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提高药师门诊咨询工作质量,为非住院患者提供实时、精准、全程的用药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介绍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各项功能,并评价其实践应用效果。结果: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建设对于药师和患者都可以获益,并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结论: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建设可以提升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患者得到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从门诊处方入手,加强老年人用药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老年人门诊用药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门诊老年人处方用药品种和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地监护老年人用药。结果与结论:通过改进医生不合理用药处方,做好用药咨询,加强发药交代工作以及开展用药教育等多种方式可以做好老年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住院病历量化评分体系,探讨其对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根据国家药事管理相关规定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结合医院实际,建立10大项34小项合理用药量化评分表。由临床药师对住院病历合理用药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就点评结果与临床医生进行反馈交流及干预,对严重不合格病历的责任医师进行必要处罚。以半年为一个评价周期,观察评分体系对用药合格情况及主要不合理用药项目的影响,评估该评分体系的实际价值。结果:应用该评分体系两年来,住院病历合理用药的合格率由57.2%提升到80.6%,不合格率由23.3%下降到7.2%;各项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医师反馈率由16.7%上升到40%,对用药点评意见的采纳率由29.4%提升至85%。结论:该住院病历合理用药量化评分体系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临床医师认可度及参与度较好,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老年患者用药监护及用药干预,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2015年5月-2016年11月一病区所有床位全部住院患者进行用药监护、教育,包括用药时间、服药方法、药品保存、药物相互作用等。结果:共监护1155例患者,发生用药5384次;累计发现用药差错677次,其中服药时间错误485次(占总差错71.6%),服药方法错误116次(占总差错17.2%),药品保存错误76次(占总差错11.2%);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对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分别由10.4%~70.6%提升至86.5%~100%。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指导患者用药,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老年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662例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评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应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PASS系统)”对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了分析,共监测了662名患者28573条药疗医嘱。结果:662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共使用药物901种,在28573条药疗医嘱中共监测到1198例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19%,主要表现为药物不良相互作用(1120例次)、特殊人群用药(63例次)、注射剂体外配伍(10例次)、药物过敏(3例次)和给药剂量错误(2例次)。结论: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水平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从患者、药师、环境、制度、设施设备方面,对纸质版用药交代与指导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用药交代与指导平台,将电子版用药交代与指导单推送至患者移动端,建立用药交代与指导数据库,并根据最新版药品说明书及时更新。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接受电子版用药交代与指导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25份,均有效回收。其中56.31%的患者希望同时获取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用药交代与指导服务;患者对电子版用药交代与指导单满意度达96.62%,且94.15%的患者认同其可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结论 利用“互联网+”实现用药交代与指导单的电子化,能增强药学服务的可及性,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406例住院患者头孢他啶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应用头孢他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同步调查,追踪分析2004年1~5月应用头孢他啶的406例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结果:406例用药者中发生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3%;头孢他啶有效率为72.4%;不合理应用有89例,占21.9%。主要问题为用药时间过长,剂量偏大.换药频繁及联合用药不当。结论:头孢他啶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应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提取2013年11月医院6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医嘱,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监测、统计、分析。结果PASS系统共检出监测医嘱14660条,其中提示不合理用药的医嘱1866条,占所有医嘱的12.73%,包括绝对禁止医嘱0.64%、高度警惕医嘱7.93%、一般警示医嘱4.15%。结论该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关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与用药错误干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的702例老年住院慢病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的合理用药指导,并针对用药错误干预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用药错误人数比例达41.32%,干预用药错误625次,经干预后用药正确人数比例提升到90.63%,所干预用药错误类型出现较多的依次是:用药时间/时机错误(36.64%)、患者不按规定用药(23.68%)和给药技术错误(14.56%)。结论 临床药师在用药监护与干预用药错误的过程中可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和指导,减少用药错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的探索实践,为分级诊疗模式下实现医联体连续性药学服务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综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工作规范,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出院后转诊至社区诊疗及居家康复期间的长期连续性药学监护,进行药物整合、用药风险评估、用药合理性评估、用药教育与长期随访等,并实施用药风险分级管理,制定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技术手册,建立长期药学监护管理数据库。结果:该工作模式运行6个月,与干预前对照,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 患者血压达标率均有显著提高,药师对不合理处方的有效辨识率和干预率显著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对于提升患者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辨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集的2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老年和婴幼儿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发人群,发生率占总人数的52.60%;静脉给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7.04%;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52.9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道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1.38%和23.79%。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点关注老年及婴幼儿用药人群,合理使用药物,加强对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合理用药三级监管体系,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增长,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在某家大型公立医院,建立由合理用药软件提示、医院药师审核干预、专家点评、医院行政监管处罚四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的三级监管体系,对医院医嘱实施全程审核监管、即时干预。结果:2015年3月1日-5月1日共审核并修改2728条不合医嘱,药品总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5%。结论:合理用药三级监管体系有效监管了临床用药行为,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有效控制了医院药品费用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狼疮危象治疗中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血液系统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自身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从抗感染药物、保肝药、降压药的优化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抗菌药物盐酸莫西沙星片,更换保肝治疗药物,调整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用药教育。医师和患者均认可并采纳临床药师的意见,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可优化患者的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王华飞  贾萍  顾倩兰 《中国药业》2011,20(10):54-5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利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总结药师参与药学信息服务、查房、药学监测、药物咨询以及用药教育、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方案制订等工作,能够更好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王芳 《中国药业》2014,(14):78-80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286例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宏涛  殷世平 《中国药业》2010,19(14):60-61
目的了解医院老年患者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的286例老年患者ADR报告。结果总计1 175例ADR中,老年患者ADR发生率为24.34%,男性略少于女性,静脉给药方式导致ADR最多(83.92%),引发ADR最多的为抗感染药物(45.8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0.42%)。结论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减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等原因,服药种类多,潜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务工作者要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处方审查系统提供的用药指南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朱定春  翟羽佳 《中国药业》2013,(12):126-12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门诊患者625例退药登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ADR)是主要退药原因,大处方过度用药、特殊人群禁忌及药品供应短缺是次要原因。所退药品主要为价格较贵的抗生素、消化系统用药及治疗辅助用药。结论合理用药,个性化用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制订退药规范等,是降低门诊药房患者退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基于智能推理机的医院合理用药审核评价系统,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作为知识获取的来源,采用知识库和智能推理机技术,构建医院合理用药审核评价系统。结果该系统可在医生工作站和审方药师工作平台在线运行,并可实现回顾性评价临床不合理用药状况,用于医院合理用药管理。以该系统随机抽取骨科1d 143张门诊处方进行在线检测,共出现16条警示错误,通过人工分析确定评价系统正确无误。结论该系统切实可行,在智能化、系统升级、个性化、知识库更新、运行效率等方面优于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很好地满足合理用药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扬  孟莉  姜德春 《中国药业》2013,22(14):91-9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预防和减少ADR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1 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对ADR程度分级、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共897例(61.31%)。ADR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最多,共492例(33.63%);其次是脑血管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分别是262例(17.91%)和184例(12.58%)。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对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体会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戴兴凌  刘文萍  程轶波 《中国药房》2005,16(17):1303-1304
目的: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我院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注射剂的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药物剂量大于极限量、特殊人群用药警示5个方面。结论:我院通过应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减少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