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凝血酶血肿腔冲洗预防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31例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术中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观察组用稀释后的凝血酶冲洗血肿腔。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1例(7.1%)、对照组6例(35.3%)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8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观察组服用同样药物的者的凝血酶8例患者中无复发。观察组未见与凝血酶血肿腔冲洗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凝血酶血肿腔冲洗可降低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起病隐匿,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治疗方法不断改进〔1〕,本文观察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老年CSDH患者,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1〕。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62 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行钻孔引流术的CSDH患者1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血肿特征、术后治疗方案。结果 (1)165例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3个月内复发20例,复发率为12.1%。(2)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饮酒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及创伤史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糖尿病、脑梗死、脑萎缩病史及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药物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血肿部位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肿密度、血肿量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是否进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是否口服中药治疗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12.1%;职业,糖尿病、脑梗死、脑萎缩病史,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血肿密度及血肿量,术后常规治疗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是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乔木  孙帆  罗宽 《山东医药》2023,(31):15-18
目的 探讨ApoE基因分型对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均行钻孔引流术,用连接测序法检测ApoE基因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敏感组50例、非敏感组20例。于术后当天开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21:00口服,连续服药45 d后复查头颅CT。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残余血肿量、硬膜下积液量、颅内积气、复发、症状消失时间等),两组治疗前(入院当天)、治疗后(服药45 d)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结果 敏感组颅内积气16例,复发8例,残余血肿量(6.52±2.03)mL,硬膜下积液量(7.78±3.67)mL,症状消失时间(15.05±2.30)d;非敏感组颅内积气10例,复发8例,残余血肿量(8.95±2.44)mL,硬膜下积液量(11.20±6.95)mL,症状消失时间(21.45±3.05)d。敏感组残余血肿量、硬膜下积液量、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与非敏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颅内积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5.
田金彪 《山东医药》2013,(39):74-75
目的 观察钻孔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将109例CSDH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行钻孔引流术,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当天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治愈52例(88.1%),显效4例(6.8%),有效3例(5.1%),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27例(54%)、16例(32%)、4例(8%)、3例(1.5%),两组治愈率比较P<0.01.结论 钻孔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CSDH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疗效堪称满意,但其也有头皮延迟愈合、颅内出血、血肿腔残留、血肿复发、颅内积气等并发症。本文拟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男74例,女6例,年龄3679(平均68)岁。外伤史不明确20例。头痛、恶心、呕吐颅高压症状为主的46例,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镜下钻孔冲洗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7例年龄介于60~86岁、平均68.5岁的CSDH患者采用软性神经纤维内镜下钻孔冲洗术进行治疗,其中5例为单纯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复发患者。术中在直视下彻底冲洗血肿,清除血肿腔内的血凝块,电凝出血灶,打通血肿分隔并将血肿腔与正常硬膜下腔打通。结果随访2~18个月,所有患者血肿均完全消失,34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采用软性纤维神经内镜下的血肿钻孔冲洗术治疗CSDH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血肿复发及钻孔冲洗引流术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以老年患者居多。钻孔引流术是目前临床治疗CSDH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但老年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因此探讨CSDH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非创伤性CSDH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CSDH的治疗现状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临床CSDH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宏仁一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以及术后临床疗效。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手术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28、4.817,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P<0.01)。 结论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理高危因素与I期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回报为I期的直肠癌患者178例,分为有高危因素组和无高危因素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119例,男性60例,女性59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大体类型、分化类型、淋巴结检出数目、浸润深度、肿瘤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t=2.023,χ2=2.244,χ2=5.614,t=2.387,χ2=1.590,χ2=3.099,P均>0.05),2组术后随访时间相同,无高危因素组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及远处转移,而有高危因素组中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病例。有和无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86,95%CI 0.56~0.97)。淋巴管浸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及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结论对于含有病理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应进行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方法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高龄(年龄≥85岁)CSDH患者56例,其中术后血肿复发12例,其中再次手术11例,探讨再次手术策略及回顾性分析血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患者的平均年龄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59);混杂密度与密度较均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和12.8%,χ2=6.54,P=0.011);术前最大厚度大于1 cm小于2.5 cm与术前最大厚度2.5 cm及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和50.0%,χ2=4.753,P=0.029);术后1周最大厚度1 cm及以上与小于1 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和12.0%,χ2=1.823,P=0.177)。1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10例获得良好预后。结论高龄CSDH患者术后复发如无明显禁忌均可通过再次手术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内科收治的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组(简称“A组”,79例)和单一服用利可君片治疗组(简称“B组”,79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白细胞减少症改善总有效率[94.44%(68/72)]、外周血WBC值[(5.12±0.76)×10 9/L]均明显高于B组[72.97%(54/74)和(4.09±1.02)×10 9/L](χ 2=10.14,P=0.021;t=4.38,P=0.017);治疗后A组和B组外周血WB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3.26±1.02)×10 9/L和(3.18±0.82)×10 9/L] (t=5.79,P=0.010;t=4.15,P=0.018)。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头晕[8.33%(6/72),9.46%(7/74)]、低热[2.78%(2/72),2.70%(2/74)]、乏力[5.56%(4/72),4.05%(3/74)]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27.78%(20/72),28.38%(21/74); 15.28%(11/72),16.22%(12/74);40.28%(29/72),41.89%(31/74)]均有明显改善 (χ 2=12.34,P=0.008;χ 2=12.09,P=0.008; χ 2=8.83,P=0.011;χ 2=8.16,P=0.010; χ 2=17.26,P=0.020;χ 2=18.09,P=0.020);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头晕、低热、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43,P=0.437;χ 2=2.62,P=0.406; χ 2=1.95,P=0.410)。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3%(60/72)]与B组患者[86.49%(6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03, P=0.382)。 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症状,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两种微创技术治疗60~95岁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的经验,并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微孔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4例.结果经皮微孔穿刺术组,在一个疗程中,穿刺3次共治愈86例(93.5%).术后血肿腔内有急性出血2例(2%),血肿复发4例(4.5%),1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组,一次置管引流治愈31例(91%),好转3例(9%).血肿复发1例(3%),1例合并肺炎死亡.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孔血肿穿刺术和经皮微孔导管血肿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是老年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一种改良的腹腔镜辅助下的肛提肌外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常规腹腔镜辅助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需切除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1年6月68位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APR组和改良ELAPE组,每组34例。APR组患者给予常规APR术,改良ELAPE组患者给予改良的ELAPE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阳性率、术中穿孔、环周切缘阳性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会阴切口拆线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盆腔出血、肠梗阻、会阴切口感染、会阴切口周围血肿以及其他少见并发症,随访结果项目包括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 结果改良ELAPE组手术时间长于AP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90,P=0.000);术中出血量(t=-0.775,P=0.441)、淋巴结阳性率(χ2=0.553,P=0.457)、环周切缘阳性率(χ2=0.863,P=0.353)、穿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ELAPE组排气时间(t=-4.403,P=0.000)、排便时间(t=-2.934,P=0.005)、会阴切口拆线时间(t=-2.490,P=0.015)均早于APR组,腹腔引流量少于APR组(t=3.52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进食流质食物时间(t=0.593,P=0.555)、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t=1.581,P=0.122)、住院时间(t=-1.465,P=0.148)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盆腔出血(t=4.24,P=0.94)、肠梗阻(t=5.55,P=0.58)、会阴切口感染(t=7.74,P=0.54)、会阴切口周围血肿(t=8.55,P=0.14)以及其他少见并发症(t=3.11,P=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60个月,改良ELAPE组局部复发率(χ2=5.639,P=0.018)、远处转移率(χ2=4.178,P=0.041)均低于AP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1,P=0.107)。 结论改良的腹腔镜辅助的ELAPE手术较传统腹腔镜辅助的APR手术来说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有效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VF)患者行椎体成形术(VP)围手术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及对手术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医院骨科136例行VP治疗OV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服用阿司匹林组(接受PVP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并排除服用其他抗凝药物的患者)71例和未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65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血肿等发生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中、镇痛药物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司匹林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VAS评分为(7.12±1.33)分、(2.37±1.01)分;镇痛药物评分为(3.01±0.95)分、(1.56±0.65)分、(1.61±0.57)分;活动能力评分为(2.75±0.53)分、(1.32±0.63)分、(1.44±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手术感染、大血管损伤、椎管内血肿神经脊髓压迫、肺栓塞等.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12.0±3.5)ml比(11.0±3.6)ml(t=1.60)、单椎骨水泥注入量(4.5±1.9)ml比(4.0±1.7)ml(t=1.40)、骨水泥外溢14例(19.7%)比9(17.0%)(χ2=0.15);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4.2%)比1例(1.9%)(χ2=0.43);再骨折(含椎体及全身骨折)5例(7.0)比3例(5.7%)(χ2=0.10);椎管外血肿8例(11.3%)比5例(9.4%)(χ2=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VF行VP治疗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药物服用、活动能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与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比较,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各70例,改良组采用单荷包四点牵引PPH,传统组采用单荷包单点牵引PPH。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治愈率分别为95.71%和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P=0.014)。改良组切除的黏膜环的宽度(t=12.772,P<0.05)、黏膜环均匀程度(χ2=7.368,P<0.05)、痔核完全回缩(χ2=6.048,P<0.05)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改良组和传统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两组手术时间(t=1.081,P>0.05)和术中出血(χ2=0.0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d=0.731,t7d=1.243;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3,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5,P>0.05)。 结论改良的单荷包四点牵引法PPH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PPH相比,术中切除的黏膜环较均匀一致,痔核回缩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特点进行充分的准备。局麻下使用微创单孔和双孔钻颅,导管冲洗引流,单导管放置引流治疗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日引流量〈15ml或引流液清淡时拔除引流管。结果51例术后原有的症状体征消失,复查CT血肿腔闭合良好,原有血肿腔厚度在3ml以下。随访1个月至2年,无颅内感染、无癫痫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伴有多脏器疾病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微创单孔或双孔钻颅,术中持续冲洗、术后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