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的变化情况、手术疗效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周发现正位122人,正位率85.92%,术后1年随访正位110人,正位率77.46%。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与手术设计、患者年龄、屈光状态、斜视的类型、斜视病程、双眼视功能等诸多因素有关。应尽早手术矫正眼位,才能有利于患者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共同性外斜视和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及临床早期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年龄介于3~20岁斜视矫正术后的斜视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斜视类型分为三组,三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7.7±1.2,8.5±1.4,8.1±1.3岁;病程分别为6.75±1.20,3.42±2.42和3.80±2.10a;斜视度分别为31.50△±5.50△,50.50△±12.56△和52.25△±13.80△。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检查手术前后远近斜视度,《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觉及融合功能,分析3种类型斜视术后眼融合功能恢复率及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情况,术后随访8wk。结果:三组术前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组与共同性斜视组病程、斜视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性外斜视组与共同性内斜视组病程及斜视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8wk随访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分别为12.5%,37.5%,62.5%,68.8%,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分别为0,18.8%,50.0%,56.3%;共同性外斜视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分别为14.1%,40.8%,64.8%,69.0%,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分别为1.4%,31.0%,54.9%,59.2%;共同性内斜视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6.3%,47.4%,73.7%,78.9%,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分别为5.3%,47.4%,63.2%,68.4%;术后2,4,6,8wk共同性外斜视组与共同性内斜视组术后眼正位率、立体视功能与融合功能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患者斜视病程相对较长,术后近期立体视功能及融合功能恢复缓慢,且恢复率较低,于术后4wk开始明显提高,而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及融合功能最早可于术后2wk恢复,且远期恢复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59例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9例平均随访17.7(3~64)mo的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年龄、双眼视觉、斜视类型、术式分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处理,观察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眼位:正位43例(73%);内斜3例(5%);外斜13例(22%)。眼位正位率与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与术前有无融合功能、斜视是否为间歇性、术式有关。学龄前手术组的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较高。结论:儿童共同性外斜视在斜视仍为间歇性、融合功能未丢失之前手术疗效较好。术式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张加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13-2214
目的:探讨双眼视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影响。方法:对90例7岁以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分两组,一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观察术后6mo及1a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组术后经同视机训练后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mo及术后1a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与非训练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同视机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过矫或欠矫率明显下降,与非训练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7岁以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经同视机训练能使部分患者单视功能恢复,而且眼位回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斜视性弱视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的短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斜视手术后3mo内对斜视性弱视眼的视功能恢复情况的研究。方法:对2006-06/2008-03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合并有弱视的98例患儿,年龄3.5~15(平均7)岁,其中共同性外斜76例,共同性内斜22例,手术前后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的检测、同视机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及睫状肌麻痹下屈光状态的检查,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术后1wk;1,3mo的弱视眼视力、双眼视功能以及屈光状态与术前对比,统计学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术后1wk弱视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眼融合范围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立体视觉的产生在术后1mo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mo的屈光状态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斜视性弱视经过斜视手术后可以迅速改善斜视性弱视眼的注视性质,使弱视眼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在术后1wk即可得到有效的提高,屈光状态无明显改变,眼位的正常是恢复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或联合外直肌后退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收集行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或联合外直肌后退术的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81例,术前及术后1wk;2,6mo均行常规的眼科检查、斜视角测量、眼球运动及同视机检查,分别对眼位、视功能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wk;2,6mo,患者正位率分别为80.1%,83.7%和81.3%,眼位同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双眼视功能同术前相比无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于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行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63例平均随访12.3(6~35)个月的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年龄、双眼视觉、斜视类型分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处理,观察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眼位:正位48例(76.19%);过矫3例(4.76%);欠矫12例(19.05%)。术后眼位正位率与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与术前有无融合功能、斜视是否为间歇性有关。学龄前手术组的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较高。结论儿童共同性外斜视在斜视仍为间歇性、融合功能未丢失之前手术疗效较好。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方法观察2002年~2006年在我科手术治疗54例患者的术后眼位变化、视功能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近期眼位正位为79.63%,远期正位为72.22%;术后近期眼位欠矫为5.56%,远期欠矫为29.63%:双眼单视功能建立近期为57.41%,远期为68.52%。结论及时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矫正眼位至正位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条件,而双眼单视功能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年龄在4~12岁共同性外斜视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4~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74例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88.10%;25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者的50.00%,30例恢复立体视功能,占术前无立体视功能者的53.57%。结论手术在纠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眼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恢复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共同性外斜视不同年龄组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及欠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3例不同年龄组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行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测定,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7岁组45例,术后眼位稳定,双眼单视功能重建,欠矫3例;8-12岁组52例,眼位较稳定,双眼单视功能重建,但融合范围小,术后欠矫6例;≥13岁组66例,术后欠矫15例,双眼单视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术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大龄组手术矫正眼位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和完善较困难,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术中如无复视,保持适度过矫,可降低远期欠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麻痹肌肌腹下行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对比。方法 收集36例(36眼)斜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B组行A型肉毒素眼外肌注射治疗,每组各18例(18眼)。记录术后1周与6a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角膜散光、视功能及屈光度变化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均达到美容性眼位矫正;12例(66.7%)达到功能性眼位矫正;治疗1周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治疗6a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术后1周8例患者存在双眼视功能,随访6a14例存在双眼视功能。B组患者术后12例(66.7%)达到美容性眼位矫正;达到功能性眼位矫正者9例(50.0%);治疗1周后及随访6a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术后1周6例患者存在双眼视功能,随访6a7例存在双眼视功能;两组治疗后1周近视度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a,A组近视度数为(-3.52±2.82)D,B组为(-5.78±3.42)D,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相比,在临床效果、角膜散光、视功能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眶-球硅管连接术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可行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水平性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方法分析45例年龄为18~50岁共同性水平斜视矫正手术后的双眼视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术前均无双眼视功能。斜视矫正术后6周,40例(88.89%)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其余5例(11.11%)术后无双眼单视,但仅2例经同视机检查有Ⅲ级功能。结论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不仅达到美容目的,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下斜肌切断术治疗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 V 型斜视的疗效。方法对68例(106眼)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 V 型斜视行改良下斜肌切除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及(或)缩短术,术后观察评价下斜肌功能、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术后100眼(94.3%)下斜肌功能亢进消失、6眼(5.6%)下斜肌亢进、无下斜肌功能不足者。术前水平斜视角平均64.5△,术后9.2△,术前垂直斜视角平均15.8△,术后随访为2.2△,平均降低13.6△。术前7例(12.5%)有双眼单视功能,术后47例(73.5%)有不同程度的双眼单视功能。结论改良下斜肌切断术是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 V 型斜视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间歇性外斜视且进行斜视矫正术者312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50例,年龄3~36岁,平均(11.3±7.3)岁。根据术后1周开始不同训练的需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传统训练组(105例)及视感知训练组(105例)。检查并记录患者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训练后3个月及训练后6个月时的远近斜视度、同视机三级功能恢复率及近立体视恢复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训练前、训练后1、3个月及6个月三组平均看近斜视度分别为(0.68±2.08)△、(1.45±3.19)△、(1.74±3.69)△及(2.36±4.48)△。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98,3.54;P<0.05)。看远斜视度分别为(0.70±2.15)△、(1.45±3.19△、(1.78±3.72)△及(2.42±4.51)△。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75,3.67;P<0.05)。同视机Ⅰ级功能恢复率,术后均达到95%以上,三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05)。同视机Ⅱ级功能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比训练前增加16例(占9.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5);训练后6个月比训练前及训练后1个月分别增加23例(占13.29%)及20例(占11.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5.17;P<0.05)。同视机Ⅲ级功能恢复率,视感知觉组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7例(占31.48%)及21例(占38.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16.34;P<0.05);传统训练组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3例(占20.64%)及14例(占22.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6.22;P<0.05)。近立体视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比训练前增加22例(占12.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8,P<0.05);训练后6个月比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增加46例(占26.90%)、40例(占23.39%)及24例(占14.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9.54,5.78;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患者术后经过训练,其同视机Ⅰ级功能恢复率、Ⅱ级功能恢复率及近立体视恢复率均比训练前提高;视感知觉训练组及传统训练组患者的同视机Ⅲ级功能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均显著高于训练前。而观察组患者,不但其同视机三级功能恢复率无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其远近斜视度却均表现为增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与同视机训练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01/10于我院行斜视手术后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的斜视患者100例,根据术后训练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同视机训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mo进行眼位及视功能检查。

结果:治疗后12mo,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0% vs 56.0%,P<0.05),且6~17岁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 vs 45.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丧失效果明显优于同视机训练,其疗效与斜视发病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机械法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近视前后暗环境下对比度视力及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评估术后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行SBK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20例(40眼),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型号MFVA-100)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暗环境暗背景下100%、25%、10%、5%4个对比度下的logMAR视力及反应时间.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在暗环境暗背景下,随着对比度的下降,logMAR视力值呈增大趋势.在100%、25%对比度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1个月、3个月)对比度视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0、3.203,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logMAR视力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722、5.167,P<0.05;q=3.000、3.217,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44、0.217,P>0.05).在10%、5%对比度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1个月、3个月)对比度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7、1.382,P均>0.05).随着对比度的下降,反应时间呈延长趋势.在100%对比度下,术后1个月、3个月反应时间较术前缩短,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4,P>0.05).在25%、10%、5%对比度下,术后反应时间延长,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三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49、1.073、0.637,P均>0.05).结论 机械法SBK治疗近视后,暗环境下100%、25%对比度视力提高,10%、5%对比度视力无显著变化,各对比度下反应时间无显著变化.SBK术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可作为评价SBK疗效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后囊膜切开大小对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视功能、视轴区混浊(VAO)的影响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年龄 <8岁的儿童白内障患者58例(107眼)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记录患儿术前情况,包括视力、眼压、眼位、晶状体混浊程度、全身及眼部合并症、手术年龄。根据术中后囊膜切开直径的大小分成2组:A组为2~<4 mm,B组为4~<5.5 m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61.3±12.3)个月,A组20例37眼(单眼3例),B组26例46眼(单眼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A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31±0.21,其中6眼BCVA≥0.5 (16.2%),具有融合功能的6例,具有立体视功能的4例。19眼(51.4%)在术后7~24个月发生不同程度的VAO,其中6眼因严重的VAO再次手术切除,其余13眼给予YAG激光切开术。B组BCVA为0.48±0.26,其中24眼BCVA≥0.5(52.17%),具有融合功能的8例,具有立体视功能的8例。6眼(13.0%)发生不同程度VAO,其中2眼行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且有2例随着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眼球震颤减轻甚至消失。术后5年,A组平均眼轴长度较术前增长(2.30±2.06)mm,B组较前增长(2.13±1.53)mm,2组患者在BCVA、VAO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P值均<0.05),在眼轴增长长度、双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837,0.296;P值均>0.05)。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后房型IOL植入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后囊膜切开范围为4~<5.5 mm时不但可以安全植入IOL,便于术中前部玻璃体的有效切除,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视觉质量并减少VAO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stereopsis with differences between eyes (better minus worse eye value) and the binocular value of visual acuity and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to analyse binocular summation or inhibition phenomena owing to differences between eyes. METHODS: A cohort of 137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ataracts (visual acuity of 0.3 LogMAR or worse in both eyes) was followed up through first- and second-eye cataract surgery. Th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s of two teaching hospitals. Visual acuity, contrast sensitivity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and stereopsis were measured preoperatively, after first- and second-eye surger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local correlation analyses were used. RESULTS: Stereopsis was most strongly influenced by visual acuity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fter first-eye surgery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of 0.382 for difference between eyes and 0.356 for binocular visual acuity) and by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fter second-eye surgery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of 0.353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yes and -0.312 for binocular contrast sensitivity). After first-eye surgery,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yes with stereopsis was stronger (between 0.4 and 0.5) when the differences were greater than 0.4 logMAR units for visual acuity. Slight binocular summation was found for contrast sensitivity. CONCLUSIONS: When assessing the indication for and outcomes of cataract surgery, analysis of visual function should include measures of both eyes, rather than measures of the operative eye only, as differences between eyes (better minus worse eye valu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inocular measures such as stereop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响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住院诊治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儿9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并术后回访1a,分析其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就诊年龄、手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手术前近立体视功能、手术后眼位等.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Timus立体视功能、斜视临床分型不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期行外斜视术的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恢复的患儿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