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究。方法:将实验分为西妥昔单抗组(150 μg · mL-1)、吉西他滨联合用药组(西妥昔单抗150 μg · mL-1,吉西他滨2.8 μg·mL-1)。通过MTT、Transwell实验检测联合用药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合用药对MDA-MB-231细胞MMP-9、TIMP-1、p-IkB、NF-kB-p65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作用MDA-MB-231细胞后,其生长被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随吉西他滨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联合用药组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数目明显减少(P<0.05),同时MMP-9、p-IkB、NF-kB-p65的表达含量降低,TIMP-1表达含量增加。结论: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并明显抑制MMP-9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探讨安全有效的伏立康唑临床精准合理应用策略。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动态检测64例患者,共103份血液标本伏立康唑的药物谷浓度;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药物浓度与患者临床反应的相关性。结果:(1)使用推荐剂量的伏立康唑治疗后,39/64例(61%)患者谷浓度在1.5~5.5 μg·mL-1,中位数为2.62(1.53~5.33)μg·mL-1;18/64例(28%)患者的谷浓度<1.5 μg·mL-1,中位数为0.975(0.16~1.49)μg·mL-1;7/64例(11%)患者谷浓度>5.5 μg·mL-1,中位数为6.03(5.58~9.38)μg·mL-1。(2)谷浓度<1.5 μg·mL-1的患者与谷浓度≥ 1.5 μg·mL-1的患者治疗无效的比率分别为61%和33%。谷浓度低者较谷浓度高者治疗无效的比率更高,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对11/18例谷浓度<1.5 μg·mL-1且治疗无效的患者调整剂量后,患者谷浓度均增加至1.5 μg·mL-1以上,且疗效获得改善。(3)64例患者中21例(33%)发生不良反应,谷浓度>5.5 μg·mL-1的患者与谷浓度≤ 5.5 μg·mL-1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28%。谷浓度高者较谷浓度低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中9例在伏立康唑减量后消失,7例未调整剂量对症处理后好转,5例因不良反应较重停药。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大,根据动态监测患者血药谷浓度指导临床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从而有益于推进抗真菌治疗的精准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70例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报告,记录患者姓名、年龄、体质量、丙戊酸的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合用药品及其用法与用量)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标准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丙戊酸盐类型和剂型对标准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丙戊酸镁的标准血药浓度[(9.18±3.54)μg·kg·mL-1·mg-1]大于丙戊酸钠盐的标准血药浓度[(6.76±2.54)μg·kg·mL-1·mg-1];丙戊酸缓释片的标准血药浓度[(8.38±3.49)μg·kg·mL-1·mg-1]大于丙戊酸普通片的标准血药浓度[(6.88±2.54)μg·kg·mL-1·mg-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存在明显影响,如何选择丙戊酸盐和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的监测情况,探讨FK506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及血细胞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118例肾移植患者FK506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根据FK506血药浓度分为6组(1μg·L-1≤Ⅰ组≤4μg·L-1,4μg·L-1<Ⅱ组≤7μg·L-1,7μg·L-1<Ⅲ组≤10μg·L-1,10μg·L-1<Ⅳ组≤12μg·L-1,12μg·L-1<Ⅴ组≤15μg·L-1,Ⅵ组>15μg·L-1),对6组中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的FK506血药谷浓度有78.40%在5~15μg·L-1,其中有68.33%在目标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组间,肾功能指标UREA、CREA、eGFR及血常规中RBC、Hb、Hct和GLU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Ⅵ组的eGFR明显低于其他组,而GLU明显高于其他组;肝功能组合中TP、ALB、GLB和AST、TBIL虽然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并无明显临床意义。结论:该院肾移植术后患者的FK506血药谷浓度基本控制在5~15μg·L-1;FK506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临床药师需提醒医师FK506血药浓度过高可能容易引起高血糖和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YP2C19*3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者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onohydroxycarbazepine,MHD)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0例OXC单药治疗1个月以上且症状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采集清晨服药前空腹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HD稳态谷浓度。通过PCR和sanger测序判定患者CYP2C19*3基因型。结果:120例癫痫患者快代谢患者64例,MHD血浆浓度为(18.17±7.34)μg·mL-1;中代谢型患者36例,MHD血浆浓度为(19.31±9.17)μg·mL-1;慢代谢型患者20例,MHD血浆浓度为(25.79±7.51)μg·mL-1,3种基因型的MHD浓度有显著性差异(F=7.077,P=0.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剂量作为影响血药浓度的重要指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YP2C19*3基因多态性影响MHD血药浓度,并且日剂量越高,MHD血药浓度越大,两者成显著正相关,临床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分析替考拉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血药浓度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某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且需使用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常规负荷剂量(400 mg,q 12 h,3剂)以及维持剂量(400 mg,qd),给药后第5天收集替考拉宁稳态谷浓度血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其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细菌学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替考拉宁在4~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 471.14X-2 065.43,R2=0.999 6,平均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为3.35%和4.66%,稳定性试验RSD为5.13%。平均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为82.71%和98.34%。共62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替考拉宁平均稳态谷浓度为(11.98±4.82)μg·mL-1,总体临床有效率为64.52%,细菌学有效率为66.13%,7例(11.29%)出现肾功能损伤,4例(6.45%)出现肝功能损伤。质量浓度<10 μg·mL-122例,占35.48%,浓度<15 μg·mL-1的45例,占72.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考拉宁谷浓度与细菌学有效率以及肾毒性分别具有独立相关性,并确定目标谷浓度范围为9~17 μg·mL-1。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为保证临床疗效建议适当增加替考拉宁给药剂量,必要时可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使其有效浓度维持在9~17 μg·mL-1范围。  相似文献   

7.
李玲  李蕊  尹影  杨蕊  李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1):2209-2212
目的:建立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2型糖尿病人群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浓度。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以阿替洛尔为内标,并考察方法学的专属性、线性、定量下限、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稳定性。1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服药3天以上,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稳态谷浓度和稳态峰浓度。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血浆中浓度线性范围是0.2~5 μg·mL-1,标准方程为Y=1.153X+0.036 6 (R2=0.999 9),定量下限为0.2 μg·mL-1。准确度(RE)在±5.58%以内,批内、批间精密度(RSD) ≤ 9.96%,提取回收率在65%~76.9%之间。治疗药物监测显示,12名2型糖尿病患者稳态谷浓度平均值为0.87 μg·mL-1 (0.4~1.39 μg·mL-1),稳态峰浓度平均值为2.47 μg·mL-1(0.7~3.41 μg·mL-1)。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2型糖尿病人群二甲双胍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PEG-PLGA聚合物对大鼠肝CY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mPEG-PLGA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PEG-PLGA聚合物胶束;分别采用大鼠肝微粒体和原代大鼠肝细胞模型,将mPEG-PLGA聚合物溶液与CYP450酶特异性探针底物孵育,经液-质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代谢产物,通过比较代谢产物生成量的变化,评价聚合物对CYP450酶的抑制和诱导作用。结果:mPEG-PLGA聚合物的CMC为5.37 μg·mL-1;mPEG-PLGA聚合物浓度低于CMC时对大鼠肝CYP450酶无抑制作用;当聚合物胶束质量浓度≥100 μg·mL-1时显示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mPEG-PLGA聚合物对CYP1A1/B2、CYP1A2、CYP2B1、CYP2C6、CYP2C11、CYP2D2、CYP3A1/2(底物为咪达唑仑)、CYP3A1/2(底物为睾酮)7种酶亚型的IC50值分别为1.13,2.37,2.38,1.77,1.32,1.17,1.12,0.91 mg·mL-1,其中对CYP3A1/2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mPEG-PLGA聚合物在0.1~1 000 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对CYP1A2酶均有诱导作用,且在高质量浓度1 000 μg·mL-1时最强(P<0.001);而该聚合物仅在0.1 μg·mL-1时对CYP2B1、CYP2C6和CYP3A1/2酶呈现诱导作用(P<0.05)。结论:mPEG-PLGA聚合物对大鼠肝脏CYP450酶亚型活性有一定的抑制和诱导作用,其抑制和诱导作用程度与酶亚型种类和聚合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同时测定卡马西平和文拉法辛浓度的HPLC-MS/MS方法,并用于临床癫痫伴抑郁患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XB-C18,(2.6 μm,50 mm×3 mm);流动相:甲醇(A)-2%甲酸水溶液(B)(65∶35),等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 μL。电喷雾离子源(ESI),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扫描。结果:卡马西平在0.1~2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为0.01 μg·mL-1;文拉法辛在10~8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为10 ng·mL-1。准确度在±15%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89.24%~105.74%,稳定性良好,不受基质效应影响。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临床检测卡马西平和文拉法辛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的浓度,并研究其单用及联用时在其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ODS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30,V/V);流速:0.8 mL·min-1,进样量10 μL。采用ESI+源,选择性离子检测方式(SIM),对离子反应m/z 559.2(阿托伐他汀钙),m/z 406.0(非洛地平),m/z 325.2(内标为甲基睾酮)进行检测。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在0.01~0.8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0.01 μg·mL-1,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与单用组相比,药物联用组阿托伐他汀钙的最大血药浓度由(677.74±100.86)μg·L-1增加到(789.80±12.16)μg·L-1,血浆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由(5 755.90±1 210.84)h·μg·L-1增加到(6 931.74±228.11)h·μg·L-1,半衰期由(3.77±0.89)h变为(3.60±0.36)h;联用组中非洛地平的最大血药浓度由(492.40±69.30)μg·L-1上升到(751.50±26.12)μg·L-1,血浆曲线下面积由(4 150.66±725.61)h·μg·L-1增加到(6 854.87±725.61)h·μg·L-1,半衰期由(2.64±0.20)h延长至(2.88±0.23)h。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辛月  吴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3):1275-1277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7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受试者筛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n=35例)麻醉维持采用地佐辛(1~3 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n=35例)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1~0.3 μg·kg-1·min-1)。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躁动评分(SAS)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离开PACU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开始即刻和术毕时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时,且瑞芬太尼组下降较地佐辛组更为显著(P<0.05);地佐辛组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均明显长于瑞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组苏醒后不同时间点VA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而BCS评分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维持使用地佐辛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且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初产妇接受L2-3硬膜外穿刺置管拟行分娩镇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1%罗哌卡因联合16 μg·ml-1布托啡诺(B组)及0.1%罗哌卡因联合1 μg·ml-1芬太尼(F组)。监测镇痛过程中阻滞平面和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镇静镇痛评分及宫缩胎心;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增加例数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恶心、呕吐 、瘙痒、胎心减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在不良反应观察上F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有10例给药后15~30 min时镇静评分达到2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的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布托啡诺16 μg·ml-1和芬太尼1 μg·ml-1联合0.10%罗哌卡因行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镇痛效果相当,布托啡诺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