pffer细胞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合酶-1(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蓄积;血脂及Kupffer细胞SREBP-1c、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干预组Kupffer细胞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血脂及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疏肝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SREBP-1c/SCD-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发挥抗NAFLD作用。可推测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硒灵芝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血脂、炎性因子、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50 mg·kg-1)组和富硒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0.3,0.6,1.2 g·kg-1,ig)组,高脂高糖饮食12周复制NAFLD模型,相应治疗4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脏匀浆中SCD1和PPARα含量。结果:处理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有明显脂肪空泡,且伴有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3个治疗组脂肪颗粒明显减少。处理8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DL-C,LDL-C,IL-1α,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多糖3个组的HDL-C,LDL-C,IL-1α,IL-1β和TNF-α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无显著差异。处理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多糖3个组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多烯磷脂酰胆碱处理对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优于富硒灵芝多糖治疗组。结论:富硒灵芝多糖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SCD1和PPARα表达,效果虽弱于多烯磷脂酰胆碱,但也可较好的调节血脂和炎症。 相似文献
7.
红芪多糖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血清NO、NOS及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造成DM模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B),伊那普利治疗组(C),HPS高(D)、低(E)剂量治疗组,另取等量同种鼠为正常对照组(A)。C、D、E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A、B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并于第2、第8周测定各组动物血糖及NO、NOS、SOD、MDA的水平。结果:D、E组大鼠血糖较B组明显降低,NO、NOS早期升高和8周时下降趋势不明显,SOD活性增强,MDA升高不明显;HPS对DM的作用与C组相当,并呈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热量饲料加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分别予二甲双胍及HPS进行干预,测定干预后血糖(FPG)、血清胰岛素(Ins)、C肽(CP)、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HPS可降低高热量饲料加STZ所致T2DM大鼠FPG,增加ISI,降低Ins及CP分泌,抑制FFA的产生。结论HPS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减轻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桑叶对L-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大鼠脂代谢作用的机制。方法:乳鼠连续7 d皮下注射4 g·kg-1·d-1L-谷氨酸钠,断乳后高脂喂养,复制MSG肥胖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5 mg·kg-1·d-1),非诺贝特组(100 mg·kg-1·d-1),桑叶总多糖高、低剂量组(625,312.5 mg·kg-1·d-1),总黄酮高、低剂量组(80,40 mg·kg-1·d-1),总生物碱高、低剂量组(5 000,2 500 mg·kg-1·d-1)共9组;另取正常组大鼠8只,雌雄各半,每日上午ig给药。连续给药8周后,分别检测MSG大鼠血清、肝脏和骨骼肌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和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和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X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肝脏以及肌肉中脂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和骨骼肌中PPARα,CPTⅠ和ACOX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对MSG大鼠血清、肝脏和骨骼肌中TC和TG含量有一定调节作用(P0.01,P0.05);另外对血清中游离脂肪酸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桑叶提取物对MSG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PPARα,CPTⅠ和ACOX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有上调作用(P0.01,P0.05)。结论:桑叶可以通过激活PPARα受体,调节脂肪酸氧化过程来达到改善MSG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枳葛口服液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酒精灌胃加普通饲料造模酒精性肝病大鼠,干预组酒精灌胃同时给予不同剂量枳葛口服液,对照组酒精灌胃同时给予解酒灵口服液。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ALT、AST、TC、TG及肝组织TC、TG含量。结果:相比正常组,除高剂量组外各组肝脏指数、血清ALT、AST、TC、TG及肝组织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1或0.05),其中模型组和低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 < 0.01)。相比模型组,以上检测指标在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均有所下降,且下降趋势均相同, 即枳葛口服液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 < 0.01),其次是中剂量组及对照组(P < 0.05),低剂量组降低最不显著。相比对照组,各指标仅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一定剂量枳葛口服液可通过改善脂代谢紊乱而抑制或降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造型组(模型组)、东宝肝泰(阳性药)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观察肝组织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FBG、FINS的含量或活性,促进PGC-1α和PEPCK 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肝组织的脂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之所以具有治疗NAFLD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调控PGC-1α和PEPCK mRNA表达,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水平,纠正脂类物质代谢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米蜂胶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法,观察不同剂量纳米蜂胶对高脂血症大鼠体重、肝重、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及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影响。结果纳米蜂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肝重及HDL-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各剂量组纳米蜂胶均可显著提高LPL、HL的活力(P<0.01,P<0.05),中、高剂量纳米蜂胶可显著降低血清TC值和显著提高LCAT活力(P<0.05,P<0.01),高剂量组纳米蜂胶可使LDL-C含量、肝指数和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下降(P<0.05)。结论纳米蜂胶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能与提高血酯蛋白相关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探讨二仙汤对大鼠去卵巢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组、雌激素(E)组及二仙汤(EXD)组。E组、EXD组分别以1.8×10-4 g·kg-1剂量戊酸雌二醇药液、9 g·kg-1剂量二仙汤进行灌胃,余下两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次/d,持续16周。1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及血脂四项水平,提取大鼠粪便DNA,给予16S rRNA基因测序并分析结果。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VX组比较,E组与EXD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Alpha多样性显示,去卵巢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变化。Beta多样性显示,4组菌群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二仙汤干预可以改善去卵巢后肠道菌群变化。利用LEfSe分析4组差异菌群,Sham组与OVX组有3个差异菌门、18个差异菌属,OVX组与E组有1个差异菌门、12个差异菌属,OVX组与EXD组有3个差异菌门、5个差异菌属。雌激素干预可以使OVX组瘤胃球菌1(Ruminococcus 1)、厌氧弧菌(Anaerovibrio)、苏黎世杆菌(Turicibacter)3种菌属变化趋势逆转恢复;二仙汤干预可以使OVX组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2种菌门变化趋势逆转恢复,普雷沃氏菌9(Prevotella 9)、瘤胃球菌科UCG-014属(Ruminococcaceae UCG-014)、瘤胃球菌1(Ruminococcus 1)、纺锤链杆属(Fusicatenibacter)4种菌属变化趋势逆转恢复。结论 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二仙汤可以改善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润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及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建立大鼠T2DM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清润方大、中、小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干预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4项、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血糖升高、体质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润方中、大剂量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P〈0.05),清润方中、小剂量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P〈0.05);清润方中剂量组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结论清润方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改善CHO、LDL-C、HDL-C代谢紊乱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绞股蓝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绞股蓝皂苷(Five leaf Gynostemma Herb Saponin,FGH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脂肪乳剂的配方制备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应用绞股蓝皂苷20mg/kg、36mg/kg、65mg/kg、117mg/kg和210mg/kg五个不同剂量组,观察大鼠血脂代谢的变化。结果绞股蓝皂苷可明显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以及显著抑制肝体重比,同时绞股蓝皂苷210mg/kg剂量组将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从125.50U/L±25.81U/L降至89.25U/L±28.41U/L,并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下调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可以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纠正肝脏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纠正实验性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松果菊苷(ECH)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剂量组、ECH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并给予相应药物,7d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术后24h断头取脑,制备脑匀浆,用生化方法检测GSH、MDA及SOD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CH高剂量组、ECH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脑组织中SOD和GSH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CH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