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粳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今天,世界人民都把品尝中国豆腐菜看作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不错,中国的豆腐--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宗教,人人皆可享用.这白白嫩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价廉物美的豆腐,也吃出一个"豆腐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豆腐是中国人发明的,有着上千年的食用历史,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豆腐被称为"中国奶酪"。德国《明星》周刊等媒体曾把豆腐评为"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肴"。德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还将豆腐列为"具有减少冠心病风险等功效的健康食物"。《法兰克福汇报》甚至预言:"未来十年,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德国汽车,而是中国豆腐。"  相似文献   

3.
亦杂侃豆腐     
“纯白如玉,细若凝脂。”这两句溢美之词所形容的,不是哪一位绝世美人,而是人们常吃的豆腐。 不久前,有美国人预言:“未来十年,全球最成功、最畅销的商品不是汽车、电视、录音机……而是中国豆腐。”的确,豆腐是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的。我国制作豆腐的时间最早,手艺最精。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二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众的美食——豆腐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赏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和发展而开始风靡世界各地。美国《经济展望》宣布:“未来10年,最成功而又最有市场潜力的并不是汽车、电视机与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美国人求瘦心切的日益增多,开始大吃豆腐,并出现了不少制豆腐公司。在德国,许多人已习惯烹制中国风味的  相似文献   

5.
豆腐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是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豆腐的食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不少地方开始出现豆腐热,最疾迷的是日本。日本天明二年(公元1782年),大板出版了一部名为《豆腐百珍》的专门食谱,介绍有100多种豆腐的不同烹饪法,三年后,再出版《豆腐百珍继篇》增添了138种豆腐食谱。然后,尚有不少新出食经书籍都载有创新豆腐制法,花样千变万化。种类无奇不有,竟能构思出如此繁多的异品,连始创的中国也自愧不如。《豆腐百珍》说得上是一部高度专业的豆腐食经,书内将各种豆腐品种归纳为6级,分…  相似文献   

6.
都说中国人很有智慧,在吃的方面也不遑多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豆腐的发明。豆腐是我国传统豆制食品,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炼丹的时候,偶然问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时至今日,豆腐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7.
王云 《健康》2004,(10):42-43
豆腐源自中国有一个传说,古时有位公主生了一种怪病,见了饭菜就讨厌,什么都不想吃。皇帝布告天下:若有人能让公主进食,就招其为附马。许多厨师献上佳肴,却不能打动公主。这时,一位青年烧了一盘豆腐送进宫中。公主见了这白色的豆腐,一下就吃光了。皇帝如约将公主嫁给了青年,人称“豆腐驸马”。原来公主得的是厌食症,是由于宫中御膳油腻过多造成的。豆腐清淡素净,令公主胃口大开。豆腐是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食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豆腐古称菽乳、豆乳、脂酥、没骨肉、鬼食等。每年的9月15日为“国际豆腐节”。营养价值高豆腐是一种用大豆…  相似文献   

8.
《中国健康月刊》2010,29(7):82-82
豆腐是适合男女老少的最家常的养生食物,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  相似文献   

9.
豆腐在中国,时不论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老幼,人人都爱吃它。各种菜系,酸甜麻辣,口味不同,豆腐都能唱“主角”或当“配角”,可见豆腐的平凡与魅力所在。 在著名的地方菜肴中,几乎都有豆腐菜。如广东菜中有蚝油豆腐、太史豆腐等十几种,四川菜中有麻婆豆腐、酸辣豆腐、家常豆腐等,北京菜中有冬菇豆腐、什锦豆腐等,还有上海的龙眼虾仁豆腐、山东的锅贴豆腐与三鲜豆腐、苏州的三虾豆腐、杭州的八宝豆腐与东坡豆腐、湖南土家族的土司豆腐、湖北的武汉抓豆腐、广西的山斑鱼豆腐、贵州的雷家豆腐丸等等,以及其他地区的香莲豆腐、菊花豆腐、七巧豆腐、蜂窝豆腐等。其中别具特色的“豆腐圆”,是广西名菜。  相似文献   

10.
豆腐的膳食文化由其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观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延伸出从烹饪、品尝到文学诗歌等丰寓多彩的豆腐膳食文化。为弘扬中国豆腐文化,2007年9月15日在豆腐发源地安徽淮南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市从1992年起,已经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1.
豆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爱吃且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也是最富于变化的佳肴。它作为食药兼备的佳品,具有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据测定,一般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40毫克~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高的,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动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因此,常吃豆腐可以保护肝脏、促进机体代谢、增加免疫力并且有解毒作用。下面介绍六款豆腐佳肴。金黄贡丸主料:豆腐、面包屑、面粉、干淀粉、鸡蛋。配料:酱油、精盐、味精、番茄酱、葱姜末、油。制作:1.将豆腐放砧板上…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国人一直为豆腐的发明而自豪。谁不知道,南豆腐用石膏,北豆腐用卤水,做豆腐还相当要经验呢。上等的豆腐,清淡微苦,豆香浓郁,软而不散,营养丰富。谁要说豆腐不是中国的技术,豆腐不是中国的最好,老百姓肯定跟他急。  相似文献   

13.
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的优秀代表之一,本文对豆腐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进行了总结,即豆腐的营养价值不亚贵于牛奶,且豆腐还有减肥、预防癌症、预防更年期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话说豆腐     
众所周知,豆腐的故乡在中国。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食品,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高祖刘邦儿子淮南王刘安。”另据日本学者所作《豆腐考》的考证,最早关于豆腐的记载,出自宋初陶毂的《清异录》。当时豆腐是一种粗制食品,明代以后各种精制的制  相似文献   

15.
殳俏 《家庭保健》2013,(11):68-68
中国人心目中,说到软,第一总会想到豆腐。但其实豆腐是有筋骨的吃食,无论是老豆腐、嫩豆腐、冻豆腐、油豆腐,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豆腐优劣的标准就是,在火力作用下,无论是蒸还是煮,看这豆腐容不容易散。好的豆腐,虽外表看着柔弱,却久烹不泻。差劲的豆腐,生时看着样子还坚挺,一上灶台,便现了本相,散成屑,碎成渣,一脸的糊塌样。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觉得吃青菜豆腐汤最清爽,比山珍海味来得更舒服。 豆腐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也是营养比较丰富的辅食。但究竟怎么吃才富有营养,一直存在争议。过去认为豆腐不能与含鞣酸的菠菜同食,那样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推而广之,豆腐不能与含鞣酸的一切蔬菜同食。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实际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为豆腐中所含的钙质远大于黄豆中的含量,这主要来自于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石膏等凝集剂。而且这种过多的石膏也是人体所不需要的,对一些有胃病的人也是有害的。最近,营养专家指出,豆腐单独吃并不科学,还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豆腐     
中国是豆腐的故乡。传说早在2000多年以前汉武帝刘邦之孙刘安,为长生不老,召集众多术士炼丹寻求长生的灵丹。术士刘金龙用黄豆与盐卤炼丹时,发明了一种白色、细腻的物质——豆腐。古往今来,中外众多的人仍喜食豆腐,全球性的“豆腐热”已经形成。全球人为何喜食豆腐呢? 一、洁白如玉营养丰。豆腐柔软细嫩,洁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富含钙、铁、磷、镁、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绿色牛奶”、“植物肉”等美称。营养学专家测定,与等量的瘦肉相比,豆腐所含蛋白质比瘦  相似文献   

18.
在历代众多的豆腐美肴中,最令人大开食欲的,莫过于富有传奇色彩的苏州历史名菜“什锦豆腐”。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国内外美食家的赞叹。 苏州“什锦豆腐”,始于清初。康熙皇帝第一次(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南巡来到苏州,品尝到苏州名厨张东琯首制的豆腐菜肴。他取用优质大豆制成的嫩豆腐,加以鸡肉末、熟火腿末,香蕈  相似文献   

19.
豆腐的故乡在中国。豆腐是我国劳动人民对饮食文化的贡献之一。豆腐为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所发明,《本草纲目》就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的记述。 豆腐洁白如脂,似乳,质嫩可口,营养丰富,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它不但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被誉为“东方龙脑”。  相似文献   

20.
雪心 《健康博览》2010,(2):57-57
良配1:鱼和豆腐一起吃最有利于补钙。 这个说法来自于维生素D和钙的配合。传统制作的豆腐是钙的好来源,但豆腐中没有维生素D。鱼类的脂肪当中含有少量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所以造就了这个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