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与病毒核酸检测在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诊断及疗效评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8 例 COVID-19 患者行。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CT检查结果及CT 表现进行汇总,分析其在COVID-19诊断及疗效评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8 例确诊病例中,首诊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中,核酸阳性14例(71.78%),阴性4 例;胸部CT 有肺炎表现15例(83.33%)),无肺炎表现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次及第三次复查时,核酸检测阳性率与CT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中,均在胸部CT上有病毒肺炎表现。CT表现为胸膜下区域见片状、絮状、结节状的渗出影,往往以双下肺为主,病灶中以磨玻璃密度影(GGO)为主要表现,危重症者GGO 大片融合及网格状改变,亦有典型的“白肺“征象。结论 CT检查不仅在早期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疗效的评判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有机的结合核酸检测及CT检查,普及胸部CT检查对COVID-19疑似患者的筛查,能够实现COVID-19防治的早发现,可有效的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收集疑似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例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咽拭子进行SARS-CoV-2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确诊或除外SARS-CoV-2感染,分析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特征。 结果 本研究疑似患者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16)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86%患者为武汉相关人员。最终有13例确诊为SARS-CoV-2感染者,7例经2次及其以上咽拭子核酸检测方可确诊,1例合并甲型HIN1。37例为非SARS-CoV-2感染患者,其中26例细菌性肺炎,6例为单纯性甲型HIN1,5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32/50)和咳嗽(24/50),周身症状以乏力多见(12/50),消化道症状少见。94%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降低,30%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无心肝肾功能损害表现,86%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表现,以毛磨玻璃影(60%)和斑片状影(56%)为主,胸腔积液少见。 结论 流行病学史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重要条件之一,诊断需注意警惕同流感病毒的鉴别及混合叠加感染;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及隔离诊治对疫情防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沙  张猛  朱雄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8):760-763
目的 回顾分析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血常规和核酸检测结果,为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5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和实验室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疑似病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24例,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为11.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确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确诊病例中,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23例(占95.8%),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双侧浸润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确诊,在综合考虑其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仍需依靠病原学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归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COVID-19患者的早期胸部CT表现。结果 COVID-19的早期胸部CT表现以磨玻璃密度影最为常见,其内可见增粗血管和扩张的细支气管。病灶多呈条带状分布于双肺外周或胸膜下。结论 COVID-19的早期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在2009甲型H1N1流感流行早期输入性疑似患者(含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识别、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从各口岸检疫接收的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的相关信息,用Excel建立病例的个案信息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5至8月,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共接收146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男性109名(74.7%),平均年龄(28.47±11.19)岁,就诊时平均体温(38.12±0.70)℃。其中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3例(22.6%),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咳嗽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其他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比较无差异。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白细胞平均数、淋巴细胞平均数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无重症或死亡病例。结论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早期本院接收的输入性疑似病例以青年男性为多,确诊病例临床症状与其他 流感相似,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降低为本病诊断提供参考,明确诊断尚需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大学宣武医院45例疑似COVID-19患者与9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对其X线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例疑似病例中32例X线表现可见异常,肺内病变最常累及左侧(18例)、下肺野(24例)、中带(23例),病变以单发(21例)、斑片状(29例)、模糊影(24例)常见。9例确诊病例中5例胸部X线阳性,肺内明确病变最常累及右侧(4例)、下肺野(5例)、中带(4例),病变仍以单发(4例)、斑片状(5例)、模糊影(4例)常见。两组病例除病变分布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胸部X线的其他异常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初筛手段,胸部X线检查对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的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起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诊断特点。方法对3起聚集性COVID-19共17例患者(14例确诊,3例疑似)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14例,可疑阳性2例,阴性1例。早期胸部CT表现为结节影、斑片影、矩形影、斑片伴结节影或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伴或不伴小叶间隔增厚;进展期表现为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实变明显,可沿胸膜下带状分布,其长轴平行于胸膜,呈胸膜平行征;消散期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结论对于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的聚集人员,即使无明显症状,甚至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也建议行胸部CT筛查和SARS-CoV-2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避免因未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8.
栗海龙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69-169
临床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是甲型H1N1病毒咽拭子试验阳性。但该方法存在假阴性,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漏诊。我们通过总结本院确诊的3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6例初次甲型H1N1病毒咽拭子试验阴性,后复查为阳性确诊)发病后的胸部CT表现后发现,重症患者在发病后均有胸部病变,而所有胸部病变的CT表现都有相同的特点。因此,可判定甲型H1N1流感胸部病变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发热门诊就诊情况及COVID-19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2020年1月15日至2020年2月29日发热门诊患者数据(包括COVID-19患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5日至2020年2月29日在我院就诊的2193例患者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97.08%),其次是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疑似COVID-19患者81例,确诊COVID-19患者10例。疑似COVID-19患者中男38例(46.91%)、女43例(53.09%),确诊患者中男4例、女6例;疑似COVID-19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20~69岁(83.95%),确诊的10例COVID-19患者年龄均≥50岁;疑似患者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31例,38.27%)和退休人员(14例,17.28%),确诊的10例患者中8例为退休人员;疑似患者中15例(18.52%)居住地为湖北省,52例(64.20%)有流行病学史,确诊患者中7例居住地为湖北省,全部确诊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疑似和确诊患者的发病周期主要集中在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10日。疑似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66例,81.48%)和咳嗽(50例,61.73%),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65例(80.25%),淋巴细胞正常49例(60.49%)、降低24例(29.63%),13例(16.05%)患者胸部CT有COVID-19特征性表现;在10例确诊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同样为发热(9例)和咳嗽(8例),血常规检查10例白细胞均正常,6例淋巴细胞正常、4例降低,7例患者胸部CT有COVID-19特征性表现。结论 COVID-19以中老年退休人员为主,流行病学时间特点显著,家庭聚集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67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35例,重型22例,危重型7例。分析和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轻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普通型患者中,单发病灶3例(8.6%),多发病灶32例(91.4%);重型患者中,单发病灶1例(4.5%),多发病灶21例(95.5%);危重型患者均为多发病灶。普通型患者胸部CT影像以实性斑片影伴晕征为主要表现(18/35,51.4%);重型患者以条索影伴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7/22,31.8%);以实变影为主要表现共7例,全部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结论: 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以实变影为主要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In the era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imported COVID-19 cases pose great challenges to many countries. Chest CT examin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complementary to nucleic acid test for COVID-19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We report the first community infected COVID-19 patient by an imported case in Beijing, which manifested as nodular lesions on chest CT imaging at the early stage. Deep Learning (DL)-based diagnostic systems quantitatively monitored the progress of pulmonary lesions in 6 days and timely made alert for suspected pneumonia, so that prompt medical isolation was taken. The patient was confirmed as COVID-19 case after nucleic acid test, for which the community transmission was prevented timely. The roles of DL-assisted diagnosis in helping radiologists screening suspected COVID cas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s typically diagnosed by specific assays that detect viral nucleic acid from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however, this may miss infections involving only the lower airway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diagnostic modality in the COVID-19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We present a case series with virologically confirmed COVID-19 pneumonia. Variable CT features were observed: consolidation with ground-glass opacities, ground-glass opacities with subpleural reticular bands, and an anterior-posterior gradient of lung abnormalities resembling tha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Evolution of CT findings was observed in one patient, where there was interval resolution of bilateral lung consolida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bronchiolectasis and subpleural fibrotic bands. While sensitive for detecting lung parenchymal abnormalities in COVID-19 pneumonia, the use of CT for initial diagnosis is discouraged and should be reserv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indications. Interpretation of chest CT findings should be correlated with duration of symptoms to better determine the disease stage and aid in pati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防控、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3月确诊的1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10例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咳嗽9例(90%),咳痰6例(60%),咽痛6例(60%),畏寒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病早期识别与诊断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归纳截至2020年2月12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6例确诊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其特点与规律。结果 6例确诊COVID-19患者中男5例,女1例。青年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28、29岁;中老年患者4例,年龄分别为45、62、71、75岁。6例患者起病前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其中2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为主,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6例患者经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5例正常,1例略降低;淋巴细胞计数3例减少,3例正常。未见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证据。6例患者CT检查结果均具有磨玻璃样或双侧斑片状影等典型病毒性肺炎特征。结论 COVID-19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尽早识别感染者并隔离传染源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流行病学史仍然是COVID-19诊断的重中之重,CT联合病毒PCR核酸检测是确诊COVID-19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人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H5N1型)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重症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人的相关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①磨玻璃样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学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2a随访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重症人禽流感病人具有实变出现早、病灶变化快且广泛,病灶吸收相当缓慢等特点。通过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在指导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及时有效地确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等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意义,提高对COVID-19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20年1月25日至2月15日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7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特征。男6例、女1例,年龄为(51.1±18.8)岁(29~75岁)。7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记录COVID-19病灶分布、病灶位置、病灶密度、累及肺叶数量,以及空气支气管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表现。结果 7例COVID-19患者从首次出现临床症状至CT检查时间为1~9 d,平均3.6 d。病灶分布于单肺1例、双肺6例;病灶累及肺野外中带5例、全肺野2例;病灶呈磨玻璃影4例、混合影3例;病灶累及≤2个肺叶4例、累及5个肺叶3例;1例有空气支气管征;7例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 COVID-19患者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COVID-19的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确诊需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广西田林县人民医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CT变化、临床表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COVID-19防控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30日在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诊疗经过和流行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伴少许咳痰,入院以“呼吸道感染”收治,CT显示磨玻璃影,病灶进行性增大,通过对不同日期肺部CT对比高度怀疑新冠疑似病例,进而对患者隔离治疗并取样送检,该患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长期居住田林县定安镇,其本人及家属均无武汉等旅居史;患者发病前同其妻一直经营一家早餐店。经大数据手段对患者潜伏期内到其经营粉店用餐的可疑人员逐一排查发现,2020年1月20日上午来自湖北省黄石市卢某某(卢某某为黄石市确诊病例)在患者经营的粉店用早餐,用餐人员一般情况下均通过递粉小窗口与患者面对面有近距离短暂交流对话。结论 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肺部CT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特征。该患者感染途径是通过自疫区的当地短暂旅居者(感染源)发病前(潜伏期后期)近距离空气飞沫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总结成都市一例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出院后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过程,为临床管理此类病例提供经验。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一例输入型COVID-19病例的诊疗过程及出院15 d后复诊时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病例于2020年3月7日在泰国查SARS-CoV-2核酸阳性,2020年3月10日抵蓉,由机场送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3月11日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肛拭子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收入院治疗,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在住院22 d(病程第25天)后转为确诊病例。出院后15 d复查新冠病毒核酸复阳,再次治疗出院后病毒核酸第二次复阳。病例在第二次核酸复阳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完善检查后排除颅内感染及占位病变,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予精神科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可转为确诊病例,核酸复阳不代表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COVID-19患者可出现心理障碍,医务人员需及时发现并予以心理干预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