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CK)及肌酸肌酶MB同工酶(CK-MB)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小儿5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04例作为轮状病毒阴性对照组,测定所有幼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不同程度脱水酸中毒的组间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K、CK-MB、HBDH及AS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P0.05),而LDH在不同类型小儿腹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及AST在不同程度脱水或酸中毒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K和CK-MB变化尤为明显;而HBDH和LDH在不同酸中毒程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脱水程度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K、CK-MB的表达随着脱水或酸中毒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可以通过脱水酸中毒程度预测腹泻患儿的心肌损伤程度,以便及早进行治疗,避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患儿由于长期腹泻会引发脱水等情况,疾病迁延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儿病死率较高.然而,临床对小儿持续性腹泻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样也加重了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为提高临床对小儿持续性腹泻的重视程度,本文对此疾病的临床症状、检查和临床诊断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小儿静脉穿刺是较难操作的静脉穿刺技术,现据据小儿静脉特点,谈谈小儿静脉穿刺的几点体会:1 不同病情患儿的静脉穿刺要点1.1 休克及脱水患儿,因休克、严重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血管弹性降低.虽然肉眼可见静脉,但施行注射时会有很大困难.因此注射前必须先压迫局部或在局部给与热敷,以加强血管内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进  相似文献   

4.
刘圣国  唐翠平  彭畅  段君 《右江医学》2006,34(3):253-25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不同腹泻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岁小儿为研究对象。按脱水程度分为无脱水、轻度脱水和中重度脱水3组。按病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血清CK-MB。结果无脱水与轻度脱水组血清CK-M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脱水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轻、中、重3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V肠炎患儿血清CK-MB升高水平与脱水程度有一定关系,而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对中重型患儿宜监测心肌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杨冬梅 《嘉兴医学》2003,19(1):39-40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在重度脱水患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总结35例重度脱水患儿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快速液体疗法。结果:3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加强护理是抢救重度脱水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肠道外损害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共计62例,并选取同时期确诊的无肠道外损害且非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计67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患儿的肠道炎症与肠道外的损害。结果以轮状病毒为病因的肠炎患儿会出现呼吸、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等系统的肠外损伤。具体临床表现中,实验组呼吸损伤的患儿出现呕吐和腹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神经、肝脏、肾脏、心脏系统损伤的患儿在发热和脱水的比较中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和肾脏患者除发热、脱水以外,呕吐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肠炎会导致肠道外损伤,且损伤的程度与炎症存在关联性,应尽早确诊并进行治疗,降低肠道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爱平 《当代医学》2014,(12):88-89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肠道外损害的联系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损害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即观察组(n=35)。同时随机选取无肠道外损害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n=35)。比较轮状病毒肠炎中患儿肠道感染的严重程度与肠道外脏器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不同的脏器损害在呕吐、腹泻、发热、脱水程度方面有着不同表现。合并呼吸系统损害的患儿,腹泻和呕吐的程度较无呼吸系统损害的患儿严重;合并有心脏损害、肝脏损害的患儿脱水、发热程度较无心脏损害、肝脏损害的患儿严重;合并有肾脏损害的患儿脱水、发热和呕吐较无肾脏损害的患儿严重。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感染严重程度与其肠道外脏器损害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合并脏器损害的患儿肠道感染的程度较未合并脏器损害的患儿严重。临床医生应该对轮状病毒感染严重的患儿密切关注,以防发生严重的肠道外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肠外并发症1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毅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33-833,841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肠道外损害的临床特征及与脱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8例确诊为RV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损害总计106例(63%),其中并发呼吸系统损害66例(62%),并发心脏损害47例(44%),并发肝脏损害22例(21%),神经系统损害17例(16%),并发其他系统损害19例(18%)。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程度脱水肠外器官损害发生率比较差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损害发生率高,以呼吸系统较多,其发生率与脱水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小儿深度烧伤后常见不同程度的高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引起患儿惊厥甚至死亡。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并研究心肌炎并发于脱水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合并心肌炎患儿16例,检测患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并对心电进行监测,了解轮状病毒对心肌损害。结果患儿的心电图异常,患儿的脱水程度越严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也会随之增高(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患儿的心肌功能有所损害,在并发心肌炎后,根据脱水程度的严重,心肌功能也会随之变得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腹泻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性腹泻病患者100例,所有患儿在出现腹泻后均实施口服或静脉补液来预防脱水,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可根据每位患儿的脱水的情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5%的葡萄糖、5%的碳酸氢钠、10%的氯化钠等,并及时对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为纠正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使用了35种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药物的行为.结论 通过临床用药分析,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干预,从而保证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脱水量表。方法:前瞻性定群研究。试验对象为1-36个月大的婴幼儿,患儿因发生胃肠炎而就诊于一家三级医院的小儿急诊科(ED)。接诊后,首先根据12项临床指标为患儿评分并称量其体重,而后进行补液治疗,补液治疗完成后再次称量患儿体重并评分。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儿内科医师和护士对患儿脱水严重程度进行独立的综合评定,以衡量脱水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患儿补液前后的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国家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并发营养障碍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笔者采用维生素K1与654-2联合佐治小儿腹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3月~1998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腹泻患儿83例,其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4~24月,病程2~8天。大便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大便次数5~14次/日,≤10次/日37例,>10次/日4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轻度脱水28例,中度脱水49例,重度脱水6例。部分病例有发热、咳嗽、呕吐、腹胀,末梢血白细胞55例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共计收治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综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记录患儿的治疗结果以及不同情况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儿中48例患儿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而临床中患儿的注视性质、弱视程度以及屈光参差程度等将会对患儿的治疗效果造成明显的影响。结论临床中综合疗法能够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临床患儿的疾病情况则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  张俊华  叶菁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58-759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腹泻急性期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谱,按脱水程度分为3组。即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24例(57.14%)有心肌酶谱升高。而腹泻各组之间心肌酶谱的升高程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而心肌酶谱改变程度与脱水程度及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乳酸测定在小儿腹泻并脱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2例腹泻患儿血酸和尿素氮水平,其中无脱水组33例,脱水组29例。结果腹泻并脱水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无脱水组(P〈0.01),血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可用于腹泻患儿脱水评估,从而有效指导小儿补液,动态检测可用于评估液体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炎夏季节,小儿腹泻致脱水,较为常见。现将我们临床应用的一种较为简便的补液方法介绍于下。一、脱水程度的鉴别(1)轻度脱水:丧失水份相当于体重的5-6%。患儿稍有神萎,皮肤弹性改变不明显,略有口干,眼眶及前囟稍有凹陷,哭有泪。  相似文献   

18.
小儿难治性脱水、酸中毒4例病因分析王文英,石艳芬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是引起小儿中、重度脱水及酸中毒的常见原因,一般在控制感染的同时,正确应用小儿液体疗法,均可使患儿转危为安。本文报告4例严重水电失衡患儿,按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初秋季节,社区医生如何处理这类患儿?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专家将从小儿腹泻的诊断入手,多角度分析,并详细介绍如何为脱水患儿补液。  相似文献   

20.
付静 《当代医学》2013,(22):27-28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引发小儿脑炎的临床症状。方法对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5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做回顾性分析,并且在患儿患病期间注意观察,积极予以治疗,记录患儿的并发情况。结果 53例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引发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患儿有21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身体脱水、代谢性中毒、体内电解质紊乱等。其中有11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并发脑炎,发生率为20.7%。经积极治疗,患儿在2周内病情均恢复,并且在回访中未发现遗留后遗症。结论对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小儿应及早发现、早干预,减少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脑炎的几率,对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