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马松峰乔峻张立生作者单位:830053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渗血原因复杂,其中血小板功能损伤及数量减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血小板的保护一直受到临床研究的关注〔1〕。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环酸抑制纤溶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328例体外循环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术前、术后的血小板数,术中、术后用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减少,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引流量、用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减少体外循环后渗血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体外循环期间心腔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变化及与凝血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或室间隔缺损患者在CPB下行心内修补术时的心腔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免疫荧光定量测定,同时与本组体外循环全血比较。结果:全血血小板膜糖 蛋白Ib在选定的三个时点分别下降10%、28%和25%,而心腔血则都下降50%以上。结论:CPB期间心腔血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Ib明显减少,已无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报告27例先天性心脏病再次手术患者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结果显示:停转流后手术创面比较干燥,无渗血不止现象。除2例外,均未用纤维蛋白原类制剂或血小板,术后3小时纵隔引流量77.8±57.1ml,术后24小时总引流量205±14.3ml。结论:再次手术体外循环中使用抑肽酶术后出血量均较过去不用抑肽酶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MPSS)对肺再灌注早期血小板聚集、血栓素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MPSS用药组,各15例。用药组于体外循环前静注MPSS15mg/kg体重。30例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复跳后10、45分钟、2小时抽左右心房血,检测血小板数、TXB2及6-keto-PGF1αo。结果对照组复跳后各时相左房血血小板数明显比右房者低(P<0.05),左房血TXB2含量明显比右房者高(P<0.01);而用药组复跳后左、右房血血小板数、TXB2差异无显著意义。用药组并能明显降低复跳后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0.01)。结论大剂量MPSS对肺再灌注早期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肺内血栓素生成,降低血栓素/前列环素比值,起到预防或减少灌注肺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20只绵羊的动物实验模型中应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并与潘生丁作比较,通过测定TXA2及PGI2的变化,血小板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术中术后的观察,证实抑肽酶确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减轻血小板的激活释放及损耗,维护正常健全的凝血机制,达到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与渗血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心脏手术输血量大,体外循环(CPB)可造成血小板损伤,常通过围术期输注异体血补充血小板,以避免术后出血,但输入异体血具有很多并发症。CPB前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于CPB后再回输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APRP)可减少术后出血,不输或少输异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可节约用血,但其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心内直视术患者ANH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范少兰 《护理学杂志》1999,14(2):123-124
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术后创面渗血不止,外科手术止血难以奏效。随着对体外循环所致出血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学者试图用药物来减少心脏手术的出血,其中以抑肽酶的研究较多,且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抑...  相似文献   

9.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抑肽酶的临床研究(对照组n=20;抑肽酶组n=50)结果显示: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的功能,避免血小板在体外循环转流时的活化释放及损耗,并减轻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抑肽酶还可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与肝素有协同作用,使ACT延长,并可减少肝素及鱼精蛋白的用量,最终达到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63%)及术后输血量(54%)与输血浆量(42%)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CPB)可致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功能损害、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凝血因子减少等[1],均可导致非外科性出血,约3%~5%需二次开胸止血[2]其中因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者占二次开胸止血数的 50%。天然抗纤溶药物抑肽酶尽管使术后出血减少 50%[3],但其价格昂贵,又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氨甲苯酸是一种国产合成的抗纤溶药,应用于CPB中能抑制CPB中纤溶系统激活而减少术后出血[4-6],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及血小板第三因子的作用,来评价其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及减少术后出…  相似文献   

11.
196 9年 Dacie描述了 10例原发性脾肿大或脾机能亢进而无任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结病变、淋巴瘤等证据。Dacie综合征提示在原发性脾肿大和后继发生淋巴瘤之间的病理联系。 Detroit HenryFord医院外科等单位于 1994~ 2 0 0 1年共收治 18例原发性脾肿大病人 ,不论 CT扫描、周围血和骨髓活检均未能找到病因 ,同期有 6 8例脾肿大找到病因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5例、骨髓发育不良或白血病15例、淋巴瘤 6例、溶血性贫血 5例等。在此 18例中 ,男女各 9例 ,平均年龄 5 6岁 (30~83岁 )。临床表现有血小板减少 (6 7% )、剑突下…  相似文献   

1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大增加了体外循环手术的风险。对其早期诊断和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肝素抗凝是这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关键。我们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以及体外循环抗凝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脾切除术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疾病。因为脾脏是ITP产生血小板抗体和破坏血小板的重要场所,因此切除脾脏可使血小板数量得以提高,是治疗ITP的主要手段之一。截至目前为止,我院共施行7例电视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全部病  相似文献   

14.
冯丽琪 《护理学杂志》1995,10(5):302-302
1例先天性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冯丽琪先天性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婴儿与孕妇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因母体血清中游离IgG抗体破坏胎儿的血小板[1]。婴儿出生后皮肤、粘膜出血、瘀点、头颅血肿,伤口出血时间延...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病人急腹症手术时术前处理是临床医师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许多血液病患者一般都有明显的血细胞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增添一定的困难,其中尤以出血最为严重。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再障和急性白血病等。一般认为,血小板<50×10~9/L,外科手术后伤口渗血的可能性较大,<30×10~9/L 则往往有自发性出血。临床上术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  相似文献   

16.
甲泼尼松龙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甲泼尼松龙用药组,每组15。用药组于体外循环前静脉推注甲泼尼松龙15mg/kg。结果表明:用药组能明显抑制肺再灌注早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肺内氧自由基的产生,明显减轻体外循环后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并从形态学观察得以证实。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机制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2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了连续监测,动态观察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循环下术中及术后当天机体处于低凝状态,术后第1天起机体进入高凝状诚。因此不主张术后大量使用纤维,尤其在关胸后。  相似文献   

18.
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Graves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三者同时存在罕见.现将一例舍格伦综合征合并Graves病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与血小板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灌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及其结构与功能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术后非外科性失血,本文对体外循环期间引起血小板损伤的原因,血小板激活与聚集的过程及血小板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期间常因血液稀释等因素引起血钙浓度下降,明胶类血浆代用品之一“血代”含有较高的钙离子浓度。我们对一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血代”,以探讨其对小儿体外循环围术期血钙的影响。资料和方法全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