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橡皮环套扎治疗病例194例。通过远期随访获得治疗成功率,分析影响疗效的临床和内镜因素。以超声内镜结果为最终标准,分析普通内镜评估深浅层次的准确性。结果 194例中,套扎治疗完成184例,随访成功122例,通过内镜复查,套扎治疗成功率为90%。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超声内镜影像特点,发现病变长径超过0.8 cm和所处深部层次是降低套扎治疗长期成功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平片内镜对层次的评估与超声内镜对层次的评估不一致(Kappa值为0.04)。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的技术,但术后随访对疗效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超声内镜是术前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诊治上消化道黏膜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经胃镜检查并经超声内镜(EUS)明确起源于黏膜层的隆起性病变患者,行EMR切除,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并定期门诊内镜随访.结果 116例患者共119处病灶,116处(97.5%)获完全切除,平均随访4.5个月无复发.术后病理为43处息肉、40处平滑肌瘤、15处炎症、9处间质瘤、2处早癌、2处类癌、2处黏膜下囊肿、其他6处,其中28例曾行术前病理活检,14例(50%)术前、术后病理吻合,14例(50%)依靠切除后大体标本送检明确诊断.并发出血20例,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 EMR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层病变安全、有效、实用的微创技术,因组织切除、取材完整,可提高病变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4.
应用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or device,EMR-L)对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从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行EMR-L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共53例.EMR-L包括吸引-圈套-切除-封闭4步,在常规的EMR-L基础上有两点改进:一是结扎2个橡胶圈,二是在圈套后形成的假蒂基部两端黏膜面各固定肽夹1枚.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内镜表现、EMR-L术及其并发症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定期胃镜随访.结果:共有5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年龄为51.7岁(2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科室治疗胆囊结石的病例6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两组分别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出血(3.1%)、穿孔并发症发生(0%)及复发率(0.0%)明显小于对照组(12.4%、6.2%、6.2%)(P=0.014,0.011,0.011<0.05),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20.0%、0.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37.5%、12.5%)(P=0.006,0.000<0.05),但手术时间(67.8±14.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31.2±12.2)min(P=0.000<0.05),均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有效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效果明显优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04月~2014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76例患者均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这176例患者的病灶均一次性切除,进行ESD手术的成功率为100%。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无1例患者因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多的患者有8例,发生穿孔的患者有18例,发生颈部皮下气肿的患者有5例。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有3例,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疼痛、发热的不适症状。结论 :用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确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普通胃肠镜,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和CT检查筛选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判断病变起源层次及大小;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获取标本;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获得确诊的71例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的病例,年龄15~72岁(平均46.6岁),女性32例,男性39例;发生于食管35例,胃27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7例。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病理标本获取率100%。经病理确诊64例为良性,1例为间质瘤低度恶性不排,6例为低度恶性(类癌,均位于直肠)。结论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可以确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而且具有活检获取率高、具有可操作性、较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卢亚丽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23,(3):269-272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小探头与充气CT分别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lesions, SML)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SM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下内镜小探头联合ESD治疗,对照组采用充气CT联合ES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白蛋白(ALB)、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PG-SGA)评分、D-乳酸(D-LA)、运铁蛋白(TF)、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ALB、I-FABP、PG-SGA、D-LA、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I-FABP、PG-SGA、D-L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优良率(96.67%vs 7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切除上消化道表浅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1月-2009年5月共应用ESD方法切除上消化道表浅黏膜病变200例,包括食管黏膜病变57例,胃黏膜病变143例。结果病变完整切除率88.2%,完全切除率96.1%,术后病理诊断达到治愈性切除率85.7%。穿孔4例,1例接受开胸手术,其余均保守治愈。术后迟发出血3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是一种治疗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电子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分析162例先后进行EGD和EUS检查的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病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EGD和EUS诊断符合率分别是:食管静脉瘤100%,壁外压迫94.40%,异位胰腺92.90%,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症90.90%,粘膜下良性肿瘤88.90%,怀疑恶性病变66.70%。结论掌握一定的EUS知识可以提高EGD对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12例经CT及超声内镜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并接受STE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过程,术中、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病灶位于食管,1例病灶位于贲门.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其中11例病灶均由STER一次性完整切除,1例因病灶粘连明显,手术难度大,剥离出血多,耗时长,为保证病人安全仅部分切除肿物.病灶长径0.8~5.0 cm,平均2.2 cm,从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为45~240 min,平均107 min.术中1例发生皮下及纵隔气肿、气腹,全组病例均无出血、黏膜层破、气胸等并发症.全组均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所有并发症经对症、保守治疗痊愈,无1例追加外科手术.11例患者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均提示为平滑肌瘤,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1例患者出院后1~3月内镜复查未见病变残留、复发,1例失访.结论 STER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的一种微创、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一次性大块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其近期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消化道病变68例,对病例的大块切除率、病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68例患者切除病灶共69处,40处(58.0%)完整大块切除,64处(92.8%)在内镜下完全切除。23例术前曾行病理活检,13例(56.5%)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吻合,10例(43.5%)切除后大体标本送检明确病变性质。发生术后出血3例(4.4%);术中穿孔1例(1.5%),立即钛夹封闭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随访5.7个月,随访率34.8%(23/66),1例直肠腺瘤在随访的第14个月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项有效的内镜微创技术,可完整大块切除较大的病灶,提高病变确诊率,而术后钛夹夹闭创面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引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者共有95例,将其记为对照组;采用ESD术式治疗者共有67例,将其记为观察组.观察指标为整块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结果 .结果2组整块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SD在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中作用显著,且创伤小,预后情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早期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作用及评价.方法 23例经消化内镜检查发现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下病灶作为研究入选对象.按腹腔镜术前常规准备,在腹腔镜监视下,行ESD.内镜操作步骤包括:氩气刀标记病灶、病灶黏膜下注射、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一圈、自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病变送检,随访患者.ESD失败者改由腹腔镜治疗.结果 23例黏膜下病灶,直径在0.4~3.5 cm,平均直径1.3 cm,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时间61 min.19例内镜完整剥离黏膜下病灶中,4例出现穿孔,3例经内镜下钛夹缝合成功,1例经腹腔镜缝合治疗.4例内镜剥离失败者改由腹腔镜下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内镜下发现的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胃镜或内镜下超声微探头检查,根据其回声强弱、肿物大小、浸润管壁的层次、边界情况,结合胃镜检查的镜下表现进行诊断并做出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超声检查的黏膜下肿物共78例,其中黏膜下平滑肌瘤和〈2 cm的良性间质瘤共56例,行内镜下橡皮圈结扎术49例,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黏膜下囊肿和黏膜下脂肪瘤6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无并发症发生;较大的间质瘤和恶性间质瘤13例,建议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检查11例与胃镜检查符合,1例为胃手术后肉芽组织增生表现,另外1例为克隆氏病;异位胰腺3例。[结论]超声内镜可以协助诊断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性质;内镜下橡皮圈结扎法是治疗直径〈2 cm的黏膜下肿物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