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提高脊柱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脊柱海绵状血管瘤的T1WI、T2WI、STIR及Gd—DTPA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53个病灶T2WI全部呈长T2信号于STIR序列信号进一步增高。48个病灶T1WI呈短T1信号(90%),5个病灶呈等T1信号(10%)。11个病灶于T1WI序列和他WI序列见栅栏纵行样低信号影(栅栏征)。10例增强扫描患者,病灶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延迟20分钟扫描呈均匀强化表现。结论:MRI在脊柱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鲁书琴  丁玖乐  田素良 《吉林医学》2011,32(23):4826-4827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征象,明确MRI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与优势。方法:MRI检查用Siemens Verio 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对4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常规平扫序列:T1WI加权像应用FLASH序列,T2WI加权采用HASTER,FS-TSE(脂肪抑制方法为频率选择饱和法)动态增强采用VIBE序列。结果:43例病例共发现50个病灶,T1WI均呈低信号病灶,T2WI均呈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表现,并且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病灶的高信号越来越强形成所谓的灯泡征;MRI增强扫描:增强初期血管瘤病灶1.0~2.0 cm,均匀性强化,边缘模糊,消退较慢。3 cm以上病灶增强初期,从边缘开始呈结节状强化,或团状增强影逐渐向病灶中心渗透性强化,呈"慢显慢退"特征。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图像中有其特征性表现,MRI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比CT和B超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 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2例行CT检查 ,2例行DSA检查。结果  7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为等、低信号 ,6例在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 ,1例呈混杂信号。病灶形态呈哑铃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显著强化 6例 ,不均匀强化 1例。 2例CT检查表现为均匀较高密度影 ;2例DSA缺乏明显的肿瘤染色。结论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MR图像上有其特异性 ,综合分析临床点及MRI、CT和DSA等影像表现 ,有利于正确诊断 ,确定手术入路 ,指导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MR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血管瘤病人行常规MRI、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团注Gd-DTPA以2~3mL/s速度注入,并以同样速度推入20mL生理盐水冲洗(推入时间5~10s),再行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显示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较早强化,14个病灶瘤周肝实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与其他成像序列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行MR T1WI、T2WI序列扫描,11例增强扫描.结果 41例共有52个病灶,均呈结节状或类圆形,1例7个病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38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低混合信号,3个病灶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5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信号,此46个病灶T2WI均见黑色低信号环影.6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7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脑海绵状血管瘤T1WI、T2WI显示信号多样,但具有特征性.MRI对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徐天才  熊强  张冰  邢雪莲  朱元清 《中国现代医生》2014,(8):87-88,91,F000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序列对鉴别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已进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MRCP成像检查,包括肝海绵状血管瘤75例、肝囊肿6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囊肿26例,并与MRI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CP成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灶169个,诊断符合率95.48%;诊断肝囊肿病灶156个,诊断符合率97.50%;总体鉴别正确325个病灶,鉴别正确率96.44%。全部病例T2WI呈高信号或较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STIRT2压脂呈明显高信号。MRCP序列肝血管瘤信号明显衰减甚至消失,而囊肿病灶呈明显高信号,二者形成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磁共振水成像充分利用了水的静态特征,免除了增强检查鉴别的繁琐,简便易行,且费用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和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85例疑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平扫、MSCT三期强化扫描、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点,并评估MSCT与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SCT平扫上肿瘤与眼外肌密度相似,呈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滑,见分叶,点状、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强化后65例呈不均质渐进样强化,14例呈持续性强化,6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MRI平扫发现T1WI结节状低信号,轮廓清晰,点状高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呈等或偏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填充式强化;MSCT三期强化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高于MRI增强扫描,特异度、准确度低于MRI增强扫描,而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分别为95.00%、88.89%、91.76%。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及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价值,前者诊断准确率高,而联合诊断的效能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8.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低场强磁共振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票 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MRA,2例行DsA检查,5例经半年以上复查病灶影像无变化。13例中发现18个病灶,5个在T1WI上呈等信号,4个为高信号,9个为混杂信号;在T2WI上18个病灶均为不均匀高信号,于抑水序列(FLAIR)所有病灶均呈高信号,梯度回波序列(T2WI)发现9个病灶有低信号环,多数病灶无灶周水肿及占位征象。结论 低场强磁共振扫描可正确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部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结果4例病例中2例SET1WI呈稍低信号,SET2WI呈高信号,1例增强后呈不均质明显强化,1例开始呈条片状强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范围增大,延迟期呈明显均质强化;另2例SET。WI呈等信号,SET,WI呈不均质高信号,增强后均呈明显均质强化。结论海绵窦部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海绵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朱光荣  吕新胜  姜东  于江  卢杰 《农垦医学》2007,29(4):272-275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高场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软组织血管瘤.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2例,毛细血管瘤2例,蔓状血管瘤1例.17例病变示海绵状结构,在T1WI上呈低中等信号,在T2WI呈明显高信号,特别是抑制后更清晰,增强扫描后血管成分显著强化,可见扭曲血管状及增多的异常血管.结论:高场MR对于软组织血管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供血血管和病变范围估计及手术疗效的评估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诊断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 病变位于颈段脊髓4例,胸段脊髓10例.病灶形态呈条状不规则形或梭形或类圆形.T1WI表现,29例为混杂长T1异常信号影,3例呈等T1异常信号影,2例为短T1异常信号影;T2WI表现,9例呈混杂长T2异常信号,5例呈短T2异常信号,病灶中心可见点状长T2信号影.14例病灶周围均可见“碳墨黑样“低信号环.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带.增强检查病灶可轻度强化. 结论 MR检查是诊断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海绵状血管瘤CT 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结合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改变 ,分析其 CT、MRI表现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资料 ,其中 CT 9例 ,MRI 6例 ,CT加 MRI检查 12例。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 CT特征性表现为平扫示类圆形高或稍高密度病灶 ,多数为不均匀 ,常伴钙化、出血。MRI特征性表现为 T1W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区 ,T2 WI一般为不均匀高信号区 ,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结论 :CT能良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钙化的特征 ,显示效果 CT优于 MRI  相似文献   

13.
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CT检查15例,平扫14例,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20例均行MRI检查。结果:本组20例检出21个病灶,其中1例有2个病灶,其余为单发;脑内14个,直径1.0~5.1cm,脑外7个,直径0.5~2.2cm;类圆形14个,不规则结节状5个,分叶状2个;边界清晰19个,不清晰2个。CT检出8个病灶,平扫多数病灶显示为高密度,少有囊变,病灶无占位效应或占位效应轻微,病灶可发生钙化且呈斑点状,并位于病灶中心部,病灶强化多为不均匀性增强;MRI检出21个病灶,T1WI呈略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由出血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形成的环状低信号包绕。结论:MRI对病灶的显示较CT优越,CT和MRI结合检查是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37例患者中,T1WI序列上发现40个病灶,T2WI序列上发现41个,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上发现42个,SWI序列上发现病灶50个。SWI可以检测出常规MRI无阳性发现或更多微小病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和动静脉畸形18例患者的磁敏感加权(SWI)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1WI增强)图像,分析并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序列病灶检出率。结果 T1WI、T2WI、T1WI增强、S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阳性率分别为48.1%、59.3%、70.4%、92.6%,SW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1WI、T2WI、T1WI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序列和SWI检出病灶最大径分别为(3.12±1.27)cm和(2.27±0.97)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增强和SWI对病灶检出率相仿(P〉0.05),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T1WI、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敏感加权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资料,重点分析DWI信号特征及其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45例共捡出47个病灶,34个病灶T,WI和T1WI均呈网状高、低混合信号,8个病灶T,WI1T,WI均呈高信号,4个病灶T1WI、T1WI均呈低信号,1个病灶T1WI呈等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46个病灶(占97.87%)T1WI灶周具有“铁环征”:DWI显示的病灶范围包括瘤体及灶周舍铁血黄素区域,敏感性较高、可提高病灶的显示率。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常规SE序列与弥散成像相结合,能更准确、全面地提供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