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8例依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CAP患者CD4+、CD4+/CD8+水平均与治疗前比显著升高(P<0.05),而CD8+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PTT、TT、DD水平显著高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而FIB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PTT、TT、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8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及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2,P=0.727)。结论:血必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是治疗SCAP患者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同时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1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72)与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BUN、Scr、mAlb、β2-MG)、炎症因子(MCP-1、CRP、TNF-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62.86%,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的BUN、Scr、mAlb、β2-MG、MCP-1、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贝那鲁肽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能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445例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23)和对照组(n=2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分析影响HHcy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2a 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87%vs 21.62%,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LDL-C、Hcy、治疗方式与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发生MACE密切相关。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能够降低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的发生率,且叶酸剂量15 mg·d-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24 h Hb下降值、第三产程、羊水性状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h Hb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及羊水性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可有效减轻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变化。2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行GCS评分,3个月后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清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清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重残率与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可能的疗效机制,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诊疗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乳癖消片+依西美坦)及对照组(依西美坦)。治疗8周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可能的疗效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6%vs.57.8%;χ2=4.304,P=0.038)。治疗后2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及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雌二醇及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使用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可显著提高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内分泌紊乱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外周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对照组临床缓解率(RR)为45.95%,显著低于观察组(74.42%)(P< 0.05);(2)对照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3)2组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4)观察组治疗后WBC、PLT及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69)水平,应将此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开颅手术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等3种不同抗癫痫药(AEDs)诱发高氨血症(AHA)的发生率、发作程度,并分析患者发生AHA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间在某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的108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n=36)、丙戊酸钠组(n=36)与卡马西平组(n=36)。3组患者术后分别口服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片与卡马西平片进行癫痫预防治疗,在术前,手术当天,术后第1,3,7天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血氨浓度、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评价3组患者术后AHA发生率、血氨浓度、血氨变化趋势及AEDs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AHA,将患者分为术后AHA组(n=70)与术后血氨正常组(n=38),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患者发生AHA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乙拉西坦组、丙戊酸组与卡马西平组分别有24(66.7%)例、29(80.6%)例及17(47.2%)例患者发生AHA,丙戊酸组患者AHA发生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χ2=8.669,P=0.003)。丙戊酸钠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氨浓度及术后血氨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患者(P=0.023,<0.001,0.028)。术后第7天丙戊酸组患者ALT指标显著低于左乙拉西坦组与卡马西平组(均P<0.001)。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HA的危险因素包括:较低的年龄(t=2.061,P=0.042)与较高的术前血氨浓度(t=7.986,P<0.001)。AHA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t=3.788,P<0.001)、直接胆红素(t=3.329,P=0.001)和血清白蛋白(t=11.624,P<0.001)较术前显著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t=4.109,P<0.001)。而衡量急性肝炎的指标丙氨酸转氨酶没有显著变化(t=0.956,P=0.341)。结论:卡马西平对患者术后血氨浓度影响较小,是开颅手术患者的首选AEDs药物,而丙戊酸钠更适合肝脏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集某院治疗的180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50 mL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1.6 mg胸腺肽α1。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状态、血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一般状态、血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H、PaCO2、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细菌清除率为82.9%,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2.9%,细菌清除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与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身体状态,减缓炎症进展,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预防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的疗效并分析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某院通过保守治疗临床治愈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依据患者心肌梗死愈后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辛伐他汀)及对照组。治疗随访1年后分析疗效及可能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2例,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3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及FM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积1年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6%,4/49 vs. 25.58%,11/43;Log-rank X2=4.954,P=0.026)。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预防合并糖尿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可能与其调节血脂、血管功能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抗氧化剂普罗布考联合美金刚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9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美金刚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金刚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的变化、治疗6个月后治疗疗效和治疗过程总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MMSE得分分别为(15.87±0.86)分、(18.24±1.01)分,均优于对照组(14.77±0.84)分、(16.72±0.97)分,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ADAS-cog得分分别为(32.86±0.78)分、(29.01±0.51)分,均优于对照组(134.91±1.11)分、(31.76±0.64)分,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ADL得分分别为(28.01±0.70)分、(25.69±0.51)分,均优于对照组(29.88±0.81)分、(27.79±0.58)分,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70%,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率为20.83%,和对照组17.01%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氧化剂普罗布考联合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优于单独运用美金刚,对MMSE得分、ADAS-cog得分和ADL得分均有提高,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SAP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组(n=45)、乌司他丁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45),生长抑素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血小板黏附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CRP、TNF-α、IL-6含量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全血比黏度高切、血小板黏附率、血浆比黏度均出现显著下降,并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显著低于生长抑素组和乌司他丁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CRP、TNF-α、IL-6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含量显著低于生长抑素组和乌司他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生长抑素组(80.00%)和乌司他丁组(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生长抑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有研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可增加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替吉奥联合TACE较单独使用TACE也可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本文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TACE术后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2015年6月-2018年4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TACE术后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组(观察组,n=20)和单用替吉奥(对照组,n=25)。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10.7个月,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9.7月,2组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术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康复期脊髓损伤(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挖掘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丹参注射液组(n=28)、神经节苷脂组(n=30)和联合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康复训练,神经节苷脂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治疗60mg,每日1次,丹参注射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10 m L,每日1次,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0 d,停药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于治疗前后,比较各炎症因子水平和运动、痛觉及触觉等神经功能康复指标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8、IL-1β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SOD、MDA、VE的表达。结果:联合组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60%)、丹参注射液组(75%)及神经节苷脂(66.67%);联合组患者运动、痛觉及触觉的ASI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及神经节苷脂组(P<0.05),且联合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可下地行走时间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8、IL-1β均低于治疗前,但联合组表达最低(P<0.05);丹参注射液组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VE表达升高,MDA降低(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有助于康复期SCI患者恢复,预防脊髓继发性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变化以及应用叶酸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0例未合并高血压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常规降压,观察组联合口服叶酸片治疗(5mg,每天1次),比较高血压患者及健康组血清Hcy水平,以及2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及随访1年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及HHcy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在观察组患者为(14.29±5.62)μmol·L-1,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水平即(19.54±6.38)μmol·L-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ACE发生率在观察组患者为7%,与对照组的16%相比明显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叶酸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cy水平进一步降低患者MACE发生的风险,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某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观察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1.25 mg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比索洛尔5~10 mg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时监测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实验的距离、6 min步行实验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壁厚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12周时,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LVEF及左室正常舒张功能的比例明显增加,LVEDD、LVESD及6 min步行实验时的心室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4周及12周时,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LVEF及左室正常舒张功能的比例明显增加,LVEDD、LVESD及6 min步行实验时的心室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的长期效果优于单纯比索洛尔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采用右心导管检测测量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03 6)。治疗前,两组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Ⅱ级患儿均明显多于治疗前,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Ⅲ级、Ⅳ级患儿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Ⅱ级患儿均明显多于对照组,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Ⅲ级、Ⅳ级患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PAP、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PAP、PVR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儿的mPAP、PV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908)。结论: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