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球结膜是临床上在体表部位中能观察到微循环全部流程的唯一部位。采用田牛氏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我们于1991年9月~10月间观察了70名老年长跑队员球结膜微循环,并以77名非长跑运动健康老年人对照,旨在探索坚持长跑运动对老年人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0名老年长跑队员进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并以77名非长跑运动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观察结果均采用田牛氏加权积分法计分评定。结果表明:老年长跑运动组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与总积分值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微循环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对56例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进行微循环监测,并据此进行治疗指导及疗效判定。 资料与方法 56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男44例,女12例。年龄62~86岁。按年龄分3组:甲组62~69岁,17例;乙组70~79岁,32例;丙组80~86岁,7例。于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80例160双眼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及眼底改变。研究对象分两组,正常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15至54,平均37.8岁,糖尿病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27至70,平均54.3岁。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在裂隙灯下观察记录双侧球结膜颈侧,先用16倍观察血管分布和大致的形态变化,小细动静脉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依据田牛教授制定的《球结膜微循环加权积分法》对老年前期,老年期脑血栓病、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组的球结膜微循环血管形态,血液流态及管周状态的对比观察,每组50例。其结果是:老年组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与缺氧性脑病眼底和球结膜微循环变化 ,并论述其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病例符合诊断标准并分组 ,即肺性脑病患者 35例 ;缺氧性脑病 (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出血组 2 0例 ,脑梗塞组 32例 )患者 5 2例。采用直接检眼镜 (不用药物散瞳 )及微循环观测仪或照相裂隙灯显微镜 ,分别检查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眼底常规部位与微循环标志部位“黄斑区拱廊状血管网络”并观察相应的球结膜微循环表征 ;分组作统计学检验。结果 :“紫绀眼底”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肺性脑病特征眼底象 ;动态观察随病情好转呈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甲襞微循环检查的临床应用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甲襞微循环检查的临床应用及问题刘育英我国微循环观察在临床上的应用从19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从甲襞、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已发展到口唇、舌、宫颈粘膜、阴茎头、皮肤等多部位、多种方法的观察。但开展最多最普遍的临床微循环检查还是甲襞和球结膜。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的甲襞与球结膜微循环文/王培知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本文对41例紫癜患儿同时进行了甲襞与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比较了普通型紫癜与紫癜肾型的微循环表现,分析了不同部位微循环改变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一般资料本院1990~1991年收治的过...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球结膜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165例噪音工人(男147例,女18例)的球结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年龄18~50岁,均无肝肾及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按实用微循环诊断学球结膜检查方法和观察指标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0.
观察32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并与20例颈动脉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斑块组微血管数目、缺血区、粒缓流和红细胞聚集重度均比健康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颈动脉硬化斑块在球结膜微循环上改变的程度与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部位、斑块大小和管腔狭窄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管道防腐作业工人球结膜微循环,最近我们应用田牛氏球结膜微循环的综合定量评价法为45名管道石油沥青、玻璃布防腐作业工人的球结膜微循环进行观察、测定。并选择35名非管道防腐作业人员作对照,发现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球结膜微循环与眼底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80例160只眼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及眼底改变。正常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15至64岁,平均37.8岁。糖尿病组40人,男16,女24,年龄自27至70岁,平均54.3岁。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在裂隙灯下观察记录双侧球结膜颞侧,先放大16倍观察血管分布和大致的形态变化,细动静脉比例,再放大32  相似文献   

13.
疾病与眼球结膜微循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疾病与眼球结膜微循环曾昭炜*临床微循环观察是近3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医技方法。人们可以借助相应的仪器和设备直观、动态地观察到疾病的微循环变化。在人体上能观察到微循环的部位很多,但眼球结膜微循环(BCM)观察独具特点:(1)能够全面地观察到微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长期体力活动对老年机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门诊老干部体检、年龄 6 0~ 6 9岁的 31名健康老年人对甲襞微循环常规进行检查。嘱其进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如太极拳、慢跑、跳舞等。每日活动 1h以上。一年后复查。结果 :长期体力活动能使老年人的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 ,各项指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0 .0 1)。结论 :老年人长期适当的体力活动能改善机体的微循环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核素在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放射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在提高疾病诊治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疑问,国外也曾开展大量的实验与现场调研,但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目前尚不多见,为更深入地了解电离辐射和放射性核素对放射作业人员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我们对38名从事放射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球结膜微循环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放射组为38名从事放射作业的工作人员(放射医师、技师),其中男25名、女13…  相似文献   

16.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尼尔病是中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为了探讨微循环障碍与此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对美尼尔病60例进行有关检查并且仔细观察了甲襞与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对象与方法检查病人60例,对照组30人。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0~60岁,其中30~40岁20例,41~50岁36例,51~60岁4例。对照组男女各15名,年龄30~50岁。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检测72例再障,通过甲襞、球结膜、舌尖三个部位微循环,在治疗中反复动态观察。总结出再障微循环障碍的特征。并结合临床病情分期和骨髓像进行探讨。研究证实,三个不同部位的微循环有明显一致性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健康老人及高血压病、冠心病老人的甲襞微循环情况, 为临床防治老年常见病提供参考,我们对212例老年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省直机关的老干部体检人员,共212例。健康组50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65.5岁,符合中华医学会规定健康老年人标准。高血压病组85例,年龄在60~74岁,平均年龄在63.7岁。冠心病组77例,年龄在60~73岁,平均年龄在64.3岁。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所订诊断标准。1.2观察方法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波依定,依那普利对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5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波依定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波依定10mg和依那普利10mg。测量服药前及服药后1,2,3,6,8,和24h血压,同时观察球结膜微循环,并计算其综合积分值。结果 两者均有很好的降压作用,但波依定组微循环动静脉扩张,血流速度增快,周围毛细管显现,综合积分值下降,与血压变化显著正相关,而依那普利组微循环无明显变化。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