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再次胆肠吻合在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BEAS)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11例行开放手术后BBEAS病人再行腹腔镜下再次胆肠吻合术治疗(腹腔镜组),同期有13例BBEAS病人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球囊扩张治疗(PTCD组)。对比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治疗相关参数及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诊断BBEAS时间晚于PTCD组,余术前资料两组类似。两种方式治疗BBEAS的成功率(10/11 vs. 12/13,χ2=0.15,P=0.9)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0 vs. 11/57,χ2=0.5,P=0.48)类似,但腹腔镜组在治疗所需中位时间(14 d vs. 161 d,Z=-3.5,P=0)、所需平均治疗次数(1.0次/例 vs. 4.4次/例,T=-6.4,P=0)明显少于PTCD组。术后随访26.0±10.8个月,两组吻合口狭窄复发比例(1/10 vs. 4/12,χ2=1.7,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再次胆肠吻合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13例,评估胆管通畅情况、黄疸指数、肝功能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TCD+球囊扩张术,对其中2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未发生再狭窄,吻合口近期、远期均通畅(13/13,100%);术后黄疸指数、肝功能均明显改善;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98天,平均(57.3±29.9)天。胆管出血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的处理方式及预防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再次手术治疗的13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13例中12例有胆管结石伴胆管炎发作病史,另1例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梗阻性黄疸。其中8例行开腹胆肠吻合口重建,2例行ERCP下胆肠吻合口扩张术,2例行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口重建,1例行PTCD下胆道扩张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黄疸、腹痛、胆道感染等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13例患者术后随访至2022年10月,其中12例患者术后无胆管炎及肝内胆管结石复发,1例合并胆管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胆管结石复发是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最常见原因。胆肠吻合口拆除重建、经皮经肝胆管介入治疗和经内镜行ERCP治疗都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重要手术方式。初次手术实施规范化胆肠吻合术的是预防狭窄的重点。一旦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常引起胆道梗阻、胆管炎、再生结石,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再次手术处理较困难、术后可能再发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内留置的T管,常是为支撑吻合口、治疗残余结石所用;皮下留置空肠盲襻常是为治疗再生结石。通过T管窦道、皮下盲襻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及再生结石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放射介入治疗对恶性病变引起的狭窄,可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但不能同时处理合并的结石;对良性瘢痕性狭窄,PTCD途径不能提供足够粗的窦道来置放内径0.5-0.8cm的硬塑管支撑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II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设为倒刺线组;另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PDS-II缝线,设为PDS-II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总管直径、胆肠吻合口内径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均采用横结肠后Roux-en-Y吻合方式,均未放置T管引流,无姑息性胆肠吻合减黄。与PDS-II组比较,倒刺线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缩短[(13.2±8.1)min vs(15.8±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80±8)mL vs(94±5)mL]、肝总管直径[(1.5±0.6)cm vs(1.3±0.8)cm]、胆肠吻合口内径[(1.3±0.8)cm vs(1.1±0.6)c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情况:与PDS-II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漏[0例(0)vs 3例(10%)]、术后胆肠吻合口后方引流管拔出时间[(3.8±0.9)d vs(7.2±0.3)d]、术后住院时间[(7.8±0.9)d vs(10.2±0.6)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与PDS-II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6.7%)vs 5例(16.7%)]和狭窄胆肠吻合口拆除再吻合发生率下降[0例(0)vs 3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反流性胆道感染发生率[2例(6.7%)vs 3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可吸收倒刺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胆肠吻合口狭窄及胆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探讨静脉镇痛在持续性球囊扩张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持续性球囊扩张治疗的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手术期静脉镇痛与常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静脉镇痛11例,镇痛有效率100%(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18.2%(2/11);术中常规镇痛7例,镇痛有效率42.9%(3/7),不良反应发生率85.7%(6/7),两组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静脉镇痛9例,有效率100%(9/9),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9);术后常规镇痛9例,有效率44.4%(4/9),不良反应发生率44.4%(4/9),两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持续性球囊扩张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围手术期宜采取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的新方法,以降低胆肠吻合口再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对38例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再次行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使胆肠吻合口直径增大0.50.8倍、吻合时间短、吻合口再狭窄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结论胆管残端双舌瓣空肠一层外翻吻合术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是有效预防胆肠吻合口再狭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放胆肠内引流重建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吻合口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9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211例)。通过术前基线资料及术中是否行输入袢重建按照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设置为0.01),评分匹配后分组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31例)和开放手术组(开放组,31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炎性指标(第1天及第5天C-反应蛋白、术后第1天降钙素原),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结石残留)]及出院后随访近期并发症(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再狭窄等)等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病人在手术时间[(332.58±118.77)min vs.(279.03±97.22)min,P=0.057]、术后住院时间[(12.00±5.16)d vs.(14.84±9.32)d,P=0.14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较开放组术中失血量较少[(107.10±101...  相似文献   

9.
胆道镜与放射介入联用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1994年至今我们联合应用胆道镜和放射介入方法治疗 33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33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均于 8周~ 7年前做过胆肠Roux en Y吻合术。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72岁。临床表现 :胆管炎 (2 5 /33)、梗阻性黄疸 (30 / 3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6 / 33)。经B超、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有吻合口狭窄 ,其中良性膜性狭窄 19例、良性瘢痕性狭窄 5例、恶性狭窄 9例。 15例合并有胆管结石。33例患者皮下盲袢与T管窦道具体情况见表 1。全部…  相似文献   

10.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45例临床分析和再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以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收集的45例病人行胆肠内引流手术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手术的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教训。结果45例病人中41例再手术治疗,其中39例行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1例行带蒂空肠瓣胆道修补重建术,1例更换U管;3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肝移植术后),1例家属放弃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复发),随访0.5~5年,5例(5/41)病人出现胆道感染症状,其中1例(1/41)为右肝残余结石。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主要原因首先为吻合方式不当,其次是病灶未能很好清除、引流不畅,再者应为吻合技术欠佳及使用材料不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因考虑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行PTCS下扩张成形、肝内胆管取石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0~76岁。该手术分为两期,一期行超声...  相似文献   

12.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口狭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8例经皮下盲袢、13例经T管窦道进入胆道镜,先气囊扩张狭窄,再取狭窄上方结石,瘢痕性狭窄置硬塑管支撑3-6个月;恶性狭窄胆道镜引导置金属支架。12例行PTCD;恶性狭窄不伴结石,放射介入置金属支架;如有结石或瘢痕狭窄,先扩张窦、后经PTCS取石或置金属支架、硬塑管。全组气囊扩张19例、置硬塑管5例、置金属支架9例。结果:33例中24例良性狭窄,扩张19例、置硬塑管5例均解除梗阻,9例恶性狭窄8例置金属支架解除梗阻。15例伴有结石取净结石。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借助胆道镜的非手术方法在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中创伤小、副损伤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对22例院内外行Roux-Y胆肠吻合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伴扩张12例,肝内胆管结石伴吻合口狭窄5例,吻合口狭窄3例,慢性胰腺炎1例,胆管癌1例。再次手术行吻合口扩张整形后重新吻合13例,行肝叶切除术并取石3例,行空肠袢切开取石3例,行肝叶切除加吻合口扩张整形重新吻合2例,胆肠侧侧吻合改为端侧吻合1例,胆道下端通畅拆除胆肠吻合1例。12例随访,2例间断发生胆管炎。结论肝内胆管残留病变和吻合口狭窄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胆肠吻合手术选择应慎重、治疗应彻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拖入式胆肠吻合术预防细小胆管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21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A组(空白对照组,行开关腹术)、B组(行胆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缝合胆肠吻合术)、C组(行拖入式胆肠吻合术),每组7只兔.于2周、4周、8周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8周后动物处死取胆管及胆肠吻合口组织,测量胆管壁厚度、胆管腔和胆肠吻合口直径,胆肠吻合口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ki67指数.结果 (1)A、C组TBil、DBil无升高,B组出现梗阻性黄疸,TBil、DBil较A、C组显著升高(P<0.01).(2)C组胆肠吻合口较A组增大,未出现狭窄,B组胆肠吻合口完全闭合;胆肠吻合口直径C>A>B,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腔直径、胆管壁厚度B组>C组>A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无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B组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C组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ki67指数B>C>A,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拖入式胆肠吻合组未出现吻合口狭窄,为预防细小胆管吻合口狭窄提供一定借鉴;其机制可能是减少吻合口炎症反应和抑制组织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口狭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8例经皮下盲袢、13例经T管窦道进入胆道镜,先气囊扩张狭窄,再取狭窄上方结石,瘢痕性狭窄置硬塑管支撑3-6个月;恶性狭窄胆道镜引导置金属支架。12例行PTCD;恶性狭窄不伴结石,放射介入置金属支架;如有结石或瘢痕狭窄,先扩张窦道、后经PTCS取石或置金属支架。硬塑管。全组气囊扩张19例、置硬塑管5例、置金属支架9例。结果33例中24例良性狭窄,扩张19例、置硬塑管5例均解除梗阻,9例恶性狭窄8例置金属支架解除梗附。15例伴有结石者取净结石。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借助胆道镜的非手术方法在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中创伤小、副损伤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后二次胆肠吻合的原因、术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特点,提出预防胆肠吻合术后严重并发症导致二次手术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23例二次胆肠吻合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次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结果 胆肠吻合术后二次胆肠吻合术前诊断主要有:吻合口狭窄14例(60.9%),胆管结石13例(56.5%),胆管炎10例(43.5%);第二次胆肠吻合均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或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第二次胆肠吻合手术原因较多,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选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可预防、减少或减轻胆肠吻合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减少潜在的再次手术发生。  相似文献   

17.
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28例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文中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原因为残余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0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胆管狭窄6例,吻合口漏和十二指肠漏1例.再手术方式为:肝叶或肝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8例,肝正中裂劈开+胆肠Roux-en.Y吻合术5例,右半肝切除术1例,吻合口狭窄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腹腔引流+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结论 胆道再手术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详细了解病情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良性胆管狭窄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方式的选择、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0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术后因胆肠吻合口梗阻再次入院治疗,按胆肠吻合方式分为胆囊空肠吻合组(n=3)与胆管空肠吻合组(n=3),分析两组患者两次手术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术前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白细胞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胆囊空肠吻合组首次手术时间平均(260.0±23.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8.8±66.8) m L,胆管断端直径平均(4.4±0.9) mm,术后发生胰瘘1例,无胆漏、出血发生,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肿瘤,两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8个月,第二次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原吻合口切除+胆管空肠吻合,第二次术后病理示胆管结石3例,术后无再次吻合口狭窄发生。胆管空肠吻合组首次手术时间平均(280.0±28.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7±73.1) m L,胆管断端直径平均(4.5±1.5) mm,术后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各1例,无术后胰瘘、出血患者,术后病理为2例良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两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2个月,第二次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吻合口重建,术后病理示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无一例再次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首选胆管空肠吻合,吻合口狭窄形成原因较复杂,胆管口径细小是其原因之一,术中放置胆管支撑管、选择恰当缝线、精细规范操作可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对于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胆肠吻合口重建仍可首选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正>胆肠吻合口狭窄为胆肠吻合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其术后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临床处理极为复杂,这不但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重要的是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文献报道对胆道肿瘤、医源性胆道损伤、胆总管囊肿等行胆肠吻合术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达2.0%~33.3%~([1-5]),发生时间多在术后12~13个月~([1,6])。导致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何预防和治疗不同原因导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胆汁引流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不同大小胆肠吻合口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胆管炎(9.4%)和胆漏(9.4%),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反流性胆管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