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polyps, CRSwNP)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计数与鼻内镜术后的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相关性,预判患者年龄、手术疗效与随访干预密度。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04例,并分为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息肉切除、鼻窦开放,鼻中隔偏曲影响引流者同期进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予射频消融。标本进行病理检查,HE染色后镜下作EOS计数,术后(0.5、1、3、6、12个月)进行鼻塞、鼻漏、头面部胀痛感或者头昏,嗅觉主观症状VAS评分,CT,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分析各个评分对比及变量之间关联性。结果:鼻塞、鼻漏、头昏(术后0.5、1、3、6、12个月)、嗅觉、胀痛(术后0.5、3、6、12个月)在不同时间窗症状评分与EOS计数有相关性(P<0.01),而胀痛、嗅觉(术后1个月)时间窗无相关性(P>0.05)。EOS计数与CT、内镜评分有相关性(P<0.01),而青少年的鼻塞(术后3、6、12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难治性鼻窦炎鼻黏膜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探究其与难治性鼻窦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正常鼻黏膜、30例慢性鼻窦炎组织和30例难治性鼻窦炎组织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各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各组CD83和CD11c表达情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差异统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测各组CD83和CD11c共表达与嗜酸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鼻窦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标志物CD83和CD11c的阳性表达与另外两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组CD83和CD11c共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难治性鼻窦炎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树突状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难治性鼻窦炎发生及发展中起着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出树突状细胞参与了难治性鼻窦炎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 B 鼻腔内冲洗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择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鼻内镜手术组(对照组)和两性霉素 B 鼻窦内冲洗联合鼻内镜手术组(试验组)各58例。分别采取单纯鼻内镜手术和两性霉素 B 鼻窦内冲洗联合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相比,两性霉素 B 鼻窦内冲洗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较好,提高了治疗有效率,缩短了治愈时间,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行内镜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止血剂治疗;研究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采用两性霉素B冲洗鼻腔。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后对照组IL-4、IL-6、IL-7、IL-12、LPa、hs-CRP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对照组CD3+、CD4+、CD8+及Ig G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轮廓化鼻内镜手术(RSS)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DT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D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FESS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流涕、头痛、嗅觉障碍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症状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治疗DTRS患者的效果优于FES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评分,安全性与FESS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术对难治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9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接受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5.51%、22.45%、18.37%。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84%、6.12%、4.08%。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复发。  相似文献   

9.
许丽瑶  安金  付冬琴 《当代医学》2022,28(10):35-37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不同病理分型中的比率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变应原阳性皮肤测试及病理检查,根据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分为中性粒细胞型组(n=25)和嗜酸性粒细胞型组(n=4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各指标与细胞水平、具体组织病理分型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型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中性粒细胞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体组织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外周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会影响局部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局部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学创新》2017,(26):116-11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p,CRSw NP)患者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对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CRSw NP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临床案例100例,按照上颌窦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并鉴定结果不同,将其分为微生物培养阴性组(MCN组)26例、细菌培养阳性组(BCP组)51例及真菌培养阳性组(FCP组)23例。三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Lund-Kennedy内镜、视觉模拟量表(VAS)及Lund-Mackay CT评分进行主观及客观病情评估。结果:MCN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最高,FCP组最低,FCP组总有效均低于MCN组和B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CN组VAS、Lund-Kennedy内镜及LundMackay CT评分最低,FCP组均为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CN组IL-6、IL-10、TNF-α水平均为最低,FCP组均为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感染CRSw NP患者鼻窦内会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尤其是真菌感染疗效更差,能否通过敏感抗生素治疗而改善CRSw NP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多时间点动态观察败丹黄液鼻腔灌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黏膜功能及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B组31例,C组29例.A组患者术后用败丹黄液行鼻腔灌洗;B组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盐水灌洗液行鼻腔灌洗;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鼻腔灌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测定及鼻内镜体征评分,进行上述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腔清洁时间A组、B组较C组短(P<0.05或P<0.01),A组优于B组(P<0.01);3组上皮化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S).术后6周,3组鼻内镜评分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黏膜水肿单项评分,A组优于B组及C组(P<0.01),MTR比较,A组、B组均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术后3个月,3组鼻内镜评分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黏膜水肿单项评分,A组优于B组及C组(P<0.01),MTR比较,A组、B组均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1年,3组M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评分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鼻黏膜功能、形态的恢复过程二者相辅相成,进程并不完全一致;败丹黄液鼻腔灌洗可以加快鼻黏膜功能及形态的恢复,该作用在术后早期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术腔对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窦灌注液冲洗术腔治疗,治疗组在鼻窦灌注液中加用布地奈德,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比较所有患者糖精试验检测结果,SCT改变及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CT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SC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灌注液冲洗鼻腔对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效果显著,且在鼻窦灌注液中加用布地奈德效果更加明显,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9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7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90例治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7.9%,2例手术患者术后未定期鼻腔局部用药和鼻内镜下鼻腔清理,临床症状复发,行第二次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结论:鼻腔局部的解剖异常和病变是引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或MRI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综合治疗是防止疾病复发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对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6年6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均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又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就诊我院的9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行鼻内镜手术,45例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的5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3%;随访发现复发患者3例(5.8%),出现并发症者2例(3.8%);45例患者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总有效率为86.7%,随访发现复发患者8例(17.8%),出现并发症5例(11.1%)。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效果优于传统鼻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17.
彭小伟  谭国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44-1346
目的 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345例患者随机分成克拉霉素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行鼻内镜手术出院后给予克拉霉素0.25 g口服,1次/d;B组给予罗红霉素0.15 g口服,1次/d;C组出院后不予任何抗菌药物治疗.服药周期为3个月,完成药物治疗后3个月开始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及治愈率. 结果 3组治疗后,通过VAS主观评估及CT客观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86.5%及75.2%,A、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作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更大程度上改善了内镜鼻窦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使慢性鼻-鼻窦炎的治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强  阮标  段炼  熊玉玲  粱绍伟  范勇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2):101-103,113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无效的原因,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如有伴有鼻中隔偏曲或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或下鼻甲及中鼻甲整形术.结果术后定期随访1 a,其中有效例数393,有效率92.2%;无效33例,无效率7.8%.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术后鼻腔冲洗及鼻窦内窥镜下换药,术中微创操作有助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琳 《中外医疗》2016,(19):154-155
目的:研究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观察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49例患者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对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疾病复发率,出现真菌球型-鼻窦炎复发率为1例(2.04%);所有复发患者在经历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在治疗前生存质量情况较差,经过术后护理生存质量较好。结论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实施全方位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且生存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术后不同冲洗液冲洗鼻腔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与生理盐水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90例,研究组给予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周定期对患者进行鼻内窥镜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4周内鼻腔症状以及术腔清洁、囊泡形成、肉芽生成等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周冲洗治疗结果表明,两者均有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相当,但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冲洗在术后第2周时对术腔痂皮脱落、黏膜水肿、鼻分泌物减少、囊泡形成治疗作用较生理盐水冲洗要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9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稀释液能够有效清洁术后的鼻腔,具有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囊泡再生以及促进黏膜功能恢复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