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老年脆性骨折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脆性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护理,评估观察组病人健康赋权和自我效能水平,评估2组病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及出院后3、6、9个月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赋权总均分(3.01±0.87)分。各维度得分分别最高为支持维度总均分(3.17±0.66)分,最低为重建自我维度,总均分(2.92±0.45)分。自我效能水平总分为(53.23±11.67)分,锻炼维度为(19.78±8.12)分,食钙维度为(33.45±5.72)分。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健康赋权总均分和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升(P < 0.05~P < 0.01),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自我效能总分、锻炼维度和食钙维度均高于干预前(P < 0.05~P < 0.01),自我效能总分和锻炼维度干预后6个月显著高于干预后3个月(P < 0.01)。2组病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强老年脆性骨折病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赋权水平,有利于病人术后骨折的提早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体作业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进行常规的康复活动训练,观察组17例进行集中的作业治疗训练,比较2组病人训练前后的病耻感数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效应分高于干预前(P < 0.01),且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病情掩饰分低于干预前(P < 0.01);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病耻感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作业治疗能够降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病情掩饰程度,使病人获得更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通过移动平台APP为肠造口病人提供延续性护理的新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实施肠造口手术病人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及出院时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采用"健康乐"手机APP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利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造口适应性量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比较2组病人在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性及造口相关自我效能方面的变化。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能力和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造口适应能力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及功能性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移动平台APP技术的造口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造口适应能力及造口自我相关效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干预中,为其提供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对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入院首日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和药物使用培训,要求按时复诊,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比较2组病人在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量表(RES-C)、吸入糖皮质激素技术评分、简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与干预6个月,观察组病人RES-C、吸入糖皮质激素技术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miniAQLQ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因时生理康复与主动心理调适联合模式可实现对哮喘病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同时更利于病人吸入技术的掌握,并能够达到控制哮喘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与肺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胰腺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健康管理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EC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健康管理组健康责任、运动、营养和压力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出院后3个月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且出院后1个月高于干预前(P < 0.01)。结论基于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APP的自我管理支持对中青年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心理痛苦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河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给予为期6个月的基于手机APP的自我管理支持。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评估2组病人自我效能、心理痛苦情况,检测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各维度评分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各维度评分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手机APP的自我管理支持可以提高中青年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缓解心理痛苦,促进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理论制作健康教育清单在宫颈癌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的84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健商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健商指数、一般自我效能、知识缺失率、负性情绪、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各项健商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前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生活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出院前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生活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的评分(P < 0.01)。观察组宫颈癌相关知识、手术准备知识、情绪调节知识、伤口处理知识、术后锻炼知识、术后用药知识、术后并发症知识、预后知识缺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出院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入院时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前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下肢静脉血栓和腹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健商理论的健康教育清单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对糖尿病病人情感特质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照护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2组病人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病人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接受由Hunley shea所研发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且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 0.01)。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饮食、运动、药物、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且干预后2组的饮食、运动、药物、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处理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 < 0.01)。结论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引入基于病友同伴支持为导向的互助模式,能改善病人的情感特质,且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补偿训练(CCT)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MSST+CCT联合分阶段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认知策略练习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药物管理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病人住院时间与服药总天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3,P < 0.01),服药总时间与CCT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379,P < 0.05),CCT练习策略总次数与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0,P < 0.05)。干预前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认知功能测定(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学习结束后, 观察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ANSS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在干预前后各时间点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对照组在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有所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1),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2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症状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5~P < 0.01),MMSE总分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增加(P < 0.01);2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较课程结束后仍降低(P < 0.01)。且观察组降低和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CCT与MSST联合干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精神病症状和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构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社会适应干预,将病人身心调适分为迷茫反思期、适应重建期、接受整合期三个阶段,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方案。结果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 < 0.01),研究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研究组6个月后卫生保健、性生活、交流情况、娱乐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6个月后2组病人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 0.01),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明显上升(P < 0.01);研究组疾病感知问卷简易量表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6个月后复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且2组积极应对评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基线(P < 0.05~P < 0.01),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基线(P < 0.05~P < 0.01)。结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模式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疾病应对方式、疾病认知与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心理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2.
季芳  卜杨  夏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619-1622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视频、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比较2组心理应激状态、自我护理能力。 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造口病人造口接受度与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肠造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一对一"形式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病人接受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造口接受度、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和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造口接受度与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造口接受度、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对照组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提高病人造口接受度和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授权赋能教育模式与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关联性,探讨二者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高血压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施行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赋能教育。对2组病人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效果、生活依从性、自我效能感、SF-36评分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实施赋能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自我效能感评分和SF-36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出院后应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明显调控血压指标,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效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317护”平台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10月实习护生50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39人和对照组263人。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317护”平台教学方法,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及病人对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时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职业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运用“317护”平台教学方法能增强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高带教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蔡炼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45-547, 550
目的探讨高血压管理卡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脑出血收治,经抢救后出院的高血压病人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根据病人血压和危险因素、服药情况等,设计“高血压管理卡”,采用高血压管理卡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12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指标、高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体质量控制率、规律服药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以上各项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习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戒烟酒、减少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戒烟酒、减少钠盐和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结论高血压管理卡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有较好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景秀梅  张敏  盛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578-1581
目的探讨长距离快走锻炼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长距离快走锻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心率、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代谢当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9作频率、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介入术后病人的血压水平、心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知信行健康宣教及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知信行宣教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知信行宣教及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出院1个月后药物依从性、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结果 出院后1个月,两组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疾病不确定感各项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知信行健康宣教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的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流调用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牙周相关指标[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水平(CAL)]、自我效能感、牙周健康(OHIP-1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PD、PLI、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STAI、CES-D等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1),自我效能感较对照组增强(P < 0.01),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生理性疼痛等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针对性心理指导可抑制慢性牙周炎病人不良心理感受,提升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病人牙周指标,促进口腔健康,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Hcy水平、BDNF水平、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B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RBA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6、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 < 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IL-6、Hcy水平,提高BDNF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