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0例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翼点入路35例入B组,眶上外侧入路35例入A组。所有患者采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对照组采用翼点入路,研究组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脑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生存质量评分、预后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及骨窗范围均较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NSE及S100β水平均较低(P<0.05);研究组术后环境领域、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预后状况较好(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但选择眶上外侧入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有效减轻脑损伤,术后生存质量较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经眉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眉锁孔入路技术,开放脑池,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并行夹闭,术中均经神经内镜或荧光造影观察夹闭效果。全部患者于术后近期行影像学复查。结果 26例前交通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其中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发生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20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术前昏迷患者植物生存。结论经眉锁孔入路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优先选择,但不宜盲目将此入路的应用扩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眶上外侧人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用眶上外侧人路夹闭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置、术后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及m院时GOS评分。结果69例(84个动脉瘤)患者,其中13例为多发动脉瘤。共夹闭82个,包裹术1个,未夹闭1个。65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差,无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入路作为Willi’s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具有简捷、快速、微创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4.
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对本组36例患者,包括脑膜瘤、垂体瘤、动脉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痛、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以及胆脂瘤、AVM、视神经鞘脑膜瘤、三叉神经痛等,分别采用眶上,颞下、额部、颅后窝锁孔入路,实行了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或周围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9例动脉瘤成功夹闭,2例AVM切除,2例微血管减压成功,无与手术入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锁孔入路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通常采用经翼点或改良翼点单侧或双侧额下入路。但在显微镜下手术,如果能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就不一定需要作过多头皮与颅骨的暴露。2003年3月以来,作对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交通动脉瘤,经眉毛锁孔入路作脑动脉瘤夹闭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枕下远外侧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及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10具尸体头标本于乳突后作纵向"S"型、长约7cm头皮切口,上缘起自乳突中点向后2cm处,下界至C2水平。分层翻转枕下肌群,显露枕骨远外侧,做直径约3cm的骨窗,牵开小脑半球,在神经内镜及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神经内镜及显微镜角度,经枕下远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神经、后组脑神经、舌下神经和延髓腹外侧等结构。结论:枕下远外侧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可在不磨除颈静脉结节的情况下进行颅颈交界区手术。  相似文献   

7.
背景: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多以前外侧入路为主,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些具有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开始尝试内侧切口入路,但对其安全性及疗效报道少见。目的:评价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外侧入路内固定物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骨科中心收治的6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前外侧入路组33例和内侧入路组35例。通过Gross方程比较2组失血量,并对2组治疗后并发症及肩肘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随访12—18个月,X射线示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前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9±3.9)周,内侧入路组为(15.5±2.2)周;肩关节Neer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86±5)分,内侧入路组(84±4)分;肘关节Mayo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78±7)分,内侧入路组(81±8)分。内固定后前外侧入路组有3例、内侧入路组有1例出现桡神经支配麻木,腕背伸乏力,3个月后自行恢复,无骨不连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选择内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1.1 对象 1997-01~2004-09我科共进行微创手术748例,其中肿瘤切除手术462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手术58例;脑动脉瘤夹闭术22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其中大多数是血管性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静脉血栓栓塞、和血管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等.共发生此类并发症86例,其中女37例,男49例,年龄16~86岁,平均47.6岁.包括54例肿瘤切除术后,9例AVM切除术后,23例动脉瘤夹闭术后.手术入路包括:经侧裂(翼点、改良翼点及额眶颧)入路、眶上锁孔(眉弓)入路、经纵裂入路、幕上个体化锁孔入路及乙状窦后(CPA)锁孔入路等.  相似文献   

9.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 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锁孔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A组),全部采用翼点锁孔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外侧裂,经岛叶皮层清除血肿。同一时期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方式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病人35例,列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病死率、出院时及随访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A组对比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住院病死率、1年后病死率以及出院时病人恢复良好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1年后A组病人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比B组要高(P〈0.05)。结论经锁孔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王斌  刘翼  游潮  李进  贺民  周良学 《华西医学》2007,22(4):702-703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94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动脉瘤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8.2%)。手术效果按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恢复良好83例(84.7%),中度残疾8例(8.2%),重度残疾4例(4.1%),植物状态1例(1.0%),死亡2例(2.0%)。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经翼点入路夹闭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均采用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预后,Ⅰ~Ⅲ级纳入预后不良组,Ⅳ~Ⅴ级纳入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背景: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为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成功率高的修复方法,但其旋转轴点高,对远端蒂血管分布特点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描述,临床实际应用起来还较为困难。目的:研究小腿内侧远端的动脉穿支,为合理设计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复合瓣提出解剖学理论。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05/10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研究材料为34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骨科研究所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将34侧经成人下肢标本,以内踝最凸出点为标志点,在小腿内侧远段进行显微解剖。主要观察指标:重点观察:①小腿内侧远端的动脉穿支。②隐神经-大隐静脉远端的营养血管。③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的血供关系。结果:①小腿内侧远端的动脉穿支有9个来源: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胫前动脉踝上支、腓动脉或胫后动脉骨皮穿支、内踝前动脉内踝支、胫后动脉踝管支、足底内侧动脉内踝支、足底外侧动脉内踝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内踝支和跗内侧动脉内踝支。②上述动脉穿支发出皮支、筋膜支、骨膜支、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营养血管,形成深筋膜上下血管网、浅筋膜、皮神经浅静脉血管链和骨膜血管网。动脉穿支构成了小腿内侧远端前、中、后3条纵向的吻合筋膜血管丛:内踝前动脉和胫前动脉踝上支的前纵向血管丛,骨皮穿支的中纵向血管丛,踝管动脉穿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支的后纵向血管丛。结论:小腿内侧远端的血供具有多源性、明显纵向性和营养血管同源性的解剖学特点,是构成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可以设计以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内踝前动脉穿支和以踝管区动脉穿支血管蒂的3种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或复合瓣,旋转轴点在内踝平面,适宜小腿远段、踝足部及其远侧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经翼点入路1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15例(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头颅上模拟翼点入路,测量第三间隙的数据,并探讨在不同角度下对基地动脉顶端分叉的暴露情况,进行显微解剖。结果经翼点入路第三间隙,可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顶端等重要结构进行良好的显露。结论经翼点入路第三间隙在一定的角度下,可以清晰暴露基底动脉顶端,但需要保护好穿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从1987~2007年在肝门H沟中阻断各肝叶、肝段或肝亚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341倒的经验。方法(1)对HCC(199例)、肝内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14例)、胆囊癌(12例)、转移性肝肿瘤(15例)、肝血管瘤(32例)、肝内胆管结石(48例)、慢性肝脓肿(3例)和肝包虫病(5例)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分别施行大型肝切除(65例)、间隔性多个肝亚段切除(15例)、邻接多个肝亚段切除(215例)和单个肝亚段切除(46例)、其中含肝尾叶切除29例;(2)血管阻断情况:肝左外段切除时在肝门左纵沟外侧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外侧发出的左外上、下分支和肝左动脉。肝左内段切除时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内侧发出的左内上、下分支和肝中动脉。肝右前段切除时游离、阻断肝右纵沟前支中的门静脉右前支和肝总管后方的肝右动脉。肝右后段切除时阻断右纵沟后支中的门静脉右后支和肝右动脉。肝左、右叶切除时在肝门横沟中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干或右干,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3)断肝时尽量保护相应的肝静脉主干。结果(1)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2.9%,死于肝衰8例,出血2倒;(2)长期疗效:HCC生存11~20年9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生存1/2~3年。肝门胆管癌生存12、6、4年各1例。胆囊癌生存1/2~1年。良性肝病切肝后皆痊愈。6例肝内胆管结石尚需处理他处残留结石。结论(1)间隔性多个肝段切除是一次手术治愈多支肝内胆管簇集性结石的有效方法;(2)本手术免去了阻断全入肝血流,缩小了术中肝缺血的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失血,提高了大肝癌的切除率,减轻了术后肝功能损害,满足了各种肝病各种肝切除的要求,是一个合理、有效、成本低廉的切肝手术方法;(3)术后长期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经CTA或DSA明确诊断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I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成功夹闭动脉瘤颈2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随访2~12个月,良好16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为85.8%(20/21),病死率为6.6%(1/21),术中破裂发生率19.05%(4/21)。结论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控制性降压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探讨Graves眼病(GO)眼外肌受累特点。材料与方法 50例GO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行眼眶冠状面T2WI和DCE-MRI检查。T2WI测量双侧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及上斜肌的横截面积,定义每条眼外肌最大横截面积节段为Smax,前一节段为Spre,后一节段为Spost。ROI分别置于每条眼外肌的Smax、Spre、Spost节段,测定DCE-MRI参数:达峰时间(Tpeak)、强化率(ER)、流出率(WR)。比较GO组与对照组DCE-MRI参数的差异。分析GO眼外肌DCE-MRI参数与侧别、节段、眼外肌的关系及DCE-MRI参数与横截面积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O患者每条眼外肌各节段Tpeak值显著增加(P〈0.05),ER、WR值显著降低(P〈0.05)。眼外肌Tpeak、ER、WR值与侧别无关(P〉0.05)。Smax节段Tpeak值显著高于Spre、Spost节段(P〈0.05),ER、WR值显著低于Spre、Spost节段(P〈0.05),各节段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直肌与下直肌Tpeak、ER、W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眼外肌Tpeak值显著低于下直肌(P〈0.05),ER、WR值显著高于下直肌(P〈0.05)。Tpeak与眼外肌横截面积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ER、WR与横截面积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 DCE-MRI能够早期评估GO眼外肌受累情况。眼外肌受累与侧别无关,且不同节段、眼外肌之间受累亦不均等。才3.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ransbrachial approach is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for coil embolizat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VA) for transbrachial direct VA cannulation of a guiding catheter (GC) to perform coil embolizat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

Methods

Included i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er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ansbrachial coil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s in the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by direct VA cannulation of a GC from 2007 to 2013. Investigated wer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preoperative sizes of aneurysms, aneurysms location,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target VA and the subclavian artery (AVS), and the VA diameter at the level of the fourth cervical vertebral body (VAD) in the side of the transbrachial access route.

Results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32 aneurysms met our criteria. The locations of aneurysms were the VA (n = 16), basilar artery (BA) tip (n = 10), BA trunk (n = 3), BA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n = 1), BA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n = 1), and VA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n = 1). The right brachial artery was punctured in 27 cases with 28 aneurysms as transbrachial direct cannulation of a GC, and left was in 4 cases with 4 aneurysms. The average AVS, ranging from 45° to 95°, was 77°, and the average VAD, ranging from 3.18 to 4.45 mm, was 3.97 mm.

Conclusion

For transbrachial direct cannulation of a GC, it seems required that the AVS is about 45° or more and the VAD is about 3.18 mm or m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