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分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方法:对某院收治的ACS患者350例,入院时即检测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聚集率,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之后常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服用1年。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快代谢型(n=140)、中等代谢型(n=161)和慢代谢型(n=49)。治疗后第7天第2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比浊法检测5 μmol·L-1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不同代谢类型患者严重心脏事件和联合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快代谢性CYP2C19*1/*1共140例,占40.0%;中等代谢型CYP2C19*1/*2 146例(41.7%)、CYP2C19*1/*3 15例(4.3%);慢代谢型CYP2C19*2/*2 35例(10.0%)、CYP2C19*2/*3 14例(4.0%)、CYP2C19*3/*3 0例。服药7 d后,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中等代谢型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较快代谢型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代谢型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快代谢型组和中等代谢型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代谢类型患者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慢代谢型患者联合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快代谢型和中等代谢型患者(P<0.05)。结论:通过研究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分型患者的抗血小板疗效,推荐对ACS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应进行基因多态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YP1A2、CYP2D6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clozapine,CLZ)及其活性代谢物去甲氯氮平(N-desmethy clozapine,N-CLZ)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6例经CLZ单药治疗1个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集清晨服药前空腹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CLZ及N-CLZ稳态谷浓度。通过Axiom基因芯片分析技术检测CYP1A2(*1C、*1F)、CYP2D6(*2、*10)、CYP2C19(*2、*3)等6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CLZ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剂量比(C/D)及代谢物与CLZ血药浓度比值(CN-CLZ/CCLZ)的差异。结果: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N-CLZ C/D具有相关性(P<0.01)。CYP1A2*1C、CYP2D6(*2、*10)基因多态性与CN-CLZ/CCLZ具有相关性(P<0.05,P<0.01,P<0.01)。CYP1A2*1F、CYP2C19*2、CYP2C19*3基因多态性与C/D及CN-CLZ/CCLZ无相关性(P>0.05)。结论:CYP1A2*1C和CYP2D6(*2、*10)基因多态性对CLZ代谢存在影响,建议临床在使用CLZ治疗前检测患者CYP1A2*1C和CYP2D6(*2、*10)基因型,为CLZ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某三甲医院使用伏立康唑的真菌感染患者,采集伏立康唑开始治疗后第4天血液样本,采用HPLC法测定伏立康唑血浓度,采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考察CYP2C19基因型对患者伏立康唑血浓度的影响,并评估分析临床观察指标、实验室检查,随访跟踪对伏立康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2例真菌感染患者,男性12例,女性30例;其中27例快代谢,12例中代谢,3例慢代谢;对目标谷浓度分析发现伏立康唑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为1.5~5.0 mg·L-1。结果显示,快、中代谢型Cmin差异无显著性(P=0.18),Cmin在慢代谢型与快、中代谢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4);采用卡方检验对有效率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Cmin在快、中代谢型患者中无差异,但慢代谢型患者的Cmin与快、中代谢型患者比较差异较大;且不同CYP2C19基因型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也有差异。仅根据CYP2C19基因型指导伏立康唑临床用药并不一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联合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伏立康唑的临床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YP2C19*3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者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onohydroxycarbazepine,MHD)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0例OXC单药治疗1个月以上且症状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采集清晨服药前空腹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HD稳态谷浓度。通过PCR和sanger测序判定患者CYP2C19*3基因型。结果:120例癫痫患者快代谢患者64例,MHD血浆浓度为(18.17±7.34)μg·mL-1;中代谢型患者36例,MHD血浆浓度为(19.31±9.17)μg·mL-1;慢代谢型患者20例,MHD血浆浓度为(25.79±7.51)μg·mL-1,3种基因型的MHD浓度有显著性差异(F=7.077,P=0.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剂量作为影响血药浓度的重要指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YP2C19*3基因多态性影响MHD血药浓度,并且日剂量越高,MHD血药浓度越大,两者成显著正相关,临床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症患者伏立康唑标准化血药浓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患者CYP2C19 2(681G→A)和CYP2C19 3(636 G→A)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使用HPLC法检测49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并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名患者中,同时分析CYP2C19两个位点,共有5种双位点基因型组合,包括强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zer,EM)的681GG-636GG、中等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zer,IM)的681GA-636GG和681GG-636GA以及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的681AA-636GG和681GA-636GA,其分布频率分别为14.29%,53.06%,8.16%,14.29%和10.2%。EM组、IM组和PM组的标准化血药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PM组显著高于IM组,IM组显著高于EM组(P<0.05)。此外,基因多态性对各组间的药物疗效(P<0.05)和不良反应(P<0.05)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产生显著影响,表明药物遗传学研究对伏立康唑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法(TEG)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来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并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ACS入院且服用氯吡格雷(75 mg·d-1)和阿司匹林(100 mg·d-1)的患者230例,使用焦磷酸测序检测其CYP2C19基因型,并在服用氯吡格雷7 d后,使用TEG法检测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其血小板反应单位(PRU)。结果:TEG法结果显示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比例分别为8.9%、40.2%和59.4%。VerifyNow P2Y12法检测结果显示各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比例分别为6.9%、29.9%和50.0%。慢代谢型及中间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概率明显高于快代谢组(P<0.05)。2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0.719,P<0.001)。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疗效。TEG法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抗血小板聚集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扬州地区汉族人群CYP2C9VKORC1基因型、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及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扬州地区汉族人群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CYP2C9VKORC1基因型,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国家化标准比值(INR)、胺碘酮使用情况临床资料,并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CYP2C9基因型检测有102例为野生AA型(91.9%),8例为杂合子AC型(7.21%),1例为突变CC型(0.9%)。VKORC1基因型检测有96例为突变纯合子AA型(86.49%),13例为杂合子GA型(11.71%),2例为野生GG型(1.80%),所有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VKORC1 AA型患者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较AG型,CYP2C9*3 AC型明显低于AA型(P<0.05)。对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不同基因型、模型预测剂量及稳态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患者的年龄、体质量、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剂量相关,而相关性分析提示性别和身高对华法林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模型预测剂量与实际稳态剂量的相关系数为0.732,配对t检验预估剂量与稳态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均为轻微出血,所有基因型中AC/AA型患者出血发生率最高。结论:扬州地区汉族人群存在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应用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和模型可以准确估测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族抑郁症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文拉法辛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以79名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患者体内文拉法辛及去甲文拉法辛血药浓度,采用sanger测序对患者CYP2D6*4基因(rs3892097)、CYP2D6*5基因(基因缺失)、CYP2D6*10基因(rs1065852)和CYP2D6*14基因(rs5030865)进行SNPs分型。结果:(1)CYP2D6*4、CYP2D6*5、CYP2D6*14 3个基因的突变检出率为0%。根据CYP2D6*10(rs1065852)基因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CC组(15例,19.0%)、CT组(25例,31.6%)和TT组(39例,49.4%),其中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65.2%;(2)3组间CVENCODV、剂量校正前后CVEN+CODV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CT和TT组CODV/CVEN分别为6.0、4.0和3.0,其中CC与TT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CC与CT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不同性别组间CODV和剂量校正前后的CVEN+CODV差异有统计意义:女性组CODV(368.6 ng·mL-1)高出男性组(267.0 ng·mL-1)38.1%;女性组CVEN+CODV(499.3 ng·mL-1)高出男性组(406.7 ng·mL-1)22.8%;女性组剂量校正后CVEN+CODV(2.5 ng·mL-1·mg-1)高出男性组(2.1 ng·mL-1·mg-1)19.0%。结论:研究未发现不同CYP2D6基因型组间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意义,但不同基因型组间文拉法辛代谢率(CODV/CVEN)差异有显著性。文拉法辛体内代谢存在性别差异,但临床疗效是否有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对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暴露于更高的药物浓度之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因此临床治疗女性患者时剂量调整需更加缓慢和谨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羧酸氯吡格雷血药浓度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患者5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将个体化治疗组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中间代谢组和慢代谢组,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入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羧酸氯吡格雷血药浓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个月,个体化治疗组血小板抑制率均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第6个月,快代谢组血小板抑制率均值显著高于中间代谢组(P<0.05);术后第5天及第1,6,12个月中间代谢组患者羧酸氯吡格雷血药浓度均显著低于快代谢组(P<0.05);各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和羧酸氯吡格雷血药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CYP2C19基因检测可以用于指导调整氯吡格雷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从而保障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与华法林代谢相关的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并了解经验用药患者与根据基因型进行个体化抗凝治疗患者凝血指标(TT、PT、PT-INR、FIB)的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住院或门诊676例患者,采用基因芯片法进行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了解广州地区汉族人群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和凝血情况。随机选取初期2.5~3 mg·d-1经验用药组(A组)服用华法林患者91例;经验用药一段时间后进行了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基因型行个体化用药(B组)。2组患者均按要求定期检测凝血指标。结果:广州地区汉族人群CYP2C9/VKORC1基因型*1*1/AA占74.567%;*1*1/GA占16.57%;*1*3/AA占6.21%;*1*3/GA和*1*1/GG各占1.18%;*1*2/AA和*1*3/AA各占0.15%。凝血指标(TT、PT、PT-INR、FIB)A组依次为(13.97±1.43)s、(16.74±8.34)s、(1.47±0.77)INR、(3.34±0.90)s,B组依次为(13.76±1.17)s、(21.71±11.40)s、(1.96±0.90)INR、(3.63±0.92)s;经配对资料t检验,TT 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T和PT-INR 2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FIB A组与B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组、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PT-INR控制在2~3 INR抗凝治疗理想范围的分别占13.6%和23.57%,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CYP2C9/VKORC1呈基因多态性,因此华法林按传统经验用药抗凝治疗模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潜在的危险性,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抗凝治疗为临床在调整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CYP2C19*1、*2基因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服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及维普期刊数据库(VIP),再辅以手工检索,查找有关携带CYP2C19*1、*2基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与氯吡格雷疗效关系的临床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研究,共454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CYP2C19*1和CYP2C19*2基因携带患者植入支架后血栓再形成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0 2,RR=2.46,95%CI(1.54,3.92)],其CYP2C19*2基因型携带者较CYP2C19*1型可明显增加血栓形成,但2组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血管患者中,CYP2C19*2基因型较CYP2C19*1基因型更易发生支架后血栓,但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鉴于CYP2C19*2基因型携带患者发生植入支架后血栓再形成风险增加,建议在拟行PCI手术并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应先测定CYP2C19*2基因型,再考虑是否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59例,测定CYP2C19(rs4244285、rs4986893)、ABCB1(rs1045642)和PON1(rs662)基因型及血栓弹力图(TEG),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临床终点事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CYP2C19、ABCB1、PON1基因型、一般情况及临床因素对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氯吡格雷疗效。结果:59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治疗相关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的发生率为8.5%。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86.0±10.1)%、(78.4±17.3)%和(66.4±23.0)%,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之间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47),ABCB1和PON1各基因型之间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YP2C19、ABCB1、PON1基因型与HTPR相关(P=0.681)。随访1年中,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患者的临床事件分别有2、3和3例;ABCB1携带TT、TC、CC等位基因患者的临床事件分别有1,3和4例;PON1携带AA、AG、GG等位基因患者的临床事件分别有4,2和2例,各基因型之间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尚不能预测服用氯吡格雷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动态分析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剂量体表面积比值C/D’、疗效及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FK506在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个体化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随访44例患者12个月的血药浓度监测以及生化检查,用荧光检测仪TL998A(天隆科技)进行基因分型,对比分析不同基因型间不同时期FK506的C/D’值、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CYP3A5*3基因分型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P>0.05);FK506初始给药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YP3A5*3/*3型患者C/D’值显著性高于*1/*1型和*1/*3型患者(P<0.05);FK506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CYP3A5*3/*3型患者给药剂量显著性高于*1/*1型和*1/*3型患者(P<0.05),但C/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FK506治疗12个月时CYP3A5*3/*3型患者的缓解率均高于*1/*1型和*1/*3型患者;FK506治疗过程中CYP3A5*3/*3型患者血糖异常、高尿酸发生例数高于*1/*3和*1/*1型患者。结论: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膜性肾病患者C/D’有影响,治疗前检测CYP3A5基因对于确定FK506个体化给药剂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提高FK506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房颤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适合汉族人群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给药模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对200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老年患者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年龄、身高、体质量、合并用药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计算公式。结果: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CYP2C9*1/*1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3.87±0.71)mg显著高于CYP2C9*3基因型患者(1.05±0.59)mg;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2.94±1.03)mg显著低于VKORC1-1639GA/GG基因型患者(5.76±1.12)mg。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华法林稳定剂量公式,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年龄、体质量、合并用药、CYP2C9*3和VKORC1-1639基因型,该模型能解释约56.5%个体间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能帮助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