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生于中年。笔者自 1997— 2 0 0 0年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96例 ,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6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38例 ,女 58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0岁 ,以 35~ 50岁多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7年。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56例 ,药物治疗对照组 4 0例。两组资料比较 ,其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以及影像检查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①反复发作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 ,甚至…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2006年12月,笔者用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5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其中24例采用脑阻抗血流图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一般资料42例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9岁,51~79岁29例占69%。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半年,2周以内居多。2.辨证分型实证 头晕突然发作,头部活动受限,晨起为甚,后项压痛。虚证 头晕头昏,如坐舟车或晕如醉酒,午后为甚,后项压痛不明显,每于急性发作缓解后转变而来。治疗方法实证 取后项部压痛点,捻转或提插1~3分钟,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虚证 取太溪、太冲或太溪、复溜,均双侧,补法,留针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疗法治疗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果:67患者经治疗,治愈57例,占85.1%,好转10例,占14.9%,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临床报道多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报道较少,笔者在临床上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54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半年。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诊断,其他类型的颈椎病不纳入本组观察对象。治疗方法1.取穴 风池(双)、百劳(双)、百会、前顶。2.操作 百劳穴取40mm毫针,针尖斜向椎体,其他穴位均用25mm毫针,按常规的刺法针刺,得气后用G6805电针仪…  相似文献   

6.
刘洪涛 《天津中医药》2011,28(3):202-203
[目的]观察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活血平肝汤内服,对照组48例,予口服氟桂利嗪每次10 mg,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P<0.01)。[结论]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按照中医辨证虚实取太阳、百会、印堂、合谷、血海、太溪等穴,按摩采用抹、拿、提按等手法.结果治疗组(针刺+按摩)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按摩)总有效率为82%,两组总有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2%和96.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83.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 ,社会老龄化及劳动方式的改变 ,屈颈机遇的增加等 ,颈椎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 ,已成为影响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多见 ,其症状复杂、缠绵难愈。笔者自 1989年以来采用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0 9例 ,女性 91例 ;年龄最大者 81岁 ,最小者 2…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由于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该病2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体现近年来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将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但其发挥疗效的机理尚不明确,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以针刺加火针治疗,与单纯用电针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变化亦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作用明显。结论: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对照组,能使脑血管扩张,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液250ml静滴,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风池、完骨、天枉、百会、上星、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见效快,疗效好,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的适宜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和药物组,分别施以针刺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针刺推拿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药物组,治愈病例的平衡治疗次数少于药物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滋肾平肝、化痰通络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将50例完整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2岁,45至65岁41例,占82%;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8年,其中3...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氦—氖激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颈椎病按临床表现可以分为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配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病人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49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2 0岁 ;非体力劳动者 46例 ,体力劳动者2 9例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2年。对照组 74例病人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4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6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7天。所有病人经X线摄片或CT ,核磁检查显示颈椎前缘、后缘骨质增生 ,生理曲度垂直或椎间隙狭窄的改变。2…  相似文献   

19.
滋肾平肝化痰通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良 《江苏中医》1998,19(5):34-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