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治的26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和28例非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前者中老年人居多,女性患者比例大,后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发病相似。前者诱因主要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非糖尿病组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糖尿病组治愈率低,应用抗生素疗程长。结论:糖尿病合并败血症及早足量长程应用抗生素及胰岛素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加强营养支持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收治的26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和28例非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前者中老年人居多,女性患者比例大,后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发病相似.前者诱因主要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非糖尿病组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糖尿病组治愈率低,应用抗生素疗程长.结论糖尿病合并败血症及早足量长程应用抗生素及胰岛素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加强营养支持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住院糖尿病合并败血症41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感染途径主要为泌尿道(14例)、呼吸道(14例)、胆道(6例)及皮肤(6例)。社区感染9例,院内感染32例。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7例、大肠埃希菌10例。对本组培养菌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曲松(85.4%)、头孢哌酮/舒巴坦(65.9%)、左氧氟沙星(63.4%)、环丙沙星(56.1%)、丁胺卡那(53.7%)。41例中好转出院37例,死亡5例。其中18例应用其他治疗同时配合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应用丙球组死亡率显著下降(P=0.035〈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首选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住院糖尿病合并败血症41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感染途径主要为泌尿道(14例)、呼吸道(14例)、胆道(6例)及皮肤(6例)。社区感染9例,院内感染32例。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7例、大肠埃希菌10例。对本组培养菌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曲松(85.4%)、头孢哌酮/舒巴坦(65.9%)、左氧氟沙星(63.4%)、环丙沙星(56.1%)、丁胺卡那(53.7%)。41例中好转出院37例,死亡5例。其中18例应用其他治疗同时配合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应用丙球组死亡率显著下降(P=0.035〈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首选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1 对象 2003-2004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14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其中男4人,女10人,平均年龄52~78岁,病程2~30年,均为泌尿系感染致败血症患。 相似文献
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2004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14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其中男4人,女10人,平均年龄52~78岁,病程2~30年,均为泌尿系感染致败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001-2003年我院登记管理的97例结核病患者,试分析讨论其中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1临床资料 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总登记结核病例数的12.37%,较以往文献报道为高,且多数为先得糖尿病,后患肺结核,这就是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因饮食不节,缺乏保健知识,引起糖尿病患者相应增多.这要求我们尽快开展宣传工作,普及结核病和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收治AIDS患者至今,共收治AIDS患者156例,其中合并败血症者9例,占6%。本组9例患者均经HIV抗体检测阳性并确认,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AIDS,院外未行抗病毒治疗,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5岁。经静脉吸毒感染7例,性接触感染2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种疾病并存,在AIDS、败血症基础上还合并一种或几种疾病,其中合并肺结核9例,慢性乙型肝炎7例,慢性丙型肝炎5例,肠道感染4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其他合并症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败血症感染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本院2005-2010年住院确诊的SLE伴败血症患者21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相同时间内住院的活动期SLE患者21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最高体温[(39.4±0.6)与(37.2±0.4)℃,t=13.403,P=0.000]、高热(体温≥39℃)发生率(71%与5%,X2=19.788,P=0.000)、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0.2±4.6)×109/L和(6.2±2.5)×109/L,t=3.469,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8.3±4.5)与(4.5±2.1)×109/L,t=3.559,P=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74±59)与(5±4) mg/L,t=5.398,P=0.00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444±343)与(225±144) U/L,t=5.398,P=0.000]均显著升高,其中CRP升高分别超过对照组和正常值的15倍和20倍.血清白蛋白水平[(29±9)与(35±7) g/L,t=2.688,P=0.011]、维持治疗的羟氯喹剂量[(0.11±0.08)与(0.17±0.09) g/d,t=2.331,P=0.025]、抗SSA抗体阳性率(38%与71%,X2=4.709,P=0.03)和抗SSB抗体阳性率(0与43%,X2=11.455,P=0.001),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SLEDAI分别与SLE病程(r=0.514,P=0.017)、周围血白细胞总数(r=0.552,P=0.010)、中性粒细胞计数(r=0.545,P=0.0ll)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LDH (r=0.482,P=0.032)、CRP(r=0.606,P=0.022)呈正相关,而对照组无这些相关性.结论 当SLE患者出现高热、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LDH升高、CRP升高10倍以上时需警惕败血症感染;SLE活动与败血症感染可能相互影响,且病程长者疾病活动性受影响更明显.低蛋白血症、SSA/SSB抗体阴性可能是败血症感染的危险因素,羟氯喹可能有减少败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例2型糖尿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患者的资料,发现该病常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脓肿形成,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因而早期诊断、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强化血糖控制、脓肿引流和加强支持疗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病人存在化脓性感染灶,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脓毒血症导致严重后果。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讨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在较短的高血糖时间内发展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近乎完全损害,但糖尿病自身抗体多数呈阴性。而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糖、机体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病理状态时,机体内致病菌生长繁殖较快,病原菌难以完全去除,且感染易反复发作;同时感染可使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加剧,二者相互影响,给患者健康状况及预后情况带来很大威胁。本病例起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推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有关,这为临床上探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线索。临床医生应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提高认识、及早鉴别、积极救治。 相似文献
13.
阴沟肠杆菌败血症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经血培养证实的阴沟肠杆菌败血症12例,并对其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认为阴沟肠杆菌败血症应早期、联合应用抗菌素,细菌药敏试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特别是艾滋病(AIDS)比其他因素更能促使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1]或引起结核病(TB)的复燃,增加社区内MTB传播的风险[2],且耐多药结核菌株极易在AIDS/HIV人群中传播而造成耐多药结核病的爆发流行[3]。HIV感染与结核可相互促进病变的进展、恶化,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为了解湖北省随州市HIV/AIDS患者的结核患病的情况,2005年1—3月,我们对当地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筛查,发现并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AIDS/TB)患者1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特别是艾滋病(AIDS)比其他因素更能促使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或引起结核病(TB)的复燃,增加社区内MTB传播的风险,且耐多药结核菌株极易在AIDS/HIV人群中传播而造成耐多药结核病的爆发流行。HIV感染与结核可相互促进病变的进展、恶化,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为了解湖北省随州市HIV/AIDS患者的结核患病的情况,2005年1—3月,我们对当地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筛查,发现并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AIDS/TB)患者1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传染病常可导致DIC,但伤寒合并DIC 的报道却较少。1980~1984年,我院共收治伤寒178例,合并DIC 者12例(6.7%),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本组178例除均具发热等临床表现外,还具有肥达氏反应和/或血、骨髓伤寒杆菌培养的阳性结果。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糖尿病性肝病 (Diabeticliverdisease ,DLD)的发病特点 ,现将 2 0 0 0年~ 2 0 0 3年我院的 12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符合 1999年WHO糖尿病 (DM )诊断标准 (男 9例 ,女 3例 ) ,年龄 33~ 72岁。 7例为初次发现DM ,5例已确诊 ,时间为 1~ 10年 ,无 1例有嗜酒史。已确诊的 5例均没使用胰岛素 (INS)。 2例无症状 ,10例有乏力、“3多 1少”症状 ,其中 2例伴腹胀、食欲不振 ,1例伴肝区疼痛。 8例肝脏肿大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1例触痛。 3例明显蜘蛛痣 ,4例巩膜轻度黄染。血常规均正常 ,尿糖均阳性 ,尿酮体阳性 5例 ,… 相似文献
18.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败血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败血症100例临床分析余鑫之,魏少峰,邹桂舟,徐元宏,江晓平,孙秋林败血症是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少见致死性合并症。我院传染科1975年1月至1994年12月观察到1787例住院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中,有血(骨髓)培养阳性的败血症1...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12例分析徐祖吉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225800)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62~78岁,平均69.2岁,本组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儿童1型糖尿病(T1DM)合并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对T1DM治疗的影响。方法 1993~2002年在我院诊治的T1DM患儿合并甲状腺疾病者12例。对患儿的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抗体检查:GAD-Ab、IAA、ICA、TG-Ab、TPO-Ab、TRAb和肾上腺皮质细胞浆抗体(ACC)。采用t检验将T1DM合并Graves病(GD)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用量的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病程进行比较。结果 该组儿童患GD和HT者,分别为4例和8例。T1DM和AITD发病间隔为0~10年;GD的临床表现可不突出。有内分泌家族史者占25%。GD控制前患儿的HbA1c分别为10%、12%和14%,1例结束GD疗程者的HbA1c为7.8%。合并HT者的糖尿病代谢控制相对较好,HbA1c为7.2%~10%,1例新诊断T1DM合并HT且尚未治疗HT的患儿,HbA1c为6.3%。经t检验显示两组患儿的HbA1c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而病程和胰岛素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该组患儿女性多于男性;HT患儿较GD患儿为多;有较强的内分泌疾病家族史。AITD影响糖尿病控制。T1DM患儿宜定期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