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宫颈鳞癌细胞SIHa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丹参酮ⅡA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24 h后加入浓度为0.5、1.0、2.0和5.0 mg/L的丹参酮ⅡA,继续培养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R123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均可导致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MTT试验表明,丹参酮ⅡA对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或P0.01);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培养24 h后SIHa细胞出现凋亡,早期凋亡比例分别为5.8%、7.9%,10.2%和20.44%。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an ⅡA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现降低趋势(P0.01)。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24 h后,丹参酮ⅡA培养组SIHa细胞Bcl-2蛋白表达呈现降低趋势,而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是否能促进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EMT), 并分析缺氧对结直肠癌细 胞侵袭、 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 HCT116(低度分化)和 HT-29(高度分化)结直肠腺癌细胞。观察 0、 10、 25、 50、 100 及 150 mg/L 氯化钴 (CoCl2) 诱导 2 种细胞 48 h 后的形态变化。分析 0、 10、 25、 50 及 100 mg/L CoCl2 处理 48 h 后缺氧诱导因子 (HIF) -1α蛋白表达变化, 筛选出 CoCl2诱导细胞缺氧的最适合浓度。MTT 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 (0 、 24 、 48 、 72 及 96 h) CoCl2诱导 2 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情况, 筛选出 CoCl2诱导缺氧的最佳时间。最佳浓度和时间 条件下, 对 HCT116 和 HT-29 细胞分别进行缺氧 (缺氧组) 和常氧 (常氧组) 处理, Transwell 侵袭和划痕实验检测 2 组 2 种细胞的侵袭、 迁移情况; Western blot 实验和 RT-PCR 实验检测 2 组 HIF-1α、 E-cadherin 及 Vimentin 的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50 mg/L CoCl2作用 48 h 时 2 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2 组 HCT116、 HT-29 细胞的 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随 CoCl2浓度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 50 mg/L 为最适宜浓度 (P < 0.05)。0~96 h 时 2 种细胞不 论有无缺氧, 细胞增殖能力均呈先增后减趋势 (P<0.05), 48 h 为最佳作用时间。HCT116 和 HT-29 细胞系中缺氧组 穿膜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高于常氧组 (P<0.05)。HCT116、 HT-29 细胞系中缺氧组 HIF-1α、 Vimentin 的蛋白 和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常氧组, 而 E-cadherin 的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均 P<0.05)。结论 缺氧 能诱导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细胞均发生 EMT, 并能增强 2 种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 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袁烁  刘湘云  张家旗  邓高丕 《天津医药》2021,49(12):1240-1244
目的 采用二氯化钴(CoCl2)模拟体外低氧环境,探讨低氧状态对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增殖及缺 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0、50、100、200、400、800、1 000、1 200 μmol/L的CoCl2处理HTR-8/SVneo细 胞,建立化学缺氧模型,CCK8法检测以上浓度培养24 h、48 h后对HTR-8/SVneo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CK8实验结 果拟定 CoCl2低、中、高浓度组,Western blot 检测 CoCl2低、中、高浓度组作用 48 h 对 HTR-8/SVneo 细胞中 HIF-1α、 VEGF、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提示低氧状态激活HTR-8/SVneo细胞增殖,CoCl2作用于 HTR-8/SVneo细胞48 h后,OD值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同一CoCl2浓度作用下,作用48 h较作用24 h的OD值均上升。 选择100、200、400 μmol/L的CoCl2作为CoCl2低、中、高浓度组。与空白组对比,CoCl2低、中、高浓度组HTR-8/SVneo 细胞中HIF-1α、MMP-9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MMP-9/TIMP-1比例上升,呈浓度依赖性(P<0.05),CoCl2中、 高浓度组的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CoCl2低、中、高浓度组的TI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随CoCl2浓 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结论 低氧状态可增强 HTR-8/SVneo 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可能通过 HIF-1α 的介导上调 VEGF的表达与MMP-9/TIMP-1比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CoCl2处理HaCaT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3 h,可上调COX-2的表达,1 h COX-2表达开始升高,2 h表达达到高峰。用0、500、1 000和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2 h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COX-2的表达。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8 h可时间依赖性地降低HaCaT细胞存活率,半数致死时间(LT50)在6 h左右。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6 h可促进HaCaT细胞释放IL-6和IL-8。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明显对抗2 000μmol.L-1 CoCl2处理引起的细胞毒性及CoCl2诱导的IL-6和IL-8的释放增加。结论 COX-2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aCaT细胞毒性及炎症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酮Ⅱ_A对HeLa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HeLa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烟酸己可碱33258染色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用药后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它能促使HeLa细胞发生凋亡;用药48h后Bc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基因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OX-LDL处理组[25 mg/L(B1组)、50 mg/L(B2组)、75 mg/L(B3组)、100 mg/L(B4组)]、B4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0 mg/L(C1组)、0.5 mg/L(C2组)、1.0 mg/L(C3组)、1.5 mg/L(C4组)],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法观察不同剂量OX-LDL处理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通过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干预B4组细胞,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B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随着OX-LDL剂量增加,B组中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力逐渐下降(P<0.05);与B4组比较腿着丹参酮ⅡA剂量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减少SOD活力逐渐增加(P<0.05);与A组比较腿着OX-LDL剂量的增加,细胞自噬水平逐渐上升,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丹参酮ⅡA剂量的增加,细胞自噬水平逐渐下降,阳性细胞比例逐渐降低(P<0.05)。结论体内OX-LDL含量增加对血管内皮具有损伤作用,丹参酮ⅡA通过降低体内MDA含量、增加SOD活力从而提高HUVEC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降低细胞自噬水平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海绵植入小鼠模型对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体外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诱导模型,利用细胞迁移及小管生成实验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影响;体内实验采用海绵植入小鼠模型,通过QPCR测定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微血管生成及VEGF蛋白释放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40、80μg/m L剂量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与形成的结节数目呈现一定剂量相关性,且丹参酮Ⅱ_A磺酸钠80μg/mL剂量组的小管生成节结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12、24mg剂量组VEGF-Am RNA相对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作用最强,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丹参酮ⅡA磺酸钠12、16、24mg剂量组的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量最高,荧光面积最大,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A mRNA的表达来影响。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_A逆转多药耐药的体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房》2015,(25):3488-3490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逆转多药耐药的体外效应。方法:以0[仅20 mg/L多柔比星(ADM)或顺铂(DDP),阴性对照]、5mg/ml丹参酮ⅡA(联合20 mg/L ADM或DDP)培养人乳腺癌耐ADM(MCF-7/ADM)细胞、人肺癌耐DDP(A549/DDP)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细胞中细胞周期控制蛋白CDC25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KD2)m RNA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比较,丹参酮ⅡA作用于MCF-7/ADM、A549/DDP细胞24、48 h后细胞活力减弱,细胞中CDC25A、CKD2 m RNA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ADM或DDP能够抑制MCF-7/ADM和A549/DDP的细胞活力,减弱细胞中CDC25A、CKD2 m RNA表达,具有一定的逆转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Survivin在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在PC12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诱导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CoCl2诱导缺氧与survivin表达间的量效(200~1000μmol·L-1)和时效(0~48h)关系。结果CoCl2可明显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率,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应用不同浓度CoCl2处理PC12细胞24h,在200~6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survivin表达,600μmol·L-1CoCl2诱导survivin表达达高峰,超过此浓度,则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survivin表达逐渐下降,CoCl2浓度达1000μmol·L-1时,survivin基本不表达;应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在0~36h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PC12细胞survivin的表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urvivin的表达逐渐下降;加入2μmol·L-1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不仅可以降低600μmol·L-1 CoCl2诱导的survivin高表达,而且加重了600μmol·L-1 CoCl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survivin表达上调可能是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的内在防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存活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 SOD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质量浓度为0~100 mg/L nano-SiO_2处理16HBE细胞24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合适的后续实验处理剂量。将16HBE细胞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予等体积溶剂处理)、微米SiO_2对照组(予质量浓度为20 mg/L微米SiO_2处理),5、10和20 mg/L nano-SiO_2组(予相应终质量浓度的nano-SiO_2处理),姜黄素组(先予终浓度为1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2 h,再予终质量浓度为20 mg/L的nano-SiO_2处理)。各组细胞经处理后,分别于培养4、12和24 h时间点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中SOD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OD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随着nano-SiO_2处理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和24 h时间点,nano-SiO_2刺激后,16HBE细胞的SOD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出现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与同时间点溶剂对照组比较,10和20 mg/L nano-SiO_2组16HBE细胞的在上述2个时间点的SO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12和24 h时间点,20 mg/L nano-SiO_2组16HBE细胞的SO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微米SiO_2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16HBE细胞的上述2个指标均高于20 mg/L nano-SiO_2组(P0.05)。结论 nano-SiO_2刺激可导致16HBE细胞存活率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SOD1表达的下调可能是nano-SiO_2致16HBE增殖抑制的机制之一。姜黄素对nano-SiO_2诱导16HBE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 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  陈昊 《医药导报》2007,26(12):1398-1400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丹参酮Ⅱ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丹参酮Ⅱ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Bax及bcl 2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丹参酮ⅡA对CAOV3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免疫沉淀法显示丹参酮ⅡA可抑制ERK活性,流式细胞术显示丹参酮ⅡA可诱导CAOV3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法显示丹参酮ⅡA上调Bax,同时降低bcl 2表达,使Bax/bcl 2比值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ERK通路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途径与上调Bax表达,降低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腺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可溶性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CoCl2造成化学性缺氧,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Sw1990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可溶性VEGF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中可溶VEGF的水平与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可溶VEGF水平明显升高;缺氧9h,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及可溶性VEGF分泌的升高有密切关系;HIF-1α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促进肿瘤性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损伤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Rho/Rho激酶Ⅰ(ROCKⅠ)mRNA含量影响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加入5.5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损伤组的培养基中先后加入5.50,20.0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30.00,50.00μg·mL-1丹参酮ⅡA 200μL,培养48 h;阳性对照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0 mg·L-1维生素C 200μL,培养48 h。比较6组细胞的MDA、SOD、NO、NOS、ROCKⅠmRNA等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的SOD、NO、NOS含量均较损伤组增高,MDA及ROCKⅠmRNA含量均较损伤组降低,但除丹参酮ⅡA低浓度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述指标以丹参酮ⅡA高浓度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SOD、NO、NOS活性、降低MDA及ROCKⅠmRNA表达,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活性氧、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通过Rho/Rho激酶系统抑制NOS表达,进而影响NO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VP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1、2和4 mmol/L VPA作用细胞72 h后,细胞的凋亡率由处理前的(2.78±0.32)%,上升为(8.79±0.53)%、(18.65±1.02)%和(36.41±1.93)%;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VPA对Bel-740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卢爱龙 1, 谭小月 2, 张勉之 3△, 吴银娜摘要: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 (Sch B) 对氯化钴 (CoCl2) 诱导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 (HK-2) 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离体培养 HK-2 细胞, 随机分为 4 组。对照 (C) 组: 细胞未经任何处理。CoCl2组 (化学乏氧组): 加入 600 μmol/L 的 CoCl2 处理 24 h。Sch B 预保护(CoCl2+ Sch B)组: 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1 μmol/L 和 10 μmol/L Sch B 预处理 2 h 后, 其余操作同 CoCl2 组。Sch B 组: 分别加入终浓度 1 μmol/L 和 10 μmol/L Sch B 处理 2 h。CCK-8 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 AnnexinV-FITC/PI 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 RT-PCR 检测各组 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 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oCl2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细胞凋亡率、 HIF-1α蛋白表达量和 iNOS mRNA 表达量显著增加, HIF-1α mRNA 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ch B 预保护组较 CoCl2组细胞活性显著增加, 细胞凋亡率、 HIF-1α蛋白表达量、 HIF-1α及 iNOS mRNA 表达量均显著减少; Sch B 组与对照组细胞活性、 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ch B 组几乎不表达 HIF-1α蛋白。结论 Sch B 可能通过抑制 HIF-1α蛋白和 iNOS mRNA 的表达减少 HK-2 细胞的凋亡, 从而对 HK-2 细胞缺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62-376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抑制增殖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F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tit—PCR法检测给药后bel-2,bax以及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rITI’结果显示:用浓度0、2.5、5、10、20及40斗M丹参酮ⅡA处理24h后,BGC-823细胞抑制率分别0.00%、12.23%、21.79%、46.35%、77.32%和95.93%。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后的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受到抑制。另外,PCR研究表明,在给药24h后,丹参酮ⅡA显著降低bcl—2和c—myc基因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对BC,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bcl-2/bax的比值以及癌基因c-my~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心络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1-42)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分泌及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通心络预处理,并用20μmol·L-1的Aβ1-42干预24h诱导细胞损伤,经处理后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VEGF分泌及VEGF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Aβ1-42可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VEGF分泌减少及VEGF蛋白表达降低,HIF-1α蛋白表达增强,通心络可升高Aβ1-42诱导的VEGF分泌、增强其蛋白的表达,增强HIF-1α蛋白表达,保护内皮细胞。结论通心络可通过HIF-1α途径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分泌,从而对Aβ1-42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缺氧时体外培养的牛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REC)VEGF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理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CoCl2模拟缺氧处理培养的BREC细胞,用浓度分别为20、40、120μg/mL的川芎嗪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24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生物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PCNA的表达、细胞内ATP含量以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川芎嗪可减少缺氧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内ATP含量,降低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浓度,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嗪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赵海君  张园  高玲玲  高超  崔毓桂  刘嘉茵 《江苏医药》2012,38(19):2236-2239
目的 观察缺氧时滋养层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胎盘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株(BeWo细胞),二氯化钴(CoCl2)处理模拟化学缺氧.噻唑蓝法测定不同浓度(0、125、250、500μmol/L)CoCl2作用不同时相(6、12、24 h)后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25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不同时间(6、12、24 h)后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结果 125 μmol/L CoCl2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250μmol/L CoCl2作用时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P>0.05);500μmol/L CoCl2处理6、12、24 h后细胞活力均有明显下降(P<0.01).250 μmol/L CoCl2诱导构建滋养层细胞缺氧模型.250μmol/L CoCl2作用12、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增多(分别为0.24±0.13和0.31±0.01)(P<0.05或P<0.01).250 μmol/L CoCl2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滋养层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缺氧诱导滋养层细胞周期向G2/M期进展,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JNK信号通路介导化学性缺氧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Jun蛋白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对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JC-1染色荧光显微镜照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JN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00μmol.L-1CoCl2作用PC12细胞不同时间(12~48 h)后,可时间依赖性地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率;600μmol.L-1的CoCl2处理PC12细胞48 h时,可引起细胞出现核固缩等典型的凋亡特征;CoCl2能明显的降低PC12细胞的MMP;CoCl2能诱导JNK的磷酸化,特异性的JNK阻断剂SP600125可抑制CoCl2对PC12细胞的上述损伤作用。结论 CoCl2可引起PC12细胞损伤,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JNK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