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上海市社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对象准入准出标准,以指导分级康复的开展。方法 于2018年8月通过小组会议确认常见病种及评价指标;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通过10位康复医院康复专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师、家庭医生代表等的咨询,获得各病种分级康复准入准出标准。结果 颈椎病、肩撞击综合征及肩关节周围炎、软组织损伤仅有康复医院康复和社区门诊康复,骨折、骨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间盘突出有社区病房康复和居家病床康复。分级康复准入准出标准依据运动能力、疼痛、家庭照护能力、家庭经济条件、患者意愿和病情变化设立。结论 所研制的社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分级康复标准,可为社区相关分级康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社区的系统完善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服务模式。方法首先通过机构调研明确社区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的康复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会议和访谈等方法,明确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工作流程的定位及各级康复服务如何衔接。结果目前社区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针刺、灸法、物理治疗与康复等五种类型的服务项目,总计14项。脑卒中后各级康复工作主要包含获取脑卒中患者资料、电话确认和预约首次康复评估时间地点等8个服务环节。结论以中医技术与物理理疗为主的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既能达到脑卒中康复的根本目的,又具备经济有效的特征。基于社区各类医务人员和康复资源构建的社区脑卒中患者四级康复服务流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脑卒中分级康复工作提供了参照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社区康复直通车模式(医院-康复中心-家庭三级)在从化地区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脑卒中社区康复中心,运用社区康复直通车模式管理和治疗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社区康复直通车模式治疗效果理想,患者在医院-康复中心-家庭得到持续全面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直通车从化模式是一种有效、可行和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慧敏 《现代保健》2014,(11):128-13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效用性,为今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社区卫生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等。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后评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t=6.84,P=0.000;t=5.99,P=0.000);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南京东路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结论 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社区生活的脑卒中患者中5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近几十年来中国社区康复从无到有,并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的支持。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结构复杂,脑卒中人数多,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特别是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卫生的发展不均衡,社区康复在城乡的开展及患者的就诊情况差别甚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服务对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康复干预管理,干预组给予家庭签约康复服务。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家庭功能量表(APGAR)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与后,干预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分别为(5.72±0.85)分、(9.65±1.28)分、(14.85±2.21)分和(28.81±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1.04)分、(10.54±1.25)、(16.12±2.45)、(32.22±4.45)分;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和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分别为(75.65±9.12)分和(65.75±8.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2±7.34)分、(57.45±7.20)分;家庭功能中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家庭功能量表(APGAR)总分得分分别为(1.52±0.41)分、(1.45±0.31)分、(1.58±0.33)分和(7.62±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38)分、(1.34±0.30)分、(1.42±0.28)分和(7.07±0.86)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签约式服务有助于缓解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维系良好的家庭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即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SI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社区家庭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运动功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增进护患间信任及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即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SI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社区家庭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运动功 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增进护患间信任及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脑卒中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在我国分别为719/10万、116/10万、80%,是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但有效的康复治疗最终能使47%-76%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阁。随着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体制的健全,随着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为残疾人服务机制的健全,脑卒中患者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尽快探索出一条很有效的社区康复机制,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康复工作内容要求闭,为社区脑卒中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是广大社区康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脑卒中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在我国分别为719/10万、116/10万、80%[1],是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但有效的康复治疗最终能使47%~76%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2]。随着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体制的健全,随着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为残疾人服务机制的健全,脑卒中患者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尽快探索出一条很有效的社区康复机制,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康复工作内容要求[3],为社区脑卒中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是广大社区康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家庭照顾为本的社区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康复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家庭照顾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Fug1-Meyer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r指数、Fug1-Meyer指数两项评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延续护理纠正了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使患者Barther和Fugl-Meyer指数更为理想,运动功能与情绪状态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给予脑卒中患者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01月-2016年01月内我中心收治的6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人,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和研究组(300人,实施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护治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MAS评分及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能够发挥出极佳的作用,患者的MAS评分及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满意度明显提高,因而值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3种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及同期在医养结合试点社区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98例,根据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组(48例)、机构养老组(29例)、医养结合组(21例)。于入组时及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 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对老人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老人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入组时,3组BI评分、MoCA评分、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干预6个月后,3组上述评分均上升,家庭养老组和机构养老组BI评分、FMA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医养结合组BI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入组时,也高于同期家庭养老组和机构养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的MoCA评分均高于入组时,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社区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措施,对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2.45±3.77)分、运动功能评分(86.77±2.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5.00%(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措施,不仅能提高运动功能,还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快恢复,还能增加患者对康复措施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护理之前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有提升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通过治疗由卒中引起的能力丧失,寻找促进最大限度地从脑卒中恢复的重建过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预防和矫治患者的运动、感觉、言语和认知等各种功能障碍,改善或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患者的异常精神状态,使患者适应家庭和社会,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进行调查,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梁溪区运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建立了以医疗机构为早期筛查、评估、治疗中心,脑瘫儿童家庭为基础,通过社区有效衔接的"医疗-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服务"体系,以完善脑瘫患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使辖区内所有脑瘫患儿能早期诊断并进行康复干预,临床疗效初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康复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探索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社区康复模式。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2013年1-8月所有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81)和对照组(n=80),由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康复医生组成康复团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指导以及训练量的督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等指标的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预组BMI指数、FMA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各时间段BMI指数、FMA指数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康复团队积极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东营市某医院接受定制康复计划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康复计划3个月后进行康复运动依从性及相关因素的电话回访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康复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