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6mL/kg的低潮气量通气对每搏量变异度( SVV)预测液体反应的准确性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组[n=30,潮气量(VT)=8mL/kg,频率(f)=12/min]和T组[n=30,VT =6mL/kg,f=16/min]。麻醉诱导后,6%羟乙基(130/0.4)7mL/kg静脉输注。除了标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测定补液前后的SVV、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量( SV)、每搏输出量指数( SVI)、全身血管阻力( SVR)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SVRI)。结果补液后,两组患者MAP、CVP、SVI和CI明显增加,而SVV和SVR明显下降。 SVI与SVV正相关(C组:r=0.901;T组:r=0.737),与HR、MAP、CVP和SVR不相关。 SV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C组0.876,T组0.789)。结论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可以准确预测6mL/kg的低潮气量通气患者的液体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Flotrac/Vigileo系统应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监测心输出量(CO),观察不同输液量对第一肝门阻断开放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36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例,各组形成气腹的压力相同(12 mm Hg)。在第一肝门阻断开放前,各组均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羟乙基淀粉)做为基础量。Ⅰ组为正常输液组(基础量);Ⅱ组输液增加羟乙基淀粉500 m L;Ⅲ组输液增加羟乙基淀粉1000 m L。Philips MP60监护仪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 O2),通过Flotrac传感器监测桡动脉有创动脉血压(MAP),Vigileo监护仪连接Flotrac传感器连续监测CO、心指数(CI)、每搏量(SV)及每搏量变异率(SVV)的变化。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10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建立气腹后5 min(T2)、第一肝门阻断即刻(T3)、第一肝门开放即刻(T4)、第一肝门开放后5 min(T5)、第一肝门开放后20 min(T6)、气管插管拔出后5 min(T7)各时间点的MAP、HR及CO等指标,观察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1~T7时间点中,T3、T4、T5、T6时间点3组患者的MAP、CVP、HR、CO、SVV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5时CI、SVV变化较为突出,Ⅰ~Ⅱ组间及Ⅱ~Ⅲ组间均存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应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持续有效地监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准确地指导术中液体治疗,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下患者全身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及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是否会影响SVV.方法 择期平卧位行开腹胃肠手术患者60例,年龄37~65岁,ASA Ⅰ ~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及术中麻醉维持;右美托咪定组在对照组的麻醉方案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并以0.5 μg/(kg·h)的速率持续输注维持麻醉.待气管插管5 min后、手术开始前以0.3 ml/(kg·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输注量7 ml/kg.记录输注羟乙基淀粉氯化液前即刻(T1)和输注完毕后3 min (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VV、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并计算SVV与SVI的变化率(△SVV、△SVI).以ASVI≥10%为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标准时,绘制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组SVV的诊断阈值为10.5%,判断扩容有效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6.7%,曲线下面积为0.932;对照组的诊断阈值为11.5%,判断扩容有效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3.3%,曲线下面积为0.941.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在TI与T2的SVV差值(△SV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量、0.5 μg/(kg·h)维持量的条件下,SVV判断患者液体治疗的扩容有效阈值为10.5%.该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不会影响SVV对全身血容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断流术)术中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脾切断流术患者38例.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连接FloTrac传感器(Vigilleo监测仪),全麻插管后行颈内静脉穿刺,20 min后以0.4 ml/(kg·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增加≥15%为扩容有效,分为反应组和非反应组.记录输注前及输注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SVI和SVV,绘制SVV判断血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比较容量治疗前后数据差异.结果 反应组21例,非反应组17例.与容量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MAP、CVP、SVI升高而SVV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V、CVP、MAP预测血容量变化的AUC分别为0.905、0.714、0.612.SVV诊断阈值为8.5%,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2.4%.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SVV预测血容量变化准确性好,但诊断阈值较低,指导液体治疗时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90例腰硬联合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A组),羟乙基淀粉(B组)和单纯乳酸林格氏液(C组).每组30例.全部病人均先给予乳酸林格氏液10ml/kg,补充生理需要量.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HES)以25ml/min的速度,10ml/kg的用量输入.于腰穿前2-3分钟给予麻黄碱6mg.B组给予羟乙基淀粉,输入速度及用量同A组,C组单纯给予乳酸林格氏液以25ml/min,10ml/kg输入.监测病人入室(T0)预处理后(T1),腰麻注药后5min(T2)8min(T3)15min(T4),BP及HR变化.结果 A组病人在T2T3和T4时点与T0相比BP及HR无明显变化(P>0.05).B组病人BP及HR在T2T3和T4时点下降明显,与T0同时点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T2T3及T4时点与T0相比及与同时点A组相比BP和HR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对无严重心肺疾患病人给予预羟乙基淀粉联合麻黄碱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腰硬联合麻醉后BP下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4-7,封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液体治疗时每搏变异度(SVV)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平均动脉压(MAP)持续低于80 mm Hg时,以250 m L生理盐水于10 min内输注完毕,并分别于液体治疗前后测量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依据液体治疗前后心排指数(CI)增加(ΔCI≥15%)的患者作为有反应组,共26例,将ΔCI15%的患者作为无反应组,共21例。分别对MAP、中心静脉压(CVP)、SVV、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ΔCI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MAP、CVP、SVV、HR、SV、S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SC评分、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治疗前有反应组的SVV高于无反应组,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MAP、CVP、CO、CI、HR、SV、S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治疗前SVV与ΔCI呈直线相关(r=0.767,P=0.000);CVP、MAP、HR、SV、SVI与ΔCI无明显相关(r=-0.146,P=0.326;r=0.140,P=0.346;r=-0.028,P=0.851;r=-0.138,P=0.354;r=-0.191,P=0.199);SVV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 0.792~0.976,P=0.000),以SVV12.5%为切点预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6.2%。结论 SVV可用于评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容量反应,作为指导容量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诱导和吸入0.5 MAC异氟醚(ISO)后输注琥珀酰明胶或6%羟乙基淀粉200/0.5(HES)15 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血流动力学及渗透压的变化,探讨全麻下行AHH的可行性.方法胃肠肿瘤手术患者30例,分为两组,组Ⅰ为明胶组(n=15),组Ⅱ为HES组(n=15).丙泊酚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经口插入食管超声多普勒探头,实施AHH,吸入0.5 MAC ISO,30 min内从肘静脉输入明胶或HES 15 mL/kg.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指数(SI)、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室射血时间(LVETi)、射血加速度(Acc);抽血测红血球压积(Hct)和晶体、胶体渗透压.结果两组稀释完毕时和30 min后,SI、CI显著升高(P<0.01).两组稀释后各时刻点,SVR均明显下降(P<0.05);稀释20 min、稀释完毕时和30 min后,CVP显著上升(P<0.01).MAP在稀释完毕时,组Ⅰ高于组Ⅰ(P<0.05).HR、Acc、LVETi均无差异(P>0.05).Hct在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晶渗压与胶渗压组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全麻诱导和吸入0.5 MAC ISO后输注明胶或HES实施AHH,均使SI、CI、CVP上升,SVR下降,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渗透压保持平稳,扩容效果满意,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羟乙基淀粉和血定安对血凝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羟乙基淀粉和血定安对机体血凝图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ES),血定安组(GEL),复方氯化钠液组(R)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以20ml/kg/h的速率分别由静脉输入HES,GEL,R液60min.采集输液前和输液后静脉血样立即送代化验室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输入20ml/kg/h的HES和GEL后Bp、P、HR相对平稳,DBP的上升和HR的下降与R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输入HES和GEL后PT有所延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围术期内血凝三项的变化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李胜华  吴娟  罗威  王长社  陆勤 《上海医学》2012,35(10):848-85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平衡液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5 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5、10、15 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液结束后,在L3与L4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产妇入手术室(T1),静脉滴注液体完即刻(T2),鞘内注射药物5 min(T3)、10 min(T4)、2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 min的Apgar评分.采集T1和T2时间点,产妇的动脉血及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平衡液组和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组内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乙基淀粉中剂量组T4、T5时间点及羟乙基淀粉高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平衡液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4组组内和组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产妇动脉血和胎儿取出时脐动血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衡液组产妇的麻黄素使用率为30%,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的10% (P <0.05),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产妇均无未使用麻黄素.4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为10 mL/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的影响&#65377;【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65380;内毒素(LPS)对照组(LPS,E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HSS)组(LPS + HSS, HSS组)&#65380;羟乙基淀粉液130/0.4(HES)组(LPS + HES,HES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LPS + HSH,HSH组)&#65377;各组在静注LPS(1 mg/kg) 30 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 ml/kg)干预&#65377;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干/湿质量比例,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的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65377;【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各组病理改变均加重,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升高(P < 0.05),内毒素对照组病理评分升高(P < 0.01),干/湿质量比例下降(P < 0.05),SOD活性下降(P < 0.01),内毒素对照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组MDA浓度升高;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75 g/L高渗氯化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病理改变减轻,肺病理评分&#65380;MDA浓度下降(P < 0.01),干/湿质量比例升高(P < 0.05),SOD活性升高(P < 0.01)&#65377;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下降(P < 0.05, P < 0.01)&#65377;【结论】 使用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进行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65377;相比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在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作用更佳&#653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ALL/ARDS患者血氧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32例肺内或肺外因素所致ALL/ARD患者在一定镇静和肌松条件下进行俯卧位通气,分别检测俯卧前、俯卧半小时、俯卧1 h、仰卧0.5 h、仰卧1 h各时点的血气分析及HR、MAP、CVP、CO、CI、SV、每搏量变异率(SVV).结果患者转为俯卧位后,氧合状况显著改善(PaO2/FiO2从215.3±58.2升至251.0±25.8和263.3±30.6,P〈0.05),且在转为仰卧位1 h后效果依然存在(PaO2/FiO2为214.1±54.5,P〈0.05);而MBP、HR、CVP及CO、CI、SV、SVV等指标在体位变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ALL/ARDS患者氧合情况,且对其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血浆代用品行血液稀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改良明胶液(MFG)和羟乙基淀粉(HES)两种血浆代用品,对犬进行血液稀释,比较两者对犬的血流动力不学及氧输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放血量10~20ml/kg时,MFG的CO、CI、DO2,VO2上升(P〈0.05),HES的CO,CI增加,但DO2,VO2下降(P〈0.01)。当放血量为20~30ml/kg时,MFG的CO、CI仍增加(P〈0.05),而HES的CO,CI已明显下降(P〈0.0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AHH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和C组(对照组)。麻醉前补充禁食所失液体量乳酸林格液6~8ml/kg,局麻下行右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待硬膜外阻滞起效后,AHH组开始血液稀释,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20ml/kg,速率50ml/min,对照组常规输液。同时硬膜外注入1.33%利多卡因+0.167%地卡因10ml初始剂量后,开始全麻诱导,术中维持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稳定于1.2%左右,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心电图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分别记录术前(T0)、稀释后15min(T1)、术毕(T2)的MAP、HR、CVP、电解质值和血糖值,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d(T3)Hb、Hct。记录术中总出血量、输血量等。结果:AHH组血液稀释后CVP有所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与C组相比,AHH组患者的MAP、HR较平稳。AHH组在血液稀释后的Hct、Hb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第1d基本恢复正常。与C组相比,AHH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尿量明显增多,异体输血量降低。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T1、T2增高(P<0.05),各时点血清K+、Na+、Cl-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的骨科手术中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液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15.
涂杰  张炳东  吕静  粱东科  李涛 《海南医学》2011,22(24):21-24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6%羟乙基淀粉200/0.5和6%羟乙基淀粉30/0.4)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6%羟乙基淀粉200/0.5组(A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A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200/0.5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B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130/0.4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CPB15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毕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CVP)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并同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PT、APTT、FIB、ACT、Plt)。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转流后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黏度明显下降(p〈0.05),PT、APTT均有所延长(P〈0.05),FIB、Plt均有所减少(P〈0.05),HR、MAP、CVP、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200/0.5或6%羟乙基淀粉 130/0。4作为CPB预充液,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但对凝血功能有可耐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3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5 kg,随机均分为C 组(n=15):对照组,术中常规输液,术毕输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2 U;A组:ANIH组,于麻醉诱导前采血400~600 mL(循环血量的10%~15%),然后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HES130/0.4)1 000~1 200 mL,并于手术结束前将自体血回输.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麻醉前1 h(T1)、稀释后(T2)、术毕即刻(T3)术后第1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Hct和凝血功能(PT、APTT、FIB).结果 稀释后A组CVP明显升高,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2组患者均有一过性低血压,但C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5),术中A组尿量较C组明显增多(P<0.05).稀释后A组Hct、FIB 明显降低,APTT明显延长,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1 d A组Hct、PT、APTT 与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A组FIB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ANIH能增加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可有效减少术中异体血输入,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25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在全麻诱导插管机械通气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在1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分别于扩容前后记录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人术中不同容量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对老年病人输注不同负荷容量的6%羟乙基淀粉(HES)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I~II 级、择期全髋置换术病人24 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2 例,分别输注6% HES15 ml/kg和20 ml/kg。两组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实施AHH,全麻诱导后,经中心静脉分别将15 ml/kg和20 ml/kg的6%HES以50 ml/min输注完毕。术中采用无创心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流量(PCBF), 同时监测CVP 、MAP、HR。分别在AHH前、AHH完毕即刻和术毕记录上述数据。上述各时点和术后1天采集动、静脉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术中失血量和输液量。结果 两组病人的CI、CVP、CO、PCBF及SV在AHH完毕即刻和术毕较AHH前明显升高(P<0.05);其变化幅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的Hb、Hct及Pt在AHH完毕即刻、术毕和术后1天与AHH前相比均降低(P<0.05);两组病人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和B组病人的ACT和血乳酸浓度在AHH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对无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人采用6%HES按15 ml/kg和20 ml/kg以50 ml/min快速扩容实施AHH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CH)时血液动力学变化,评价其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肝脏及胰十二指肠ASAII级手术患者30例,中年组15例,老年组15例,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以30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在AHH同时以平均动脉压(MAP)的70%为目标用尼卡地平行CH。分别于AHH前即刻(T0)、AHH完成即刻(T1)、AHH完成后30min(T2)、60min(T3)记录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1)两组在T0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Hct:与T0相比,两组患者在T1、T2、T3的Hb、Hct均下降(P〈0.05),两组间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液动力学:与T0相比:两组T2、T3的心率(HR)、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上升(P〈0.05),MAP、周围血管阻力(SVR)下降(P〈0.05);与中年组相比,老年组在T2、T3时的CI、CO下降(P〈0.05),CVP上升(P〈0.05),MAP、HR、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5岁以上、ASAII级,无明显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时,按照本研究所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速率及水平,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标准和时间,能维持机体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预充6%羟乙基淀粉(HEL)130/0.4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8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HEL130/0.4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6%HEL130/0.4400ml,B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血浆400ml,体外循环前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外循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1)红细胞比容(HCT),血沉(BSR);(2)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min、回ICU、术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HCT、PLC在体外循环后均显著降低(P〈0.05),BSR均显著加快(P〈0.05),两组HR、MAP、CVP、PLC、ACT、PT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EL130/0.4作为小儿体外循环稀释液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