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示踪前哨淋巴结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示踪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切除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ICG示踪,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分析显影情况、前哨淋巴结分布及数量。结果 24例患者均出现至少1个SLN显影,显影率为100%(24/24),双侧显影率为93.8%(22/24)。不同示踪剂注射方法与术前是否行子宫锥切患者的SLN显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24例患者共切除前哨淋巴结210枚,平均8.75枚(3~19枚),其中139枚SLN位于髂血管区域,占66.19%(139/210)。结论 在严格掌握指征和操作流程的情况下,ICG示踪前哨淋巴结可有效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纳米炭混悬液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取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手术治疗的FIGO(2009)Ia1-IIa2期宫颈癌患者158例。术前于宫颈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术中观察前哨淋巴结显影情况并切除。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探究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中SLN总检出率为86.1%,双侧检出率为60.8%,阴性预测值为98.4%。SLN主要分布于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及闭孔淋巴结。总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双侧检出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年龄(P=0.001;P=0.001)、BMI(P=0.019;P=0.021)、术前锥切(P=0.049;P=0.010)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炭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灶<4 cm,年龄及BMI偏低患者应用该技术效果较为可靠,术前锥切患者应用须谨慎。  相似文献   

3.
海静  杨静  王文翔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84-1087
摘 要:[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行亚甲蓝注射液前哨淋巴结显影探查;记录SLN检出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①前哨淋巴结检出率(SLN阳性率)为94.32%。②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NL检出率为100.00%,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LN检出率为87.00%。SNL检出率在不同注射位置及不同年龄段中无明显差异。③SLN与盆腹腔淋巴结分布:45.76%SLN分布在髂外,其次为闭孔(23.99%);37.99%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在髂外,29.06%分布在闭孔。④亚甲蓝注射液示踪SNL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5.58%和100.00%。 [结论] 示踪前哨淋巴结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能清晰显影淋巴管,能辅助判断盆腹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淋巴结精准清扫、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宫颈癌预后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根据FIGO分期,Ia2期以上的患者常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低,而盆腔淋巴结清扫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接受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能反映整个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其应用使大多数早期宫颈癌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盆腔淋巴结清扫。通过对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进而判断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为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术中是否切除盆腔淋巴结及对其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纳米炭显影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中指导淋巴结切除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肿瘤妇科接诊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术中使用显影剂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术中使用显影剂为吲哚菁绿(ICG),观察组30例术中使用显影剂为纳米炭。观察其临床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分布、示踪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对照组SLN示踪显影总检出率(90.63%,29/32)与观察组总检出率(93.33%,28/30)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LN显影共383枚,观察组SLN显影共386枚,两组SLN显影均分布于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前淋巴结、髂总淋巴结、闭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腹股沟深淋巴结等各区域淋巴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SLN示踪敏感性为80.00%,NPV为95.83%;观察组总体SLN示踪敏感性为83.33%,NPV为95.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术中未发生中转开腹、SLN相关血管切除、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术后均未出现发热、皮疹、过敏等并发症。结论:纳米炭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示踪效果良好、安全,可作为一种新型示踪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57例行^99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1例ⅡB、Ⅲ期患者先行2~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26例Ⅰ、Ⅱ期患者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平均腋窝淋巴结数、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数、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新辅助化疗纽化疗前临床分期在N2以上者,SLN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化疗前的N分期是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用^99mTc硫胶体与亚甲蓝联合和单一亚甲蓝两种方法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Ⅰb、Ⅱa期)患者61例,分别采用^99mTc硫胶体作为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并切除SLN(Tc99+dye组,27例)和单一亚甲蓝定位并切除SLN(dye组,34例)。然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LN、NSLN分别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1例患者切除淋巴结共1647枚。48例检测到SLN,共检出SLN 141枚,平均每例2.9枚。Tc99+dye组与dye组检出SLN分别为92.5%(25/27)、67.6%(23/34),Tc99+dye联合组显著优于单一dye组(P〈0.01)。两组SLN分布依次分别为闭孔(63.2%、61.6%)、髂内(16.2%、19.2%)、髂外(10.3%、11.0%)、宫旁(5.9%、4.1%)和髂总(4.4%、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共13例(21.3%),共24枚,其中22枚为SLN,2枚为NSLN。1例SLN假阴性。[结论]对早期宫颈癌采用Tc99与亚甲蓝联合比单一亚甲蓝方法具有更高的SLN检出率;SLN主要分布于闭孔、髂内、髂外,但不能忽视宫旁SLN;SLN检测的适应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 )荧光导航法联合美蓝示踪法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 月至2014年4 月广东省汕头中心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第一阶段,53例术中行ICG 联合美蓝注射,并利用淋巴荧光显像及美蓝示踪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第二阶段,36例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 ,SLN )冰冻病理阴性患者不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SLN 的检出成功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结果:89例患者的SLN 检出成功率为96.6%(86/ 89),第一阶段检出成功率为94.3%(50/ 53)、准确率98.0%(49/ 50)、假阴性率2.6%(1/ 38),第二阶段检出成功率为100%(36/ 36)。 ICG 荧光导航法联合美蓝示踪法检出196 枚SLN 中荧光显示为179 枚,196 枚SLN 其中显示蓝染142 枚、未显示蓝染的54枚仅显示荧光。196 枚SLN 中有转移为45枚,5 枚仅显示荧光。22例患者SLN 转移,转移率为24.7%(22/ 89),2 例患者的SLN 仅显示荧光而未蓝染。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未发现同侧区域淋巴结复发。结论:ICG 荧光导航法联合美蓝示踪法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用^99mTc硫胶体与亚甲蓝联合和单一亚甲蓝两种方法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Ⅰb、Ⅱa期)患者61例,分别采用^99mTc硫胶体作为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并切除SLN(Tc99+dye组,27例)和单一亚甲蓝定位并切除SLN(dye组,34例)。然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LN、NSLN分别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1例患者切除淋巴结共1647枚。48例检测到SLN,共检出SLN 141枚,平均每例2.9枚。Tc99+dye组与dye组检出SLN分别为92.5%(25/27)、67.6%(23/34),Tc99+dye联合组显著优于单一dye组(P〈0.01)。两组SLN分布依次分别为闭孔(63.2%、61.6%)、髂内(16.2%、19.2%)、髂外(10.3%、11.0%)、宫旁(5.9%、4.1%)和髂总(4.4%、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共13例(21.3%),共24枚,其中22枚为SLN,2枚为NSLN。1例SLN假阴性。[结论]对早期宫颈癌采用Tc99与亚甲蓝联合比单一亚甲蓝方法具有更高的SLN检出率;SLN主要分布于闭孔、髂内、髂外,但不能忽视宫旁SLN;SLN检测的适应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法联合亚甲蓝染料示踪法对68名临床腋窝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照前哨淋巴结情况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关系,分析SLNB的临床意义。结果68例患者中检出前哨淋巴结(SLN)66例,检出率为97.06%,共检出SLN192枚,平均每例2.91枚。66例中,34例SLN阴性患者中,2例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5.88%。当SLN阴性时,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率为94.12%。SLNB检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4.12%,SLNB与ALND结果的一致率为77.27%。结论联合应用染料示踪法和同位素示踪法行SLN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SLNB能较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