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户晶  李阳  李雯雯  张嘉熙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88-1192
目的 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一线护士的焦虑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25日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196名临床一线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临床一线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该模型对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预测能力。结果 临床一线护士196人中,82人有焦虑,构成比为41.8%(82/196)。单因素分析显示,容易疲劳、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格类型、告知家人在一线、独生子女、恐慌及睡眠质量与临床一线护士焦虑有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容易疲劳[OR(95%CI)=1.952(1.204~4.216)]、性格内向[OR(95%CI)=1.846(1.115~3.938)]、恐慌[OR(95%CI)=2.428(1.537~6.620)]及睡眠质量差[OR(95%CI)=2.713(1.715~7.258)]是影响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OR(95%CI)=0.628(0.316~0.964)]及告知家人在一线[OR(95%CI)=0.593(0.248~0.917)]是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该模型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28(95%CI:0.868~0.984,P<0.05)。结论 部分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护士存在焦虑,其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护士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分析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为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3所高职学院的学生,共有5 049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网络欺凌现状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4 858份,问卷有效率为96.22%。研究对象中曾经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201人(4.14%),其中男生88人(43.8%),女生113人(56.2%);抑郁情绪总检出率为3.05%(148人),其中轻度抑郁146人,中度抑郁2人,无重度抑郁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欺凌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P < 0.05)。遭受网络欺凌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是未遭受网络欺凌者的2.034倍(OR=2.034,95%CI:1.120~3.696)。结论高职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现象普遍,其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健康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可能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为睡眠质量良好组(63例)及不良组(40例),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健康行为量表评分高是病人不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OR=0.904,95%CI:0.866~0.944,P < 0.01),压力负荷评分高是病人不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1.037,95%CI:1.005~1.071,P < 0.05)。健康行为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截点值是119分。结论健康行为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睡眠质量具有相关性,当病人健康行为评分 < 119分时,病人更易出现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中职、高职和本科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及睡眠质量状况,了解手机使用依赖同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手机依赖的预防干预及睡眠质量改善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地3所中、高职及本科院校的1082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青少年使用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 结果:以手机依赖总分高于P73的个体作为高分组,中职学生高分组132人(37.1%),高职学生高分组78人(20.7%),本科学生高分组72人(20.6%);以PSQI总分≥8分为睡眠质量问题检出标准,中职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9.8%(106/356),高职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4.2%(91/376),本科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1.4%(75/350);各层次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存在差异(F=19.244,P<0.01),睡眠质量PQSI总分存在差异(F=5.766,P<0.01),中职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及睡眠质量总分高于高职及本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机依赖总分同睡眠质量PQSI总分间为显著正相关(r=0.412,P<0.01).结论:各层次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及睡眠质量存在差异,中职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睡眠质量较差,手机依赖影响睡眠质量,有效减少手机使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2021年11月份通过问卷星对国内6 543 名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使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指数量表(MPAI)、SDT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 项(MEQ-5)、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睡眠时间拖延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情绪调节量表(ER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大学生错失恐惧量表(FoMo)进行施测,其中当受试者在MPAI量表17 个条目中有8 个以上的肯定回答,即被评定为问题性手机使用。通过描述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分析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现状,比较两组心理行为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检出率较高(39.1%);正常手机使用组自我控制得分高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基本心理需要、生物节律、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睡眠拖延、睡眠质量、情绪调节、压力、焦虑、抑郁和错失恐惧的得分均低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我控制水平高是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保护性因素(OR =0.774,95%CI:0.756~0.793,P <0.001)。在时间价值感(OR =1.062,95%CI:1.045~1.079,P <0.001)、时间效能感(OR =1.071,95%CI:1.050~1.092,P <0.001)、睡眠拖延(OR =1.114,95%CI:1.098~1.129,P <0.001)、情绪调节(OR =1.027,95%CI:1.018~1.037,P <0.001)、压力(OR =1.047,95%CI:1.010~1.086,P =0.012)以及错失恐惧(OR =1.052,95%CI:1.042~1.063,P <0.001)等方面水平高则为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问题需要早期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矫正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病人死亡Nomogram预测模型,为降低ICU住院病人死亡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1 133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住院病人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可视化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对简单评价模型和复杂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感染(OR=1.876,95%CI:1.037~3.043)、高血压(OR=1.133,95%CI:1.090~1.177)、糖尿病(OR=1.141,95%CI:1.064~1.209)、输血(OR=1.357,95%CI:1.102~3.421)、低GCS评分(OR=0.953,95%CI:0.917~0.991)、APACHEⅡ评分(OR=2.638,95%CI:0.794~8.692)、气管切开(OR=3.973,95%CI:2.386~6.615)、气管插管(OR=1.562,95%CI:1.163~2.266)、动静脉插管(OR=1.365,95%CI:1.067~3.172)、动静脉插管时间(OR=1.825,95%CI:1.224~2.979)、导尿管插管(OR=2.016,95%CI:1.050~3.870)、导尿管插管时间(OR=2.689,95%CI:1.724~4.195)为ICU住院病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Nomogram模型,经验证预测模型一致性良好(C-index=0.748,P < 0.05)。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09~0.49)范围内,复杂模型的净利润高于简单模型,阈值概率在(0.49~0.87)范围内,简单模型的净利润高于复杂模型。结论成功建立预测ICU住院病人死亡的Nomogram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生就寝拖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睡眠,维持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9-10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邀请大学生问卷星线上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就寝拖延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石河子大学生就寝拖延得分(26.55±5.89)分;拥有电子产品种类(β=0.572, 95%CI=0.017-1.127)、手机依赖戒断(β=0.109, 95%CI=0.018-0.201)、身心影响维度(β=0.752, 95%CI=0.621-0.882)是就寝拖延的影响因素(P均<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0%。结论: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有助于改善就寝拖延,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睡眠质量以及中医体质的调查探索失眠与气郁质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168名16~80岁的志愿者用中医体质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爱波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以及深睡眠量表(Deep Sleep Scale, DS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气郁质和其他体质的睡眠质量和主要失眠症状。 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患者睡眠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PSQI: OR=3.012, 95% CI=1.310~6.923; DSS: OR=3.016, 95% CI=1.358~6.709)以及早醒(PSQI: OR=3.545, 95% CI=1.229~10.232; DSS: OR=2.742, 95% CI=1.072~7.014);而其他体质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多梦(PSQI: OR=2.419, 95% CI=1.154~5.072; DSS: OR=2.561, 95% CI=1.116~5.880)。失眠症状与气郁质的程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越严重,其发生入睡困难、早醒的危险系数越高。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气郁质与失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失眠的治疗与康复可以从调节中医体质的角度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2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均成功进行急诊PCI治疗,其中有16例发生无复流,发生率1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OR=1.647,95%CI:1.242~1.845,P < 0.05)、发病至急诊PCI时间(OR=5.281,95%CI:2.782~10.018,P=0.002)、术前TIMI血流分级(≤1级)(OR=2.735,95%CI:1.040~3.062,P=0.020)和术前收缩压(OR=1.844,95%CI:1.153~3.638,P=0.015)。结论无复流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应对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怒族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8年7至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年龄 ≥ 60岁怒族老年人1080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检查。   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为29.5%(95%CI:26.8%~32.3%),正常高值检出率为29.3%(95%CI:26.5%~32.0%)。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正常高值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5);高血压检出率,离婚或丧偶的怒族老年人群高于有配偶人群;超重人群高于正常BMI人群;企事业单位人群高于农民人群;中度医疗人群负担高于轻度人群;一直饮酒人群高于曾经饮酒人群和从未饮酒人群,曾经饮酒人群高于从未饮酒人群;中度和轻度抑郁人群高于正常人群;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P < 0.05)。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饮酒的跨层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个体水平协变量BMI(OR = 1.057,95%CI 1.007~1.111)、离婚或丧偶对高血压有正效应(OR = 1.901,95%CI 1.296~2.788)。   结论   怒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饮酒、BMI、离婚或丧偶、超重、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度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杜适序  刘帅  余佳  阿怀红  邵鑫  吴辉  肖舒恒  张斌 《广东医学》2021,42(12):1505-1511
目的 比较某高校不同海拔校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及睡眠状况,探索高海拔对心理和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分别对高海拔校区(西宁,海拔2 260 m)的2 485名和低海拔校区(成都,海拔500 m)的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CBF-PI-15)、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MEQ-5)。结果总体而言,大学生存在焦虑(28.2%)、抑郁(55.4%)、失眠(42.8%)、日间嗜睡(25.1%)等症状的比例较高。高海拔校区大学生日间嗜睡症状(27.0% vs 19.0%,P<0.05)发生率较低海拔校区高,抑郁症状(53.0% vs 62.7%,P<0.05)及失眠症状(40.3% vs 50.6%,P<0.05)发生率较低海拔校区低。两校区大学生焦虑症状、昼夜节律类型的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焦虑:27.7% vs 29.8%;清晨型:19.3% vs 20.7%;夜晚型:9.5% vs 11.6%,均P>0.05)。高海拔校区是大学生日间嗜睡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63,95%CI 1.350~2.048,P<0.01),抑郁和失眠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抑郁OR=0.792,95%CI 0.666~0.943;失眠OR=0.787,95%CI 0.664~0.932,P均<0.01)。结论焦虑、抑郁、失眠、日间嗜睡等症状在不同海拔校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海拔校区大学生的日间嗜睡症状多见,抑郁及失眠症状少见。与低海拔校区(成都)相比,高海拔校区(西宁)增加大学生的日间嗜睡症状发生风险,减少抑郁和失眠症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依赖与强迫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YALE-BROWN强迫调查量表对安徽省某高校291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和手机使用情况。结果:手机依赖总均分为(24.45±5.807)分,其中手机依赖高分组80名。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和使用手机年限不同的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不同班级成绩排名、不同补考课程数的学生手机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机依赖总分与强迫症状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手机依赖与强迫症状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总分对强迫症状总分预测效果最好(β=0.202,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率较高,手机依赖程度较高者容易产生强迫倾向,有效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有助于预防手机依赖及预防强迫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校园中长跑锻炼完成情况对新冠疫情期间广州市内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利用线上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在剔除异常问卷、与体质测试数据及中长跑锻炼数据匹配后共剩余问卷1022份。问卷按中长跑锻炼完成标准进行分组,其中完成组869份,未完成组153份。问卷中的量表部分按照对应量表的评分标准计分及筛查标准分级。应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长跑锻炼完成组学生体测成绩优于未完成组(P<0.05);两组学生的PCL-C、SDS、SAS量表得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情况均无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中长跑锻炼完成情况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情况无影响,而体测分数可以降低学生疫情期间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的风险,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7(0.95,0.98)与0.98(0.97,0.99);但却增加了焦虑的发生风险,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02(1.01,1.04)。结论 规律且适量的中长跑锻炼可能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进而间接促进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高校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手机依赖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812名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进行手机依赖量表和焦虑、抑郁、孤独的自评量表以及自编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手机中度、高度手机依赖率分别为48.2%和27.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P<0.01);手机依赖程度与手机使用年限、平均每月消费金额、每天使用时间、孤独程度呈正相关(C=0.13、0.18、0.20、0.13,P<0.05);手机使用功能为打电话和看电视听音乐者手机依赖程度低于其他使用功能者(P<0.01),手机使用动机为工作学习者依赖程度低于其他使用动机者(P<0.01),谈恋爱者、有焦虑者、有抑郁者手机依赖程度分别高于不谈恋爱者、无焦虑、无抑郁者(P<0.01);焦虑和孤独分数在手机依赖不同程度间表现为高度>中度>低度(P<0.01),抑郁分数为中、高度高于低度(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恋爱、平均每天手机使用时间长、平均每月消费高、手机使用功能玩游戏、焦虑和孤独是学生手机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比较普遍,有焦虑、孤独感的学生可作为手机依赖干预的重点人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手机依赖倾向、共情和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山东某综合性大学的1 100名大学生。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手机依赖倾向、共情和人际交往困扰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等进行分析。 结果 (1)手机依赖倾向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整体得分为38.64±10.95,年级、家庭氛围、周末睡眠时间、体育锻炼频率与其呈正相关,女性、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以及无男女朋友的学生得分更高。(2)手机依赖倾向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r=-0.177,P<0.001),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2,P<0.001),共情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01)。(3)共情在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中起24.87%的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共情在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