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节段终板Modic改变的类型,分为Modic Ⅰ型改变组(A组,13例),Modic Ⅱ型改变组(B组,31例)和无Modic改变组(C组,45例)。分别记录各组术前、末次随访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并评估末次随访时的Macnab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2.23±4.55)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B、C组(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hs-CRP浓度无明显下降(P>0.05)。A、B组腰痛VAS评分高于C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浓度仍高于B、C组。A、B组复发率高于C组(P<0.05),Macnab疗效不如C组(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时,Modic改变可能是术后遗留下腰痛及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开放组27例,微创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椎间融合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前VAS及ODI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及3个月时腰痛VAS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腿痛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随访CT平扫椎间融合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两组术式均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但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微创手术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不同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单节段LS合并LSS,将其分为观察组(钽金属cage+自体骨)31例和对照组(自体骨)2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术后卧床休息时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滑脱程度、椎间隙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度。结果2组椎间隙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腰椎前凸角度术前、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腰椎滑脱程度、椎间隙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均明显较术前改善(P < 0.05)。2组术后腰部VAS评分术前、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腿部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ODI均优于术前(P < 0.05)。结论PLIF联合钽金属cage+自体骨移植组维持腰椎前凸角度、腰椎后缘高度,远期腰部疼痛缓解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骨移植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多节段LSS病人的病历资料64例,采用传统开放式减压内固定治疗30例为开放组,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34例为通道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月、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MacNab手术满意度评价、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通道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P < 0.01),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2年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 < 0.05~P < 0.01),但随访期间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满意度、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LSS近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改善效果良好,且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579-1583, 1587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术对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观察组实施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观察2组术前、术后的Cobb角矫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脊髓神经功能Frankle分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固定节段数等临床手术指标资料。结果2组组内术前、术后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P < 0.01);但术前和术后2组间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术前、术后ODI和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间术后6个月、12个月的ODI和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前2组间Frankl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间Frankl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间手术时间和平均固定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术创伤小,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腰椎功能和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幸  赵兴辉  陈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443-1446
目的探讨双小切口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连续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CSM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小切口组与单切口组,分别采用双小切口与传统单切口ACDF术。记录2组病人手术完成情况及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总活动度(ROM)、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切口组(P < 0.01);2组病人各观察时间下VAS评分、颈椎ROM、NDI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颈椎ROM、NDI均逐渐降低(P < 0.01),2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小切口ACDF术治疗连续4节段CSM能获得与传统单切口手术一致的近期疗效,但双小切口ACDF术能够降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颈前路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测量联合术中精准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KP治疗的98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有85例病人获得超过1年的临床随访,根据术中通道建立方法将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采用术前图像测量确定穿刺角度及进针轨迹联合术中精准穿刺PKP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PK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伤椎高度恢复、术后骨水泥分布及渗漏发生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上均低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至中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伤椎平均高度和局部Cobb角均有明显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时间点2组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平均高度和局部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扫描发现,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8.5%(4/47),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1.0%(10/38),2组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术前图像测量联合术中精准穿刺法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使骨水泥更好地弥散超过中线,且骨水泥的渗漏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减压后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短节段组49例和长节段组51例。两组均予以后路减压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短节段组对术前椎体压缩率最大的椎体进行固定,长节段组对上、下端椎,顶椎,以及因减压失稳的椎体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短节段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长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长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术前,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长节段组Cobb角小于短节段组,ODI、VAS评分低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后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DS患者各有优劣,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Cobb角与脊柱功能,临床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传统全椎板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术和单侧椎旁肌剥离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A组28例,采用全椎板减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椎间融合术,即经典PLIF组;B组24例,采用单侧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椎间融合术,即单侧经后路腰椎间融和术(PLIF)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采用suk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24个月。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B组腰痛VAS评分低于A组(P<0.05),ODI评分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LIF和经典PLIF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单侧PLIF术创伤相对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好,腰痛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王卫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610-1611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融合术对伴有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情况,对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将96例伴有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modicⅠ、Ⅱ型分组,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比较术前随访结局变化。结果:ODI评分:术前与2年随访、术前5年随访;腰痛VAS评分:术前与2年随访、术前5年随访;腿痛VAS评分:术前与2年随访、术前5年随访;JOA评分术前与2年随访、术前5年随访、2年随访与5年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的2年随访与5年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icⅠ型组与modicⅡ型组术后ODI评分、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路椎间融合术对伴有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远期疗效较好,预后与modic分型关系不密切,随访时间越长,疗效可能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手术适应症明确的4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连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Wiltse入路组22例在自行设计拉钩辅助下,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正中入路组20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采用suk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4个月。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130.5±1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5)d,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390.8±24.8)mL、(13±2.5)d,Wiltse入路组明显优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Wiltse入路组腰痛VAS评分和ODI均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腿痛VAS评分、椎间融合率、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但Wiltse入路手术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腰背痛残留率低,更好的解决了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 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 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 共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50 例)和B 组(50 例),分别采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 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前后VAS 评分、JOA 评分、 ODI 评分、椎间融合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术中出血 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A 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 个月VAS 评分低于术 前(P <0.05);B 组患者术后3 个月VAS 评分低于A 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 个月VAS 评分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和12 个月JOA 评分、ODI 评分均优于术前(P <0.05);两组患 者术后3 和12 个月JOA 评分、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 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具有 接近的临床疗效,但微创改良TLIF 术式应用在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及减轻术后腰腿疼痛程度 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仅观察组术后服用独活寄生汤,对比观测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各时点两组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均显著上升(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均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腰痛程度VAS评分和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腰痛程度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巴氏球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巴氏球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健康教育.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背部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观察两组半年内腰痛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均较前降低,而MMT评分较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及ODI低于对照组,而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半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肌力训练比较,巴氏球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可更有效地增强脊柱稳定性及缓解下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刀治疗,记录患者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残损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晕针、断针、术口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针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76-79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采取PKP手术治疗,对照组行PVP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1年,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比术前小,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PKP与PVP术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疼痛,复位椎体,改善椎体功能障碍,在安全性方面,PKP术略优于PVP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背肌练习对间盘镜术后康复的意义,提高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35例患者进行系统的腰背肌练习指导(A组),另外50例患者未进行系统腰背肌练习指导(B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分析两组患者下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腿部神经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术后1个月和3个月腰部、骶尾部及髋部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腰背肌练习可明显改善MED患者伴随的腰部不适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刃针松解治疗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骨三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