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除毫针针刺外,多配合电针、中药、西药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脑-肠轴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当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远期随访,二者亦存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及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及生存质量,本文综述了近10几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探讨针灸治疗申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研究机制,并包含笔者对抑郁症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力图全面了解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并进而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做出较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灸临床研究应以提高临床疗效、服务于临床为目的.临床研究方法要借助于循证医学方法但不能机械照搬,认为针灸的“理、法、穴、术”的完整运用才能保证针灸的临床疗效.应建立起针灸临床优势病种的临床实践指南及临床路径,同时加强针灸特色疗法的机理及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的指导临床与科研。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现状,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而且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但是临床研究设计还需不断完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应尽量参照国际公认标准,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研究质量,为临床应用推广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法及疗效的提高提供可靠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整理针灸预防和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临床研究现状,梳理临床治疗思路,发现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临床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获得有效文献138篇,在取穴规律上针灸用于预防术后尿潴留以局部腧穴为主,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以局部腧穴配合远端腧穴为主,在刺灸法上针灸预防术后尿潴留以艾灸疗法为主,治疗术后尿潴留以综合方法干预和艾灸疗法为主。针灸预防和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众多,但存在诊断标准不明确、研究对象没有进一步分类、干预时间不确定、疗效评价指标不客观、针灸治疗参数欠缺规范等问题。结论:今后应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针灸预防和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情况的针灸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复发等不足之处。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与抗抑郁西药相比,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焦虑和情绪低落等症状。现通过参阅近5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为出发点,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日趋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其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临床研究等方面就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搜集近年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从单纯使用温针灸、温针灸结合其它针法、温针灸结合其它疗法、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温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理疗等5个方面,回顾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近况并总结疗效。分析了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华  张有志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54-54,F003
以显著持续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以应用抗抑郁药物为主的临床治疗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却日益得到关注。就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同时也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针灸治疗抑郁症作出客观的科学评价,并进一步推动针灸疗法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概貌,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针刺、针刺加药物、刺血、火针、温灸等不同针灸疗法进行分析,肯定了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结论:针灸具有良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前景乐观,应进一步研究。并认为如何将针灸的不同方法的有效结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面瘫临床常用治法与刺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能否向临床实践提供有可靠依据的治法和刺法。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在实际检出的 96 3篇文献中 ,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文献 83篇 ,目前 RCT提供了针灸治疗面瘫有效的可靠依据及针灸治疗面瘫常用的治法与刺法。结论 针灸治疗面瘫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毫针、电针、灸法等 ,最常用的针刺方法是透刺法、浅刺法等 ,而且透刺法优于浅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现代文献证据;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现代专家经验。通过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古代医籍文献相关条目共14项;现代文献共检索到137篇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纳入排除,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包括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6篇;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常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等疗法;常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弱推荐使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坤  颜红  段可杰 《中国针灸》2005,25(3):221-223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方法:从临床对照、机理研究及动物实验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但目前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对抑郁模型小鼠和大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针灸对应激抑郁模型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大鼠慢性应激模型。采用针刺和艾灸动物百会穴和足三里穴,对比了针刺组,艾灸组,针刺中药并用组和盐酸氯丙咪嗪组实验动物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症有应用前景,并为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实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现有针灸科研思维模式(单因素分析法)的局限和弊端进行剖析。在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学理论指导下形成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现代系统模式),内容包括多因素分析法;优选针灸治疗方案;定量研究,倡导正交设计;优选病症,联用他法等。新科研思维模式可以避免现有科研思维模式的不足,较好解决目前针灸临床与科研互相脱节的矛盾,提高针灸科研质量,促使科研成果高质量服务于临床,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为此,应该尽快实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石玥  赵慧玲 《针刺研究》2006,31(5):314-3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手段,而采用针灸治疗DPN则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DPN的相关临床报道,例举了单一疗法,如针刺、艾灸、电针,及综合疗法,如针灸并用、针刺结合中药、拔罐、穴位注射等,并结合临床研究证明,针灸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且操作方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文章较少,故查阅文章年限较长,现通过搜索近年来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总结出针刺、灸法、温针灸、火针、针药并用、电针等不同方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阐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明确、治疗方法多样化。但仍需探索能达到临床最佳疗效的针灸方法,明确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灸法在痴呆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近5年来不同灸法治疗痴呆病的实验和临床方面文献进行分析。在痴呆病的治疗中,灸法治疗痴呆病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灸法相较于针刺及西药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析总结出调补气血指导理论:补气血主要在于补阳气、调气血在于调气机,进行了相应穴位总结以及相应的灸法选择。同时,发现有关艾灸治疗痴呆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相较于针刺及西药甚少,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