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行阴式子宫切除术(VH)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记录年龄、腹部手术史、剖腹产史、肥胖、合并内科疾病、子宫大小、瘤体位置、子宫粘连等。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良性临床结局组和不良临床结局组,以手术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等复合指标定义不良临床结局,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有18例(17.6%)患者出现了阳性事件。与良性临床结局组比较,不良临床结局组腹部手术史比例、子宫大于12孕周比例,瘤体位于子宫下段比例以及子宫粘连比例显著增高(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大小(OR=6.407,P=0.008)、瘤体位置(OR=7.186,P=0.020)、子宫粘连(OR=11.672,P=0.011)是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子宫体积大于12孕周、瘤体位于子宫下段以及子宫粘连显著增加了TVH的手术风险,临床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测定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气腹解除后5min)及术后24h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的水平,并与20例开腹手术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缝合腹壁时)及术后24h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结束时2组血浆MDA水平均增加(腹腔镜组P<0.01,开腹组P=0.19);术后24h腹腔镜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20),而开腹组与术前比较继续升高(P<0.01)。血浆GPx活性及AOA水平在手术结束时两组均降低(腹腔镜组P<0.01、P<0.01;开腹组P=0.23、P=0.43);术后24h与术前比较腹腔镜组GPx活性部分恢复(P=0.11),AOA维持在手术结束时的水平(P<0.01),而开腹组GPx活性和AOA水平继续下降(P<0.01,P<0.01)。两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24hMDA水平低(P<0.01),GPx活性高(P<0.05),AOA水平无差异(P=0.33)。结论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术后基本得以恢复,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特征以寻找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肝移植手术并具有CMV实验室检查结果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2±10)岁。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有CMV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对照组(n=110)。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5)、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P=0.001)、Child-Pugh评分(P=0.048)、总胆红素(P=0.002)、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P=0.002)、血氨(P=0.040)、腹水(P=0.042);术中术式(P=0.023)、失血量(P=0.006)、输血量(P=0.004);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时间(P=0.016)等因素是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ELD评分(P=0.007,95% CI:1.027~1.187)可能为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多克隆抗体的使用与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CMV感染不相关。结论 MELD评分高可能是肝移植术后患者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剂不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24 h未排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早给予患者预防与治疗措施,尽快恢复其胃肠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术后≤24 h排气组和术后>24 h排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纳入的2 44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24 h排气组897例(36.7%)。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性别(女性vs男性),失血量,是否输注悬浮红细胞,手术时间(≥4 h vs <4 h),术后6 h、24 h静息及功能锻炼后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 NRS)(>3分vs ≤3分),术后6 h、24 h有无恶心呕吐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外科手术后24 h未排气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B=0.333,OR=1.395,P<0.001),手术时间≥4 h(B=0.383,OR=1.467,P<0.001),术后24 h有恶心呕吐(B=0.585,OR=1.794,P<0.001)。结论 临床医生需密切关注具有术后24 h未排气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手术时间≥4 h、术后24 h有恶心呕吐)的患者,以加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滨州市沾化区高危人群羊布鲁菌病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防控羊布鲁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至2017年沾化区从事与羊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羊布鲁菌病抗体检测与诊断。结果 沾化区共调查羊布鲁菌病高危人群1 232例,布鲁菌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3.39%。2017年布鲁菌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98%、2015、2016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0,P<0.05),2015、2017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P<0.05) ; 年龄组以 21~70岁为高发病人群,抗体阳性率为14.19%,71 岁以上组为低发病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5.26%,两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男性布鲁菌抗体阳性率为16.48%,女性抗体阳性率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P<0.05)。结论 近三年来,沾化区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抗体阳性感染率逐年增加,疾控中心和畜牧局应迅速开展布鲁菌病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群感染率,达到消除布鲁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和开放膀胱全切术两种术式的围手术及肿瘤学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女性膀胱癌患者91例,将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以1 :1的比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与开放膀胱全切患者进行匹配,匹配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T分期及N分期,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围手术及肿瘤学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匹配前后两组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生存时间(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匹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行开放膀胱全切术患者6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四分位距1869个月)。与开放膀胱全切组相比,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患者年龄更小(P<0.001),术前ASA评分更低(P=0.018),匹配后,22例开放膀胱全切患者与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前,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05),术中输血率更低(P<0.001),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P=0.03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5),两组间OS(P=0.698)、CSS(P=0.942)、PFS(P=0.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后,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术中失血量仍较开放膀胱全切组更少(P=0.009),术中输血率更低(P=0.001),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40),但清扫淋巴结数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OS(P=0.432)、CSS(P=0.429)、PFS(P=0.2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并不是女性膀胱癌患者OS(HR 1.134, 95%CI 0.335~3.835,P=0.839)、CSS(HR 1.051,95%CI 0.234~4.719,P=0.949)、PFS(HR 0.538,95%CI 0.138~2.095,P=0.37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术中出血量少、术中输血率低、围术期并发症少,但本研究并无证据表明女性膀胱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预后优于开放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索预防CSOM术后复发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CSOM患者106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随访1年观察是否复发并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组,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两组间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CSOM术后复发率为6.38%。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χ 2=16.338,P=0.000)、年龄≥60岁(χ 2=5.182,P=0.023)、发病频次≥3次/年(χ 2=4.388,P=0.036)、活动期发病持续时间>7 d(χ 2=4.729,P=0.030)、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 次/年(χ 2=11.913,P=0.001)、伴慢性鼻窦炎(χ 2=11.077,P=0.001)、血糖>6.11 mmol/L(χ 2=15.327,P=0.000)、术后降钙素原(PCT)>0.5 μg/L(χ 2=8.337,P=0.004)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通气管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χ 2=5.308,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DRO感染(OR=3.373,95%CI:1.825~6.234,P=0.000)、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 次/年(OR=2.727,95%CI:1.479~5.030,P=0.001)、慢性鼻窦炎(OR=2.980,95%CI:1.654~5.369,P=0.000)、血糖(>6.11 mmol/L)(OR=3.219,95%CI:1.741~5.953,P=0.000)、PCT(>0.5 μg/L)(OR=2.085,95%CI:1.106~3.931,P=0.023)是CSO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做好MDRO感染防控、控制血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慢性鼻窦炎复发是降低CSOM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监测PCT可为临床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尿酸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275例≥55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尿酸(uric acid, UA)、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vitamin D3, 25 OHD3)、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等浓度。测定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握力、步速等,并计算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ASMI),分析UA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 55岁以上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2.73%,肌少症组患者UA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307.5±76.57) mmol/L vs (342.02±89.02 )mmol/L,P=0.0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与ASMI呈正相关(r=0.201, P=0.006),UA与握力,步速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UA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9,95%CI:0.79~0.97,P=0.043)。结论 尿酸对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肌少症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功能衰退与子宫全切除手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于2011-01~2014-12收治的120例50岁以下未绝经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子宫全切手术60例(A组)以及子宫次切除组60例(B组)。结果 相较于B组患者而言,A组患者对卵巢影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子宫全切除还是子宫次切除手术均会对患者卵巢内分泌造成影响,且子宫全切除手术对患者卵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中国女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各种典型绝经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 MoCA)评估150名志愿者的认知功能,将其中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6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MCI组),认知功能正常的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on-MCI组)。收集临床、社会人口学和人体测量学数据,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KMI)评估绝经症状。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年龄(P=0.001)、教育水平(P=0.001)、KMI评分(P <0.001)、失眠(P=0.033)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年龄不超过55岁的患者,失眠(P=0.032)、头痛(P=0.021)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教育水平(P=0.004)是MC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各种更年期症状与MCI之间明确关联,这可能为预防痴呆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患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求导致此类人群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在18~59岁之间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141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者44例)和对照组(主动脉瓣正常者97例),对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合并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性研究。结果 与主动脉瓣正常的中青年相比,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浓度更高[(4.45±1.00) mmol/L vs (3.93±0.77)mmol/L, 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2.73±0.76)mmol/L vs (2.42±0.68)mmol/L, P=0.016]、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100% vs 90.7%,P=0.03)。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均存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合并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越少,其吸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占比越高。中青年患者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总胆固醇浓度是中青年发生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影响因素(P=0.007,OR=4.882,95%CI:1.553~15.347)。结论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比同年龄段主动脉瓣正常者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更高,合并冠心病者更多,高总胆固醇可能是中青年发生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中青年(18~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受伤原因,骨折侧别,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骨折线部位,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复位方式(切开或闭合),内固定方式及复位质量等资料.依据患者随访的X线及MRI影像资料明确ANFH的诊断.内固定方式采用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 CCS)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加或不加抗旋转螺钉).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与术后发生ANFH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13例,包括男性63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3.17±12.34)岁,平均随访时间(25.08±16.17)个月.ASA分级包括Ⅰ级21例,Ⅱ级55例和Ⅲ级37例.受伤原因包括低能量创伤76例及高能量创伤37例.骨折侧别包括左侧61例,右侧52例.骨折线部位包括头下型37例,经颈型74例及基底型2例.Garden分型包括Ⅰ型3例,Ⅱ型46例,Ⅲ型39例及Ⅳ型25例.Pauwels分型包括Ⅰ型21例,Ⅱ型55例及Ⅲ型37例.患者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为(3.88±3.66) d,采用闭合及切开复位的患者分别有108例及5例,内固定采用CCS的患者63例,DHS的患者50例.骨折复位质量包括A级91例,B级18例,C级4例.术后共发生ANFH 18例,发生率为15.93%(18/113).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受伤原因(OR=0.19, P < 0.01),Garden分型(OR=0.13, P < 0.01),Pauwels分型(OR=0.12, P = 0.02),内固定方式(OR=3.29, P = 0.04)及骨折复位质量(OR=0.33, P < 0.01)等5种因素与术后ANFH有显著相关性, 将这5种因素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受伤原因(OR=4.11, P = 0.03)与Garden分型(OR=4.85, P = 0.04)与术后ANFH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受伤原因,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内固定方式及骨折复位质量等因素会增加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风险,其中受伤原因和骨折Garden分型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中青年(18~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受伤原因,骨折侧别,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骨折线部位,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复位方式(切开或闭合),内固定方式及复位质量等资料.依据患者随访的X线及MRI影像资料明确ANFH的诊断.内固定方式采用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 CCS)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加或不加抗旋转螺钉).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与术后发生ANFH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13例,包括男性63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3.17±12.34)岁,平均随访时间(25.08±16.17)个月.ASA分级包括Ⅰ级21例,Ⅱ级55例和Ⅲ级37例.受伤原因包括低能量创伤76例及高能量创伤37例.骨折侧别包括左侧61例,右侧52例.骨折线部位包括头下型37例,经颈型74例及基底型2例.Garden分型包括Ⅰ型3例,Ⅱ型46例,Ⅲ型39例及Ⅳ型25例.Pauwels分型包括Ⅰ型21例,Ⅱ型55例及Ⅲ型37例.患者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为(3.88±3.66) d,采用闭合及切开复位的患者分别有108例及5例,内固定采用CCS的患者63例,DHS的患者50例.骨折复位质量包括A级91例,B级18例,C级4例.术后共发生ANFH 18例,发生率为15.93%(18/113).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受伤原因(OR=0.19, P < 0.01),Garden分型(OR=0.13, P < 0.01),Pauwels分型(OR=0.12, P = 0.02),内固定方式(OR=3.29, P = 0.04)及骨折复位质量(OR=0.33, P < 0.01)等5种因素与术后ANFH有显著相关性, 将这5种因素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受伤原因(OR=4.11, P = 0.03)与Garden分型(OR=4.85, P = 0.04)与术后ANFH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受伤原因,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内固定方式及骨折复位质量等因素会增加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ANFH的风险,其中受伤原因和骨折Garden分型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年龄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登陆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EER)登记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所有SCLC病例(n=17 237)。青年组定义为年龄≤49岁的患者(n=733),中年组定义为50~64岁的患者(n=6 332),老年组定义为年龄≥65岁的患者(n=10 172)。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获取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数据,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CSS缩短(χ2=342.08, P<0.001),其中青年组患者的OS(χ2=203.90, P<0.001)和CSS(χ2=160.50, P<0.001)均提高。中年组风险比(HR)为1.177(95%CI:1.068~1.296, P=0.001),老年组HR为1.643(95%CI:1.495~1.807, P<0.001)。在Ⅰ期(P=0.015)、Ⅲ期(P<0.001)、Ⅳ期(P<0.001)或接受非手术治疗(P<0.001)的患者中,年龄越小,CSS越具优势。 结论 年龄≤49岁的SCLC患者较更年长患者具有生存优势;在Ⅲ期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具有较明确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探索POD与POCD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20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年龄 ≥ 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级,于术前1 d以及术后第1、2、3、7天用意识混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POD的诊断,于术前1 d以及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POCD神经心理量表测试,用于诊断POCD。分别根据患者POD和POCD患病与否将患者分为POD组和非POD组、POCD组和非POC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向后逐步法引入备选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引起POCD或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按POD患病与否分组后统计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分析POD与POCD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术后患者POD发生率为12.8%,POCD发生率为44.1%。ASA分级高(OR=2.605,95% CI:1.160~3.067)、患者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OR=2.061,95% CI:1.024~2.549)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性别(男性)(OR=6.087,95% CI:1.685~14.893)、ASA分级高(OR=4.548,95% CI:2.487~10.384)、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0.750,95% CI:0.601~0.939)和合并糖尿病(OR=4.673,95% CI:1.209~8.674)是老年患者POD发生的危险因素。POD组的POCD发生率为80%,高于非POD组为38.8%(P<0.05)。结论 ASA分级高、患者术后第1天VAS高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男性、ASA分级高、低BMI和糖尿病是老年患者POD发生的危险因素,POD患者更容易发生POC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地区回族老年人群糖代谢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确定调查人群,在指血糖初筛后的高危人群(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筛选糖尿病及其前期患者。采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对其中60岁以上被调查人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群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率:全部老年人群,回汉民族间及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0.767),60~65岁组高于65岁以上组(P=0.023);回族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60~65岁组显著高于65岁以上组(P=0.009),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低于汉族;吸烟为回族老年人群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20)。结论 与汉族老年人比较,回族老年人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情况存在年龄、性别的差异,吸烟为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营养支持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营养支持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患者1520例,观察组768例,对照组7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主要结局指标:与常规饮食组相比,营养支持可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MD=2.80,95%CI(1.59,4.01),P<0.01]、血红蛋白[MD=6.11,95%CI(0.68,11.54),P<0.05]、血清总蛋白[MD=6.33,95%CI(3.17,9.49),P<0.01]、前白蛋白[MD=24.09,95%CI(3.05,45.14),P<0.05];但不能提高转铁蛋白[MD=0.42,95%CI(-0.14,0.97),P>0.05]。②次要结局指标:与常规饮食组相比,营养支持可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营养指数、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r指数、切口甲级愈合率,降低营养风险,减少住院时间,使患者下床时间提前;但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 营养支持可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其效果优于常规饮食。临床上应及早评估并努力纠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